-
公开(公告)号:CN104637556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019888.8
申请日:2015-01-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17 , G01M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7/017 , G01M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压水堆核电站稳压器电加热元件密封性结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使用端塞-外包壳焊缝氦检漏装置对端塞-外包壳焊缝进行氦检漏;S2、电加热元件(5)制造完工后,使用整体氦检漏装置对产品进行整体氦检漏。还公开了一种压水堆核电站稳压器电加热元件密封性结构检测方法所采用的端塞-外包壳焊缝氦检漏装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便于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剔除有焊接结构缺陷及泄漏缺陷的产品,确保安装于设备的产品满足技术要求;技术方案设计严谨,检漏结果可靠;装置设计独特,操作方便,既满足产品的质量检验要求、又保证了产品的完整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637556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510019888.8
申请日:2015-01-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17 , G01M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压水堆核电站稳压器电加热元件密封性结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使用端塞‑外包壳焊缝氦检漏装置对端塞‑外包壳焊缝进行氦检漏;S2、电加热元件(5)制造完工后,使用整体氦检漏装置对产品进行整体氦检漏。还公开了一种压水堆核电站稳压器电加热元件密封性结构检测方法所采用的端塞‑外包壳焊缝氦检漏装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便于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剔除有焊接结构缺陷及泄漏缺陷的产品,确保安装于设备的产品满足技术要求;技术方案设计严谨,检漏结果可靠;装置设计独特,操作方便,既满足产品的质量检验要求、又保证了产品的完整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985422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410105700.7
申请日:2014-03-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吴琳 , 张森如 , 罗琦 , 刘昌文 , 李海颖 , 曹锐 , 冷贵君 , 蒲小芬 , 张富源 , 王华金 , 曾忠秀 , 钟元章 , 李庆 , 康志彬 , 卢毅力 , 李兰 , 汤华鹏
IPC: G21C15/14 , G21C15/18 , G21C7/36 , G21C9/004 , G21C17/108 , G21C17/0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3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177堆芯的能动加非能动核蒸汽供应系统,包括核反应堆堆芯,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核反应堆堆芯包括177个活性段长度为12至14英尺的核燃料组件;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连接反应堆冷却剂入口和出口的主管道、主泵、蒸汽发生器、稳压器、卸压箱。还涉及一种核电站,采用上述基于177堆芯的能动加非能动核蒸汽供应系统;其机组功率1000~1400MWe,平均可利用率大于等于90%,最大地面加速度为0.3g,安全壳为双层钢制结构以抗大型商业飞机撞击。本发明具有缓解与预防严重事故功能,堆芯测量仪表自上而下穿入反应堆压力容器,拥有结合了能动余非能动方式的余热排出系统和数字化仪控多样性保护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3985422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105700.7
申请日:2014-03-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罗琦 , 吴琳 , 张森如 , 刘昌文 , 李海颖 , 曹锐 , 冷贵君 , 蒲小芬 , 张富源 , 王华金 , 曾忠秀 , 钟元章 , 李庆 , 康志彬 , 卢毅力 , 李兰 , 汤华鹏
IPC: G21C15/14 , G21C15/18 , G21C7/36 , G21C9/004 , G21C17/108 , G21C17/0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3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177堆芯的能动加非能动核蒸汽供应系统,包括核反应堆堆芯,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核反应堆堆芯包括177个活性段长度为12至14英尺的核燃料组件;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连接反应堆冷却剂入口和出口的主管道、主泵、蒸汽发生器、稳压器、卸压箱。还涉及一种核电站,采用上述基于177堆芯的能动加非能动核蒸汽供应系统;其机组功率1000~1400MWe,平均可利用率大于等于90%,最大地面加速度为0.3g,安全壳为双层钢制结构以抗大型商业飞机撞击。本发明具有缓解与预防严重事故功能,堆芯测量仪表自上而下穿入反应堆压力容器,拥有结合了能动余非能动方式的余热排出系统和数字化仪控多样性保护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204348347U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20055455.3
