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131403B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711382346.2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激光技术制备组合式耦合仿生内表面的铸铁制动毂,该制动毂内表面制备有横纹仿生单元体和紧密贴合的斜条纹或网状仿生单元体;横条纹仿生单元体呈圆环形且与制动毂地面平行,条纹状或网状仿生单元体由复数条激光条纹为一组,相互平行,布满制动毂内表面;本发明通过在制动毂内壁加工紧密贴合的激光仿生单元体,可以在显著提高制动毂的耐磨性,抑制热疲劳裂纹扩展的同时,降低了表面粗糙度,减少单个的激光仿生单元体对摩擦片的切削作用,降低摩擦片的损耗。同时,圆环状的横条纹仿生单元体可以在不显著增加摩擦片损耗的同时,阻止热疲劳裂纹沿平行于斜条纹单元体方向扩展,起到补足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188651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711456753.3
申请日:2017-12-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23P6/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均匀磨损导轨表面熔铬、熔碳强化修复方法,该方法根据导轨表面硬度值将该导轨表面分为多个磨损区间,在不同磨损区根据耐磨性关系选择由熔碳单元体b和熔铬单元体a均一排布或按不同数量比组合排布所形成的耐磨性不同的多种仿生表面;然后根据设定的报废导轨修复后耐磨性提升幅度确定导轨表面仿生模型;当提升幅度为M%=20~40%时,选择由相互平行的条状单元体构成的A类仿生模型;当提升幅度为M%=40~60%时,选择由网状单元体构成的B类仿生模型。本发明提升了报废导轨的非均匀修复范围,同时所得不同仿生表面组合形成的导轨表面具有多种抗磨损性能,与单一的激光熔凝修复相比较,修复后导轨的性能更加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08131403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711382346.2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激光技术制备组合式耦合仿生内表面的铸铁制动毂,该制动毂内表面制备有横纹仿生单元体和紧密贴合的斜条纹或网状仿生单元体;横条纹仿生单元体呈圆环形且与制动毂地面平行,条纹状或网状仿生单元体由复数条激光条纹为一组,相互平行,布满制动毂内表面;本发明通过在制动毂内壁加工紧密贴合的激光仿生单元体,可以在显著提高制动毂的耐磨性,抑制热疲劳裂纹扩展的同时,降低了表面粗糙度,减少单个的激光仿生单元体对摩擦片的切削作用,降低摩擦片的损耗。同时,圆环状的横条纹仿生单元体可以在不显著增加摩擦片损耗的同时,阻止热疲劳裂纹沿平行于斜条纹单元体方向扩展,起到补足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332778B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510882259.8
申请日:2015-12-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F01N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椭圆形凹槽内表面的仿生减阻排气管,该排气管内壁上分布有椭圆形凹槽,椭圆形凹槽的长轴a为3mm‑15mm,短轴b为2mm‑10mm,椭圆形凹槽的深度h为0.5mm‑1.5mm,两相邻椭圆形凹槽的周向夹角α为15°‑60°,轴向距离s为4mm‑22mm。本发明利用椭圆形凹槽自身结构改变流体在接触表面的流动场,达到减小排气系统内空气的流动阻力的效果,能够降低残余废气系数,减少泵气损失,使得发动机的指示功率和排放效率大大提高,从而达到节能减阻、绿色环保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7201427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710309875.3
申请日:2017-05-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相变强化方法及采用该方法制备硬质相的仿生凸轮轴,所述激光相变强化方法如下:利用高能量密度的激光光束在工件表面进行扫描使被照射的材料表面温度以极快的速度升到高于固相线10‑20℃,使被加热区域表面被加热到半固态状态,随后被母体快速冷却得到组织为细小的马氏体的仿生单元体,硬度可达690HV‑770HV。利用该方法可以在凸轮轴的凸轮表面制备具有软硬相间条纹结构的耐磨表层,提高了凸轮表面硬度和抗磨损性能。本发明操作简单、工件变形小、无缺陷,不仅适用于凸轮轴的强化处理,还适用于齿轮、套筒等其他40Cr材质的工件的表面强化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3143835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061763.2
