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65598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77454.7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IPC: G01M10/00
Abstract: 一种基于PIV技术测量涡轮叶片流场的装置及方法,涉及涡轮叶片冷却结构内部流场精确测量领域。所述装置包括激光器、相机和示踪粒子以及流体设备。主流进水和二次流相互配合,在进行PIV实验中分别模拟主流与二次流情况,最大程度还原涡轮叶片在叶栅通道工作时内腔流场情况。所述方法包括:1)采样;2)记录试验数据;3)基于试验进行仿真;4)探索最贴合试验结果的仿真方法;5)将方法流程作用于预测后续实验。在尊重PIV流场观测实验的基础上根据数值仿真的偏差进行计算方法筛选,提高后续仿真预测实验的效率与准确性,有效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实现了对复杂内腔流场情况监测更为精确和高效的方法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4813035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0379983.9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表面空化增效减阻试验装置及方法,涉及流体力学领域,该方法包括:加热器加热发射器连接的金属体;发射器释放金属体;调节试验台角度使金属体不同角度入水;摄影装置拍摄金属体入水后的全过程影像;由取放装置取回金属弹头;根据所获得的全过程影像,计算减阻效率。可见,本发明为高速水下设计提供了新思路,技术基础:通过加热金属体,使金属体在水下运动中产生附着于金属体近壁面的气泡气膜,以此有效的减阻,且不会对环境产生不良作用,提供了具体的试验设备和方法,用于量化测试加热后的金属体在不同温度、角度下入水的减阻率,具有操作简单,可量化性和可重复性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323552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111366305.0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跨介质航行体出入水稳定性判别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构建跨介质航行体的运动模型并进行解算获取其第一稳定性参数;对跨介质航行体进行出入水测试并记录图像;对图像进行处理获取其第二稳定性参数;将第一稳定性参数和第二稳定性参数进行对比计算出偏差量,并由偏差量计算稳定性因子;依据预设阀值对稳定性因子进行分析判断。通过比对计算测试数据与解算数据的偏差量计算稳定性因子,并根据预设的阀值进行比对分析从而对跨介质航行体出入水的稳定性进行检测,且过程中解算数据的偏差量通过图像处理步骤得出,其结果精准可靠同时处理时间较短有利于在实验过程中进行反复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432355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366305.0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跨介质航行体出入水稳定性判别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构建跨介质航行体的运动模型并进行解算获取其第一稳定性参数;对跨介质航行体进行出入水测试并记录图像;对图像进行处理获取其第二稳定性参数;将第一稳定性参数和第二稳定性参数进行对比计算出偏差量,并由偏差量计算稳定性因子;依据预设阀值对稳定性因子进行分析判断。通过比对计算测试数据与解算数据的偏差量计算稳定性因子,并根据预设的阀值进行比对分析从而对跨介质航行体出入水的稳定性进行检测,且过程中解算数据的偏差量通过图像处理步骤得出,其结果精准可靠同时处理时间较短有利于在实验过程中进行反复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4842876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450809.9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振动声学的琵琶音色品质评价方法,属于声学评价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琵琶振动声学仿真;琵琶音色品质的专家评价及频谱分析;主客观相结合的琵琶振动声场评价;本发明解析琵琶弦振动过程,得到并能定量分析不同工况下琵琶琴弦振动方程;建立琵琶声信号声学特征评价:从时域、频域角度提取关键指标计算并分析,基于琵琶声学特征评价声场品质;创建专家评价体系,主客观结合的琵琶频谱分析:利用专家评价建立主观听感与琵琶频谱特征的联系,从而定量评价琵琶音质;构建不同工况下琵琶单音演奏数值模型,并分析琵琶面板激励响,基于此监测其振动声场的辐射声压效果,计算其声场信息分布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3955102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394261.2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陆空双域变构涵道无人机,其包括机身、连杆机构和驱动组件;结构简单但具有适应陆空双域行动的能力,通过在机身与驱动组件之间设置连杆机构,使得利用连杆机构即可改变驱动组件的工作状态来达到改变无人机工作状态的目的,整体状态切换过程简单,同时驱动组件的各组成件在两种工作状态下均能起到正向作用,解决了现有无人机状态切换时有较多组件无法同时适用双状态的工作反而增加整体重量和阻力起到反向作用。有陆地模式与飞行模式,可以做到无缝的在两种模式之间进行转换而无需其他辅助机构。
-
公开(公告)号:CN113955102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111394261.2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陆空双域变构涵道无人机,其包括机身、连杆机构和驱动组件;结构简单但具有适应陆空双域行动的能力,通过在机身与驱动组件之间设置连杆机构,使得利用连杆机构即可改变驱动组件的工作状态来达到改变无人机工作状态的目的,整体状态切换过程简单,同时驱动组件的各组成件在两种工作状态下均能起到正向作用,解决了现有无人机状态切换时有较多组件无法同时适用双状态的工作反而增加整体重量和阻力起到反向作用。有陆地模式与飞行模式,可以做到无缝的在两种模式之间进行转换而无需其他辅助机构。
-
公开(公告)号:CN115384685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380433.9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下航行体主动式减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控制驻留式微气泡阵列流动减阻装置,包括基体和直流电源,所述基体电连接至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与外界水流导通。所述基体的上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圆柱状的电极壁面微凹坑,所述电极壁面微凹坑的壁面覆盖有金属层,所述基体上表面铺设有绝缘漆层。所述电极壁面微凹坑的直径为200μm‑300μm,深度为100μm‑150μm。本发明方案利用自适应驻留式微气泡减阻方式,有效降低水下航行体的运动阻力,制作简单,易施行;制备的驻留式微气泡能在运动过程中自发补充,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自适应性。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该驻留式微气泡阵列流动减阻装置的制备方法,工艺简便,粘合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199434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895841.8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F02K1/44 , G06F30/17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3/14 , G06F119/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水下排气噪声喷管的设计方法及收缩式波瓣喷管。所述方法包括:波瓣喷管段及收缩段参数选择;建立波瓣喷管结构物理模型;建立物理学假设并仿真;确定最终喷管参数;水下装备的排气过程属于浸没式排气;排气噪声包含排气管路内的上游噪声和排气管外的下游噪声;排气管路内的消声结构可以有效抑制上游噪声,但难以作用于管外的下游噪声;而下游噪声恰恰又是幅值最强的部分,不采取针对性措施对下游噪声进行抑制,总声压级难以降低;本发明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的手段对管口流动、管内压力脉动以及排气噪声的影响进行分析;对波瓣喷管的降噪机理进行分析,设计出一种降低水下排气噪声喷管,为水下装备排气降噪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4813035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79983.9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表面空化增效减阻试验装置及方法,涉及流体力学领域,该方法包括:加热器加热发射器连接的金属体;发射器释放金属体;调节试验台角度使金属体不同角度入水;摄影装置拍摄金属体入水后的全过程影像;由取放装置取回金属弹头;根据所获得的全过程影像,计算减阻效率。可见,本发明为高速水下设计提供了新思路,技术基础:通过加热金属体,使金属体在水下运动中产生附着于金属体近壁面的气泡气膜,以此有效的减阻,且不会对环境产生不良作用,提供了具体的试验设备和方法,用于量化测试加热后的金属体在不同温度、角度下入水的减阻率,具有操作简单,可量化性和可重复性好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