申请日:2015-01-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辅助给水汽动泵泄漏水回收系统及辅助给水系统。所述辅助给水汽动泵泄漏水回收系统,包括有回收辅助给水汽动泵泄漏水的回收管道,所述回收管道上设有收集水箱、回收泵以及冷却器,收集水箱与辅助给水汽动泵的泄漏水管道相连通,收集储存辅助给水汽动泵的泄漏水;回收泵设于收集水箱与冷却器之间的管道上,回收泵为泄漏水的回收提供驱动力;冷却器与凝汽器系统的水箱相连通,为凝汽器系统提供经过冷却处理后的汽动泵泄漏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辅助给水汽动泵泄漏水回收系统对辅助给水汽动泵的轴封泄漏水进行收集和回收,防止泄漏水长期持续的排放而造成的巨大浪费,提高了核电厂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204332390U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20026696.5
申请日:2015-01-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17 , G01M3/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压水堆核电站稳压器电加热元件端塞-外包壳焊缝氦检漏装置,包括安装于外包壳(9)开口端的密封组件A和套装于外包壳(9)端塞安装端外部的密封组件B,密封组件B、外包壳(9)和端塞(21)形成密闭腔室,密封组件A的内部设置有一个连通外界与外包壳(9)内部的通气孔A(14),密封组件B的内部设置有一个连通外界和密闭腔室的真空接嘴(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计独特,操作方便,整体检测安装操作对产品没有损伤,既满足产品的质量检验要求、又保证了产品的完整性,使整个焊缝的各个部位都承受一样压力的示漏气体,示漏气体与焊缝接触均匀、全面,加快了检漏速度,节约了示漏气体。
-
公开(公告)号:CN204010700U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20480095.7
申请日:2014-08-2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09 , G21C13/0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水堆核电厂稳压器电加热元件安装机构,包括下端外壁设置有外螺纹的电加热元件套管、螺纹连接在电加热元件套管下端的连接螺母和焊接在电加热元件上的密封挡块;电加热元件穿过电加热元件套管,密封挡块位于电加热元件套管下方且位于连接螺母内;该密封挡块的顶部与电加热元件套管底部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垫片。本实用新型的电加热元件和电加热元件套管构成可拆卸连接,更换电加热元件只需拆下连接螺母、换上已经焊接了密封挡块的电加热元件即可,减小了安装难度和缩短了安装时间,密封挡片保证了电加热元件套管的密封性,可以有效防止冷却剂泄漏,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拆装容易、稳定性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3931515U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20128705.7
申请日:2014-03-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罗琦 , 吴琳 , 张森如 , 刘昌文 , 李海颖 , 曹锐 , 冷贵君 , 蒲小芬 , 张富源 , 王华金 , 曾忠秀 , 钟元章 , 李庆 , 康志彬 , 卢毅力 , 李兰 , 汤华鹏
IPC: G21C15/14 , G21C15/18 , G21C7/36 , G21C9/004 , G21C17/108 , G21C17/0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3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177堆芯的能动加非能动核蒸汽供应系统及其核电站。该基于177堆芯的能动加非能动核蒸汽供应系统,包括核反应堆堆芯,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核反应堆堆芯包括177个活性段长度为12至14英尺的核燃料组件;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连接反应堆冷却剂入口和出口的主管道、主泵、蒸汽发生器、稳压器、卸压箱。该核电站,采用上述基于177堆芯的能动加非能动核蒸汽供应系统;其机组功率1000~1400MWe,平均可利用率大于等于90%,最大地面加速度为0.3g,安全壳为双层钢制结构以抗大型商业飞机撞击。本实用新型具有缓解与预防严重事故功能,堆芯测量仪表自上而下穿入反应堆压力容器,拥有结合了能动余非能动方式的余热排出系统和数字化仪控多样性保护系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