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6956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92709.0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系离子电池的磁共振成像离子浓度实时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O,组装水系离子电池;S1,将水系离子电池放入磁共振成像仪的检测区域,连接电化学工作站;S2,通过磁共振成像仪确定电极—电解液界面所在区域;S3,通电,等间隔时间采集电极—电解液界面二维图像数据,得到电解液离子浓度的表征图谱。本发明适用于磁共振成像仪对所述电池在原位实验中的检测,可以获得水系离子电池—电极界面离子浓度信息,从而分析电极界面金属的沉积与剥离,控制灵敏度高,检测结果稳定可靠,具有广泛推广的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471495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110785292.4
申请日:2021-07-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M8/1011 , H01M8/1016 , H01M8/04298
Abstract: 提升多碳醇电氧化电流效率与减轻电催化剂中毒的方法,涉及直接醇类燃料电池领域。将多碳醇类与活泼燃料按比例混合后溶解于含有支持电解质的蒸馏水中,获得可用于液体燃料电池的混合燃料电解液;将混合燃料电解液应用到三电极反应体系中,并向工作电极施加恒定电位,使得燃料分子在催化剂表面发生电氧化反应,获得提升的电氧化电流并减弱多碳醇电氧化产生的毒性中间产物对催化剂的毒害。借助与活泼燃料混合影响多碳醇的电吸附、电氧化过程,促进多碳醇电氧化过程中多重C‑C键的断裂,极大促进多碳醇的完全氧化,提升多碳醇电流效率的同时减弱毒性中间产物对电极催化剂的毒化。
-
公开(公告)号:CN108490049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236924.X
申请日:2018-03-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电化学核磁共振原位装置及其检测方法,涉及原位电化学-核磁共振。原位装置设有三电极、电解池、第1核磁样品管、第2核磁样品管、导电环氧树脂和铜丝;所述三电极包括对电极、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所述对电极、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并行依次排列,仅工作电极部分位于NMR谱仪的样品检测区域,由PTFE膜固定,整个三电极系统插入由第1核磁样品管和第2核磁样品管拼接而成的样品管底部;三电极通过铜丝引出穿过设于样品管转子顶部的样品管帽,并通过电缆外接电化学工作站;第1核磁样品管和第2核磁样品管上部设有样品管帽。
-
公开(公告)号:CN117451765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03505.8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24/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CO2电催化还原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CO2电催化还原的原位磁共振成像表征系统与方法,其中原位磁共振成像表征系统包括磁共振成像仪、气体供应装置、流量控制装置、废弃物排放装置、数据采集处理装置和CO2电解池;所述气体供应装置和CO2电解池间设有多个气体输送通路,所述气体输送通路上设有流量控制装置;所述废弃物排放装置与CO2电解池通过气管连通;所述数据采集处理装置与CO2电解池电信号连接。本发明CO2电解池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密封性好,提供了反应空间,有效阻碍液体外漏,能够维持电池在长时间内稳定运行,实现对电池进行原位监测;使用核磁成像技术进行电池原位测试,检测结果稳定可靠,可以更真实的反映电池内部实时反应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677358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56456.X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24/08 , G01N27/26 , G01N27/416 , G01N2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二氧化碳电还原反应的高分辨核磁共振原位测量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原位核磁共振管、固定管、隔绝管、通气管、对电极、参比电极、工作电极和盖帽,工作电极上涂覆有用于二氧化碳电还原反应的催化剂,原位核磁共振管包括直径不同的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工作电极和通气管均与固定管固定连接并延伸至第一管部内,仅工作电极部分位于样品检测区,隔绝管的底部包覆固定有离子交换膜,离子交换溶液放置在隔绝管内,对电极固定安装在隔绝管内,反应液放置在原位核磁共振管内,在持续在通气管通入二氧化碳进行电还原的同时,采用抵抗不均匀场检测技术实现原位高分辨谱图采集,实时获取电还原二氧化碳反应液相产物的定性与定量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3471495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85292.4
申请日:2021-07-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M8/1011 , H01M8/1016 , H01M8/04298
Abstract: 提升多碳醇电氧化电流效率与减轻电催化剂中毒的方法,涉及直接醇类燃料电池领域。将多碳醇类与活泼燃料按比例混合后溶解于含有支持电解质的蒸馏水中,获得可用于液体燃料电池的混合燃料电解液;将混合燃料电解液应用到三电极反应体系中,并向工作电极施加恒定电位,使得燃料分子在催化剂表面发生电氧化反应,获得提升的电氧化电流并减弱多碳醇电氧化产生的毒性中间产物对催化剂的毒害。借助与活泼燃料混合影响多碳醇的电吸附、电氧化过程,促进多碳醇电氧化过程中多重C‑C键的断裂,极大促进多碳醇的完全氧化,提升多碳醇电流效率的同时减弱毒性中间产物对电极催化剂的毒化。
-
公开(公告)号:CN108023102B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711248995.3
申请日:2017-12-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M8/04492 , H01M8/04082 , H01M8/04119 , H01M8/04746 , H01M8/0432 , H01M8/04828 , H01M8/04701 , H01M8/04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7.0T/60mm口径磁共振成像仪的燃料电池实时检测系统及方法,包括燃料供应装置、燃料电池、温度检测调节装置、散热装置及数据采集处理装置;燃料供应装置和燃料电池间设有流量控制装置、加湿装置、加热装置;燃料电池与温度检测调节装置电信号连接;温度检测调节装置与散热装置电信号连接;数据采集处理装置与燃料电池电信号连接。本发明既满足7.0T/60mm口径动物磁共振成像仪的线圈尺寸和检测安全的要求,又可以实现对燃料电池各项参数的稳定调控,从而进行实时检测和数据采集。本发明适用范围广,对燃料电池的控制灵敏度高,检测结果稳定可靠,具有广泛推广的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023102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11248995.3
申请日:2017-12-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M8/04492 , H01M8/04082 , H01M8/04119 , H01M8/04746 , H01M8/0432 , H01M8/04828 , H01M8/04701 , H01M8/04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7.0T/60mm口径磁共振成像仪的燃料电池实时检测系统及方法,包括燃料供应装置、燃料电池、温度检测调节装置、散热装置及数据采集处理装置;燃料供应装置和燃料电池间设有流量控制装置、加湿装置、加热装置;燃料电池与温度检测调节装置电信号连接;温度检测调节装置与散热装置电信号连接;数据采集处理装置与燃料电池电信号连接。本发明既满足7.0T/60mm口径动物磁共振成像仪的线圈尺寸和检测安全的要求,又可以实现对燃料电池各项参数的稳定调控,从而进行实时检测和数据采集。本发明适用范围广,对燃料电池的控制灵敏度高,检测结果稳定可靠,具有广泛推广的可能性。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