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428529B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1680007700.0
申请日:2016-02-10
Applicant: 住友精密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松野敬
IPC: C01B13/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臭氧气体产生装置及臭氧气体产生装置的制造方法。该臭氧气体产生装置具备:一对电极(11),隔开规定间隔彼此对置地配置;一对电介质(12),分别设置在一对电极的彼此对置的面;以及功能膜(13),设置在一对电介质的彼此对置的面中的至少一侧。而且,功能膜含有氧化钛及氧化铌的晶系的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2712472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080043675.4
申请日:2010-09-21
Applicant: 住友精密工业株式会社
IPC: C01B1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 C01B2201/32 , C01B2201/34 , C01B2201/64 , C01B2201/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臭氧气体发生装置。该臭氧气体发生装置在一对电极(14、14)的各相向面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电介质(13)。在一对电介质(13、13)之间形成有放电间隙(20),该放电间隙(20)与原料气体供给通路和臭氧气体排出通路连接。在一对电介质(13、13)上设置有面向放电间隙(20)的功能膜(17)。功能膜(17)中包含:选自铌、钽、钼、铬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的第一金属氧化物、以及选自钛、钨、锌、铁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的第二金属氧化物。
-
公开(公告)号:CN107428529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680007700.0
申请日:2016-02-10
Applicant: 住友精密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松野敬
IPC: C01B13/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臭氧气体产生装置及臭氧气体产生装置的制造方法。该臭氧气体产生装置具备:一对电极(11),隔开规定间隔彼此对置地配置;一对电介质(12),分别设置在一对电极的彼此对置的面;以及功能膜(13),设置在一对电介质的彼此对置的面中的至少一侧。而且,功能膜含有氧化钛及氧化铌的晶系的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8712998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780015820.X
申请日:2017-03-21
Applicant: 住友精密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松野敬
IPC: C01B1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Abstract: 一种臭氧气体生成装置包括:第1电极部(11),包含第1电极(111);及第2电极部(12),与第1电极部相对置,并且在与第1电极部之间隔着能够放电的指定间隔而配置,且包含第2电极(121);第1电极部及第2电极部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设置在相对置的一侧的第1电极或第2电极的表面的电介质(112、122),并且至少一个包括设置在相对置的一侧的第1电极、第2电极或电介质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且包含金属或金属化合物中的至少1个的层(113、123);第1电极部及第2电极部构成为相对置的表面的间隔的精度为±3%以上且±50%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2712472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080043675.4
申请日:2010-09-21
Applicant: 住友精密工业株式会社
IPC: C01B1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 C01B2201/32 , C01B2201/34 , C01B2201/64 , C01B2201/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臭氧气体发生装置。该臭氧气体发生装置在一对电极(14、14)的各相向面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电介质(13)。在一对电介质(13、13)之间形成有放电间隙(20),该放电间隙(20)与原料气体供给通路和臭氧气体排出通路连接。在一对电介质(13、13)上设置有面向放电间隙(20)的功能膜(17)。功能膜(17)中包含:选自铌、钽、钼、铬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的第一金属氧化物、以及选自钛、钨、锌、铁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的第二金属氧化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