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83364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197877.5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16 , B64G1/22 , B64G1/62 , B62D57/032 , B60K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源电驱锁紧释放的驱动支柱及驱动行走机构,该驱动支柱,包括:电机、丝母、丝杠、驱动外筒、驱动内筒、外筒端盖及锁紧单元;驱动外筒的端部安装有外筒端盖;驱动内筒同轴套装在驱动外筒内,并伸出于外筒端盖,且驱动内筒与外筒端盖的中心安装孔滑动配合;丝杠同轴安装在驱动外筒内;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杠同轴连接;丝母与丝杠螺纹连接,且丝母被周向限位;所述丝母与驱动内筒固连;在电机正转时,驱动支柱伸长,电机反转时,驱动支柱收缩;所述锁紧单元用于对驱动支柱的收拢进行锁紧。本发明利用电机实现自身的收拢锁紧、解锁释放以及支柱的驱动伸缩功能,既可满足小包络发射空间及抗力学环境需求,又无需火工压紧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11541093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268522.5
申请日:2020-04-0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H01R13/502 , H01R13/621 , H01R13/627 , H01R13/629 , H01R13/639 , H01R2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间在轨可更换模块机电热一体化接口装置,属于空间在轨可更换模块技术领域。该发明包括主动端与被动端两个模块,主动端包括圆壳、传动轴、锁紧卡爪、热交换输出面、电连接器插接口、导向锥杆、视觉摄像头预置槽、紧定螺钉、齿轮传动组及中心轴,被动端包括导向锥孔、热交换接收面、电连接器接收槽及中心锁紧杆。本发明可以实现在轨可更换模块在大容差下的可靠对接、轴向拉近锁紧,从而完成机械连接分离、能源通信传输、热量传导的机电热一体化协同对接,布局扁平、紧凑的锁紧机构一定程度上为模块提供了较大的可用内部空间,提高了模块的有效负载。
-
公开(公告)号:CN113277126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110564510.1
申请日:2021-05-2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磁式球锁结构的空间对接机构,属于空间对接技术领域。该机构包括主动端与被动端两个模块,主动端包括服务卫星、主动端底座、嵌在主动端底座中心位置的主动端中心线圈电磁铁以及以底座中心为轴心轴向均布的导向锥杆,被动端包括目标卫星、被动端底座、嵌在被动端底座与主动端对应位置的被动端中心线圈电磁铁、球锁结构的锁紧器以及锁紧器尾部安装的解耦线圈电磁铁。本发明空间对接锁紧机构提供了设计方案,大大减小了空间对接机构的质量与耗能,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562204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850603.0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械锁紧、电磁解锁的空间电磁对接机构,涉及航天器空间在轨对接技术领域,包括:服务端与目标端,二者在电磁力作用下通过轴孔配合实现柔性对接与可控分离,二者之间通过锁珠式锁紧器实现机械锁定;本发明的空间电磁对接机构是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弱撞击对接机构:基于电磁线圈相互作用,实现了捕获、导向、校正和拉近功能以及机构的可靠解锁和分离,利用锁珠式锁紧器实现了对接机构的可靠锁定,从而保证了该空间电磁对接机构迅速作动与重复使用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384817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211064609.6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臂辅助操作的无源自锁定小型空间对接机构,该对接机构包括插接内壳、球锁外壳、球锁齿轮、弹簧组件、球锁球、轴承球和挡圈;插接内壳的外周面均布有12个球锁球凹槽;球锁外壳沿周向均布有6个球锁球安装孔以及6个轴承球安装槽;球锁齿轮套接于球锁外壳的外周侧;球锁齿轮沿周向均匀开设有6个弹簧组件安装孔,并在内周侧设置有轴承球滚道;在每个弹簧组件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一个弹簧组件;球锁球间隙配合地安装于球锁球安装孔中;轴承球间隙配合地安装于轴承球安装槽中;挡圈固定安装于球锁外壳的底部。