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气体吸附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8989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380056422.8

    申请日:2023-08-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将酸性气体自酸性气体吸附材料稳定地脱离的酸性气体吸附装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酸性气体吸附装置具备第一吸附部及第二吸附部。该第二吸附部相对于该第一吸附部而空开间隔地配置于该待处理气体的通过方向上的下游侧。该第一吸附部包括第一流路,该第二吸附部包括第二流路。在该待处理气体的通过方向上的该第一吸附部与该第二吸附部之间形成有与该第一流路及该第二流路相通的第一脱离气体流路。

    酸性气体吸附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3631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380056423.2

    申请日:2023-08-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将劣化的酸性气体吸附部局部更换且能够减少运行成本的酸性气体吸附装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酸性气体吸附装置具备:流体能够在规定方向上通过的酸性气体吸附部、以及1个外壳。酸性气体吸附部包含能够吸附酸性气体的酸性气体吸附材料。酸性气体吸附部至少被分割为:第一吸附部,其包括流体的通过方向上的上游端面;以及第二吸附部,其在流体的通过方向上配置于第一吸附部的下游侧。1个外壳将第一吸附部及第二吸附部一并收纳。第一吸附部和/或第二吸附部在与流体的通过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被分割为多个。

    酸性气体的回收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3093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80059125.9

    申请日:2023-08-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酸性气体吸附材料的氧化劣化及由挥发造成的磨损的酸性气体的回收方法。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酸性气体的回收方法依次包括:吸附工序、脱离工序、以及冷却工序。吸附工序中,向包含酸性气体吸附材料的酸性气体吸附装置供给含有酸性气体的待处理气体,使酸性气体吸附于酸性气体吸附材料。脱离工序中,对酸性气体吸附装置进行加热,使酸性气体自酸性气体吸附材料脱离。冷却工序中,利用低于外部气温的冷却用媒体,对酸性气体吸附装置进行冷却。

    酸性气体的回收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9832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380059128.2

    申请日:2023-08-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提高酸性气体自酸性气体吸附材料脱离的脱离量的酸性气体的回收方法。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酸性气体的回收方法包括吸附工序和脱离工序。吸附工序中,向包含酸性气体吸附材料的酸性气体吸附装置供给含有酸性气体的待处理气体,使酸性气体吸附于酸性气体吸附材料。脱离工序中,对酸性气体吸附装置进行加热,使酸性气体自酸性气体吸附材料脱离。脱离工序包括第一脱离工序,且至少在第一脱离工序之后包括第二脱离工序。第一脱离工序中,将第一脱离气体供给到酸性气体吸附装置,从而将自酸性气体吸附材料脱离的酸性气体与第一脱离气体一同回收。第二脱离工序中,将湿度比第一脱离气体低的第二脱离气体供给到酸性气体吸附装置,从而将自酸性气体吸附材料脱离的酸性气体与第二脱离气体一同回收。

    酸性气体回收系统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6624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380059126.3

    申请日:2023-08-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提高酸性气体的吸附量且能够抑制酸性气体吸附材料劣化的酸性气体回收系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酸性气体回收系统具备:包含酸性气体吸附材料的多个酸性气体吸附装置、以及流体供给线。流体供给线将流体向多个酸性气体吸附装置分别分配而供给。流体供给线具备:分支部、以及多个分流部。多个分流部分别将分支部和各酸性气体吸附装置连接。在多个分流部分别设置有阻力体。

    液体燃料制造系统和液体燃料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9012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380063002.2

    申请日:2023-08-30

    Abstract: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缓和二氧化碳回收系统的设置场所的制约和/或稳定地确保液体燃料制造系统中的CO2供给源和/或冷却能量。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液体燃料制造系统,其具备:气体吸附脱附部,其吸附给定的气体A,并通过加热而使所述气体A脱离;传热介质供给部,其将用于加热所述气体吸附脱附部的传热介质供给到所述气体吸附脱附部;液体燃料合成部,其具有第一气体流路和第二气体流路,所述第一气体流路收容催化剂,该催化剂使从至少含有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原料气体向液体燃料转化的转化反应推进,所述第二气体流路使调整所述第一气体流路的温度的调温气体流通,从所述第一气体流路流出第一流出气体,从所述第二气体流路流出第二流出气体;以及热交换器,其在所述第二流出气体与所述传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而对所述传热介质进行加热,所述第二流出气体含有冷凝性气体。

    液体燃料制造系统以及液体燃料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3129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80062917.1

    申请日:2023-08-30

    Abstract: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放宽二氧化碳回收系统的设置场所的制约和/或稳定地确保液体燃料制造系统中的CO2供给源和/或冷却能量。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液体燃料制造系统,具备:气体吸附脱附部,其吸附给定的气体A,通过加热而使所述气体A脱离;传热介质供给部,其向所述气体吸附脱附部供给用于加热所述气体吸附脱附部的传热介质;液体燃料合成部,其具有第一气体流路以及第二气体流路,所述第一气体流路收容催化剂,所述催化剂使从至少含有二氧化碳以及氢气的原料气体向液体燃料转化的转化反应推进,所述第二气体流路使调整所述第一气体流路的温度的调温气体流通,所述液体燃料合成部从所述第一气体流路流出第一流出气体,从所述第二气体流路流出第二流出气体;以及热交换器,其使所述第一流出气体与所述传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加热所述传热介质,所述第一流出气体含有冷凝性气体。

    液体燃料制造系统和液体燃料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3128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80060632.4

    申请日:2023-08-30

    Abstract: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抑制从含有氢气和碳氧化物的原料气体向液体燃料转化的转化反应中的反应收率的恶化。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体燃料制造系统具备:液体燃料合成部,其进行从至少含有氢气和碳氧化物的原料气体向液体燃料转化的转化反应;原料气体供给部,其向所述液体燃料合成部供给所述原料气体;以及原料气体循环部,其将剩余原料气体从所述液体燃料合成部再供给到所述原料气体供给部,所述剩余原料气体含有未反应的所述氢气和所述碳氧化物以及所述转化反应的酸性副产物,所述原料气体供给部具有:混合部,其在水蒸气的存在下将胺化合物与所述剩余原料气体混合;以及水分去除部,其将所述胺化合物与所述酸性副产物的中和物连同所述水蒸气的冷凝水一起去除。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