申请日:2013-02-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介质激光制备实验装置。该装置,主要由实验水槽、激光加工终端和介质温度控制系统,进排水和单片机控制器和人机界面系统组成,所述激光加工终端置于实验水槽的上方,所述实验水槽安装在数控工作台上,实验水槽内设有试件台,温度传感器、水面高度传感器和进排水和单片机控制器,试件通过夹具固定在试件台上,并浸没于水面以下,所述介质温度控制系统由装在实验水槽内的温度传感器、进排水和单片机控制器、过滤装置和人机界面系统组成。该装置可在室温至100℃范围内实现待处理试件表面水膜厚度和介质温度的自动调节,在选定的水膜厚度和介质温度下对试样进行激光制备,获得更加优异的激光处理区组织和特殊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831569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1010188673.6
申请日:2010-06-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稀土氧化物直接生产稀土镁合金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在原精炼剂中添加5wt.%-35wt.%的微米级稀土氧化物粉末,在熔炼过程中将添加稀土氧化物的精炼剂加在镁合金的表面进行充分搅拌精炼完成后静置10分钟,由于高温时Mg与氧的亲和力大于稀土氧化物的,在熔融的镁液里稀土氧化物中的稀土被还原成单质稀土元素并扩散镁液中,同时,反应所生成的MgO杂质将依附精炼过程中所添加的精炼剂一同沉入炉底。从而制备出高性能、低成本的含稀土镁合金。经与采用Mg-稀土中间合金制造出的稀土镁合金进行组织和性能比较,表明本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出的稀土含量相同的稀土镁合金的组织相同、性能提高10%左右。
-
公开(公告)号:CN100544919C
公开(公告)日:2009-09-30
申请号:CN200610016613.X
申请日:2006-03-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28B7/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模具制造业,特别是涉及用于建筑墙体材料及陶瓷生产领域的表面具有低粘附性能的模具。它由基体(1)、气体分配室(2)、进气孔(3)组成,所说的基体(1)上设有气体分配室(2),气体分配室(2)上设有进气孔(3),基体(1)的工作表面呈点阵式分布有孔形非光滑单元体,所有孔形非光滑单元体与气体分配室(2)相通。本发明通过分布在模具表面的单元体的几何形态设计,可以减小模具工作面的水膜连续,提高其抗粘附性能;同时通过调节气体注入时间与压力,在模具工作面上形成润滑层,降低粘附面积,减小大气负压。抗粘附性能与相同基体材料的光滑表面模具相比,提高20%~50%,工作效率提高10%~30%。
-
公开(公告)号:CN101391297A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810051363.2
申请日:2008-10-3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22D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冲击磨损工况条件下易磨损机械部件的设计与制造加工技术。其目的在于突破传统解决方法,提供一种仿生物骨骼结构陶瓷骨架局部增强机械部件耐磨性方法。具体技术方案是:将选择好的与复合材料区域厚度相同的仿生物骨骼结构陶瓷骨架,置于机械部件的承受磨损的部位,并使机械部件的承受磨损的部位固定在铸型底部;铸造方式采用重力或压力浇铸将金属液浇入铸型,金属液在重力或压力作用下,进入陶瓷材料骨架将其包覆,凝固后形成金属基体包覆仿生物骨骼结构陶瓷骨架的复合材料区域。该方法具有加工工艺简单、性能可靠、成本低等优点。用该方法生产的机械部件可提高机械部件耐磨性能1-3倍,提高生产效率10%,节约成本5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215661A
公开(公告)日:2008-07-09
申请号:CN200810050218.2
申请日:2008-01-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镁合金材料,特别是一种强韧易变形镁合金。通过复合添加Ce、Y、Gd、Sr,获得了具有良好塑性变形能力和较高机械性能的镁合金。其组分重量百分比为:2.8-3.2Al,0.8-1.1Zn,0.4-0.7Mn,0.4-0.8Ce,0.6-1.2Y,3-6Gd,0.08-0.12Sr,限制杂质元素重量百分比的含量:Si<0.03,Fe<0.004,Cu<0.003,Ni<0.002,Ca<0.002,其余为镁。本发明在4小时均质化条件下的单道次最大下压缩率大于35%,在8小时均质化条件下的单道次最大下压缩率大于50%。本发明室温抗拉强度大于330MPa,延伸率大于8%。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