上述对接机构利用锁紧方式简单的结构特点,简化了对接锁紧过程,提高了机构的紧凑性且质量轻,锁紧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4260934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046801.6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空间机械臂操作的解锁限位机构,属于空间站构建技术领域。该机构由被动端和主动端组成;被动端对接杆侧面为四次曲线旋转曲面,杆头为球形,具有导向功能,同时通过均匀接触的形式避免应力尖峰与表面划痕,使解锁后的分离过程更为平滑;对接杆的锥形孔与主动端闩销配合后可提供轴向预紧载荷,具有防干扰、防逃逸特点。本发明中提供的摩擦限位解锁组件、机械限位解锁组件均有解锁与解锁限位功能,同时将解锁过程与分离过程解耦,且在分离后仍可重复连接,为舱外载荷的维护与拆卸更换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安全可靠、重复使用、适应性强、平滑分离的机构,有助于实现舱外载荷在轨维护与组装,为该领域提供了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3277126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564510.1
申请日:2021-05-2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磁式球锁结构的空间对接机构,属于空间对接技术领域。该机构包括主动端与被动端两个模块,主动端包括服务卫星、主动端底座、嵌在主动端底座中心位置的主动端中心线圈电磁铁以及以底座中心为轴心轴向均布的导向锥杆,被动端包括目标卫星、被动端底座、嵌在被动端底座与主动端对应位置的被动端中心线圈电磁铁、球锁结构的锁紧器以及锁紧器尾部安装的解耦线圈电磁铁。本发明空间对接锁紧机构提供了设计方案,大大减小了空间对接机构的质量与耗能,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541093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0268522.5
申请日:2020-04-0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H01R13/502 , H01R13/621 , H01R13/627 , H01R13/629 , H01R13/639 , H01R2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间在轨可更换模块机电热一体化接口装置,属于空间在轨可更换模块技术领域。该发明包括主动端与被动端两个模块,主动端包括圆壳、传动轴、锁紧卡爪、热交换输出面、电连接器插接口、导向锥杆、视觉摄像头预置槽、紧定螺钉、齿轮传动组及中心轴,被动端包括导向锥孔、热交换接收面、电连接器接收槽及中心锁紧杆。本发明可以实现在轨可更换模块在大容差下的可靠对接、轴向拉近锁紧,从而完成机械连接分离、能源通信传输、热量传导的机电热一体化协同对接,布局扁平、紧凑的锁紧机构一定程度上为模块提供了较大的可用内部空间,提高了模块的有效负载。
-
公开(公告)号:CN112298611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066481.8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太空出舱活动的手持式对接机构,能够实现空间有效载荷与航天器的捕获、对接、锁紧、解锁、解锁维持与分离功能。该手持式对接机构包括:被动端和主动端;被动端的对接柱上设置有锁定孔A;主动端的对接座上设置有对接孔;同时对接座上设置有贯通对接孔的锁定孔B;当对接柱与对接孔对接后,锁定孔A和锁定孔B同轴连通;滑动托柱组件位于对接座的对接孔内,用于约束锁定销组件的初始位置;锁定销组件用于在被动端和主动端对接后,对被动端和主动端进行位置锁定;碟簧预紧组件和曲柄连杆滑块机构为锁定销组件提供预紧力;操作手柄用于带动曲柄转动;解锁维持机构设置在曲柄上,通过限制操作手柄的转动来保持锁定销组件的解锁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5892522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110908012.4
申请日:2021-08-0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动状态的确定方法、对接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电磁线圈中的第一电信号信息,以及第二电磁线圈中的第二电信号信息;基于第一电信号信息和第二电信号信息构建目标模型;根据目标模型计算得到第一电磁线圈中的第一自感参数、第二电磁线圈中的第二自感参数和两者之间的互感参数;基于第一自感参数、第二自感参数和互感参数确定第一电磁线圈和第二电磁线圈之间的运动状态信息。本发明充分利用了电磁线圈之间的电磁耦合特性,将电磁线圈本身作为位置传感器,在无需占用多余空间的情况下,有效地提高了设备上的资源利用率,且有效地提高了设备之间电磁对接的精度和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