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x传感器保护系统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174649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080052955.5

    申请日:2020-07-01

    Abstract: NOx传感器保护系统(130)包括流量控制装置(131)和NOx传感器(118,120),流量控制装置(131)形成具有排气端口和保护气体端口(141,150)的内部腔室(134)。流量控制装置(131)配置成当内燃机(102)以第一燃料运行时选择性地允许排气从排气管道(112)流至NOx传感器(118,120),并且当发动机(102)以第二燃料运行时,选择性地以135°至180°的角度将保护气体从保护气体端口(150)引导至NOx传感器(118,120)以抑制排气从排气管道(112)流至NOx传感器(118,120)。

    冷却包的连接装置、机器和冷却包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52871A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0910208084.7

    申请日:2009-10-27

    Inventor: 田国平 肖敏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包的连接装置,所述冷却包具有热交换器。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主框架、从热交换器向外延伸出的第一壁和第二壁和连接元件。所述连接元件将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一壁和第二壁与所述主框架连接,并用于将所述热交换器安装到所述主框架上。本发明进一步涉及组装上述冷却包的方法。所述连接装置可将由不同材料加工的热交换器和主框架固定连接,连接方便,固定牢固。

    用于机械的冷却装置以及应用该冷却装置的机械

    公开(公告)号:CN101749967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810187138.1

    申请日:2008-12-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机械的冷却装置以及应用该冷却装置的机械。该冷却装置包括具有阶梯形第一箱体的第一热交换器,所述第一箱体包括第一上部箱体部分和第一下部箱体部分。第二热交换器设置有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热交换器靠近所述第一热交换器设置使得在所述第一上部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之间形成一凹进区。一软管设置在所述凹进区中并与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流体连接。

    NOx传感器保护系统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174649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080052955.5

    申请日:2020-07-01

    Abstract: NOx传感器保护系统(130)包括流量控制装置(131)和NOx传感器(118,120),流量控制装置(131)形成具有排气端口和保护气体端口(141,150)的内部腔室(134)。流量控制装置(131)配置成当内燃机(102)以第一燃料运行时选择性地允许排气从排气管道(112)流至NOx传感器(118,120),并且当发动机(102)以第二燃料运行时,选择性地以135°至180°的角度将保护气体从保护气体端口(150)引导至NOx传感器(118,120)以抑制排气从排气管道(112)流至NOx传感器(118,120)。

    冷却包的连接装置、机器和冷却包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52871B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0910208084.7

    申请日:2009-10-27

    Inventor: 田国平 肖敏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包的连接装置,所述冷却包具有热交换器。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主框架、从热交换器向外延伸出的第一壁和第二壁和连接元件。所述连接元件将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一壁和第二壁与所述主框架连接,并用于将所述热交换器安装到所述主框架上。本发明进一步涉及组装上述冷却包的方法。所述连接装置可将由不同材料加工的热交换器和主框架固定连接,连接方便,固定牢固。

    用于机械的冷却装置以及应用该冷却装置的机械

    公开(公告)号:CN101749967B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0810187138.1

    申请日:2008-12-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机械的冷却装置以及应用该冷却装置的机械。该冷却装置包括具有阶梯形第一箱体的第一热交换器,所述第一箱体包括第一上部箱体部分和第一下部箱体部分。第二热交换器设置有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热交换器靠近所述第一热交换器设置使得在所述第一上部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之间形成一凹进区。一软管设置在所述凹进区中并与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流体连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