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76286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1710343539.0
申请日:2017-05-1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涵道风扇动力系统的可折叠式固定翼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采用置于机身尾部、横列式、尾推布局的双涵道风扇动力系统,为飞行器提供垂直起降的升力和水平飞行的推力;通过偏转置于涵道出口处的控制舵面提供矢量推力,实现快速姿态转换;机翼采用折叠翼构型,飞行器垂直起降/低速飞行时机翼折叠以减小侧风迎风面积,水平飞行时机翼展开以获得较大升力;涵道—机翼组合优化,机翼置于特定涵道气流区内,涵道抽吸在机翼后缘产生康达效应,以提高机翼的性能。本发明实现飞行器的垂直起降与高速巡航等多模态飞行作业;垂直起降飞行器悬停/低速飞行时的气动效率高;起降/悬停抗扰动能力强;能耗低、噪声小、安全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176286A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710343539.0
申请日:2017-05-1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C1/00 , B64C3/56 , B64C11/001 , B64C29/0025 , B64C2201/021 , B64C2201/108 , B64C2201/1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涵道风扇动力系统的可折叠式固定翼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采用置于机身尾部、横列式、尾推布局的双涵道风扇动力系统,为飞行器提供垂直起降的升力和水平飞行的推力;通过偏转置于涵道出口处的控制舵面提供矢量推力,实现快速姿态转换;机翼采用折叠翼构型,飞行器垂直起降/低速飞行时机翼折叠以减小侧风迎风面积,水平飞行时机翼展开以获得较大升力;涵道—机翼组合优化,机翼置于特定涵道气流区内,涵道抽吸在机翼后缘产生康达效应,以提高机翼的性能。本发明实现飞行器的垂直起降与高速巡航等多模态飞行作业;垂直起降飞行器悬停/低速飞行时的气动效率高;起降/悬停抗扰动能力强;能耗低、噪声小、安全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207208447U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720539703.0
申请日:2017-05-1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双涵道风扇动力系统的可折叠式固定翼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采用置于机身尾部、横列式、尾推布局的双涵道风扇动力系统,为飞行器提供垂直起降的升力和水平飞行的推力;通过偏转置于涵道出口处的控制舵面提供矢量推力,实现快速姿态转换;机翼采用折叠翼构型,飞行器垂直起降/低速飞行时机翼折叠以减小侧风迎风面积,水平飞行时机翼展开以获得较大升力;涵道—机翼组合优化,机翼置于特定涵道气流区内,涵道抽吸在机翼后缘产生康达效应,以提高机翼的性能。本专利实现飞行器的垂直起降与高速巡航等多模态飞行作业;垂直起降飞行器悬停/低速飞行时的气动效率高;起降/悬停抗扰动能力强;能耗低、噪声小、安全可靠性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