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保温层管状试件用传热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896603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841314.2

    申请日:2018-07-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保温层管状试件用传热试验装置,包括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的两端均设置有端部防护组件,所述发热元件外侧套设有加热管;进行传热试验时,所述加热管外壁与管状试件内壁之间存在有间隙;所述加热管外壁上套设有径向挡板,所述径向挡板将管状试件和加热管之间的间隙在轴向上分隔为多个独立的传热区域;所述加热管外壁上还设置有纵向挡板,所述纵向挡板将管状试件和加热管之间的间隙在周向上分隔为多个独立的传热区域。本发明弥补了现有技术中没有专门适用于管状金属保温层传热试验的试验装置的技术空白,贴合管状金属保温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传热情况,使得传热试验的数据更加准确并具有参考意义。

    压水堆核电站稳压器电加热元件密封性结构检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637556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019888.8

    申请日:2015-0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7/017 G01M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压水堆核电站稳压器电加热元件密封性结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使用端塞-外包壳焊缝氦检漏装置对端塞-外包壳焊缝进行氦检漏;S2、电加热元件(5)制造完工后,使用整体氦检漏装置对产品进行整体氦检漏。还公开了一种压水堆核电站稳压器电加热元件密封性结构检测方法所采用的端塞-外包壳焊缝氦检漏装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便于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剔除有焊接结构缺陷及泄漏缺陷的产品,确保安装于设备的产品满足技术要求;技术方案设计严谨,检漏结果可靠;装置设计独特,操作方便,既满足产品的质量检验要求、又保证了产品的完整性。

    一种压水堆核电厂稳压器支承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853784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1911133513.9

    申请日:2019-1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水堆核电厂稳压器支承结构,包括连接在稳压器侧壁的横向支承和连接在稳压器底部的垂直支承,横向支承包括分别设置在稳压器的重心上方和下方的上部横向支承和下部横向支承;上部横向支承向稳压器提供第一水平面上不同方向的约束力;下部横向支承向稳压器提供第二水平面上不同方向的约束力。本发明采用2个横向支承,在稳压器运行重心之上和下方两个部位进行支承,在每个支承部位从不同方向上提供约束力,能够减小或避免在地震载荷作用下稳压器本体与支承结构之间的相对移动,减小或者消除在稳压器本体与横向支承之间的冲击载荷,同时增加了接触点降低了连接部位的应力水平,通过这两种方式避免引起稳压器下部应力水平的增加。

    一种压水堆核电厂稳压器支承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853784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133513.9

    申请日:2019-1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水堆核电厂稳压器支承结构,包括连接在稳压器侧壁的横向支承和连接在稳压器底部的垂直支承,横向支承包括分别设置在稳压器的重心上方和下方的上部横向支承和下部横向支承;上部横向支承向稳压器提供第一水平面上不同方向的约束力;下部横向支承向稳压器提供第二水平面上不同方向的约束力。本发明采用2个横向支承,在稳压器运行重心之上和下方两个部位进行支承,在每个支承部位从不同方向上提供约束力,能够减小或避免在地震载荷作用下稳压器本体与支承结构之间的相对移动,减小或者消除在稳压器本体与横向支承之间的冲击载荷,同时增加了接触点降低了连接部位的应力水平,通过这两种方式避免引起稳压器下部应力水平的增加。

    一种列管式热交换器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981427B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810748422.5

    申请日:2018-07-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管式热交换器,一种列管式热交换器,包括:外壳,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封头、壳体、下封头;上管板,连接在上封头与壳体之间;下管板,设置在壳体与下封头之间,且与下封头相连;管束,上端连接上管板且与上封头内部空间连通,下端与下管板连接且与下封头内部空间连通;所述下管板与壳体下端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壳体上部开设有壳程入口;所述上封头上开设有管程出口和管程入口。本发明壳体与管束分离设计,壳体结构和管束结构可以自由膨胀,消除了热应力对结构的破坏作用;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制造容易的优点,有效地简化了设备结构,提高了设备可靠性。

    一种列管式热交换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981427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748422.5

    申请日:2018-07-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管式热交换器,一种列管式热交换器,包括:外壳,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封头、壳体、下封头;上管板,连接在上封头与壳体之间;下管板,设置在壳体与下封头之间,且与下封头相连;管束,上端连接上管板且与上封头内部空间连通,下端与下管板连接且与下封头内部空间连通;所述下管板与壳体下端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壳体上部开设有壳程入口;所述上封头上开设有管程出口和管程入口。本发明壳体与管束分离设计,壳体结构和管束结构可以自由膨胀,消除了热应力对结构的破坏作用;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制造容易的优点,有效地简化了设备结构,提高了设备可靠性。

    压水堆核电厂蒸汽发生器用分列式防振条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868051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210538716.8

    申请日:2012-1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水堆核电厂蒸汽发生器传热管弯管段支承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压水堆核电厂蒸汽发生器用分列式防振条结构。该分列式防振条结构,包括在U型传热管弯管管段处安装的若干组防振条组件,每组防振条组件由若干条防振条组成,且每一组防振条分为第一系列防振条和第二系列防振条,其中,第一系列防振条安装在同一高度h1,第二系列防振条安装在同一高度h2,且h1高于h2,每个防振条的端部末端固定有端帽,且第一系列防振条的端帽固定于保持环上方,第二系列防振的端帽固定于保持环下方。该分列式防振条结构,各方面性能优于现有二代加机组防振条组件,可以实现对蒸汽发生器U型传热管弯管管段的支承,同时,具有较大的流通面积,减小流阻。

    压水堆核电厂蒸汽发生器用分列式防振条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868051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210538716.8

    申请日:2012-1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水堆核电厂蒸汽发生器传热管弯管段支承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压水堆核电厂蒸汽发生器用分列式防振条结构。该分列式防振条结构,包括在U型传热管弯管管段处安装的若干组防振条组件,每组防振条组件由若干条防振条组成,且每一组防振条分为第一系列防振条和第二系列防振条,其中,第一系列防振条安装在同一高度h1,第二系列防振条安装在同一高度h2,且h1高于h2,每个防振条的端部末端固定有端帽,且第一系列防振条的端帽固定于保持环上方,第二系列防振的端帽固定于保持环下方。该分列式防振条结构,各方面性能优于现有二代加机组防振条组件,可以实现对蒸汽发生器U型传热管弯管管段的支承,同时,具有较大的流通面积,减小流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