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动供电可变缝隙天线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26681B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0780000597.8

    申请日:2007-03-26

    Inventor: 菅野浩 寒川潮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差动供电缝隙天线,其通过差动供电线路(103c),使按照动作时的缝隙长度为二分之一有效波长的方式设定的缝隙共振器(601、603、605、607)成对动作,使电路内出现以反相等振幅激励的缝隙共振器组,并对各缝隙共振器内的选择性放射部位(601b、601c、603b、603c、605b、607b)的配置条件进行切换。

    差动传送线路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55740C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680000724.X

    申请日:2006-06-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P3/081 H05K1/0245 H05K1/0253 H05K2201/092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差动传送线路,其包括:电路基板(101)、在电路基板(101)的背面侧形成的接地导体层(105)、以及在电路基板(101)的表面侧平行配置的第一信号导体(102a)和第二信号导体(102b)。第一信号导体(102a)与接地导体层(105)构成第一传送线路,第二信号导体(102b)与接地导体层(105)构成第二传送线路。由第一传送线路和第二传送线路形成差动传送线路(102c)。差动传送线路(102c)包含弯曲区域(104a),在弯曲区域(104a)的两端连接有直线区域(104b)。在弯曲区域(104a)的接地导体层(105)上形成有与弯曲区域(104a)的信号的局部传送方向正交的多个窄缝(106a),这些窄缝(106a)在曲率中心一侧连接。

    光子晶体器件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62267A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200910138620.0

    申请日:2005-04-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P1/2039 H01P1/2005 H01P1/2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子晶体器件,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电介质基板,其形成有在第一表面内介电常数周期地变化的导体线路、共面线路或槽线路;第二电介质基板,其具有在第二表面内介电常数周期地变化的带状结构;和可动部分,其通过改变所述导体线路、共面线路或槽线路和所述带状结构间的相对的配置关系,使由所述导体线路、共面线路或槽线路和所述带状结构形成的光子能带结构发生变化,所述第一电介质基板和所述第二电介质基板层叠。

    传输线对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53032C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200680000291.8

    申请日:2006-03-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输线对,包括第一传输线和第二传输线,第二传输线被相邻放置,使得形成与第一传输线耦合的耦合线区域,在耦合线区域中,第一传输线包括第一信号导体,该第一信号导体被设置在由电介质或半导体形成的基板的顶面或者与该顶面平行的内层表面的一个表面上,并且沿着传输方向具有直线形状,并且第二传输线包括第二信号导体,该第二信号导体被设置在基板的一个表面上,并部分地包括传输方向反转区域,该传输方向反转区域用于沿着在设置平面内相对于传输方向具有大于90度的角度的方向传输信号,并且该第二信号导体具有与第一信号导体不同的线长。

    双频匹配电路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58561A

    公开(公告)日:2009-10-14

    申请号:CN200880001088.1

    申请日:2008-03-31

    Inventor: 寒川潮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H7/38 H01Q1/243 H01Q9/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双频匹配电路。令输入端子(2)、元件(4a、4b、4c、4d)、和负载(5)的连接方式为适用于计算器、数字表等的数字显示的“7段显示器”状。即,将7段显示器的在横方向上延伸的3段中的位于最上部和最下部的段分配给输入端子(2),将负载(5)分配给剩下的一个在横方向上延伸的段,剩余的纵方向的4段相当于元件(4a、4b、4c、4d)。采用该电路结构,元件总数减少为4,由此,能够实现低损失性,此外,通过从构成电路中排除共振电路并缩小梯形电路的规模,相对于负载(5)的阻抗变动能够进行高稳定的阻抗匹配。

    光学麦克风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154683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280003195.4

    申请日:2012-0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R23/008 G01H9/00

    Abstract: 光学麦克风具有:传播声波的传播介质部;光源,射出横穿在传播介质部中传播的声波并透过传播介质部的光波;反射部,使透过传播介质部的光波进行回复反射;以及光电变换部,接收由反射部反射且透过传播介质部的光波,并输出电信号。在由光源射出的光波透过传播介质部的入射路径中,根据伴随着声波的传播而产生的传播介质部的折射率分布,分别生成0次衍射光波、+1次衍射光波以及-1次衍射光波,在入射路径中所生成的0次衍射光波通过反射部的反射而透过传播介质部的反射路径中,根据伴随着声波的传播而产生的传播介质部的折射率分布,生成0次衍射光波、+1次衍射光波以及-1次衍射光波。光电变换部检测在入射路径生成的+1次衍射光波与在反射路径生成的-1次衍射光波的干涉光、以及在入射路径生成的-1次衍射光波与在反射路径生成的+1次衍射光波的干涉光当中的至少一方。

    差动供电缝隙天线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26681A

    公开(公告)日:2008-12-17

    申请号:CN200780000597.8

    申请日:2007-03-26

    Inventor: 菅野浩 寒川潮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差动供电缝隙天线,其通过差动供电线路(103c),使按照动作时的缝隙长度为二分之一有效波长的方式设定的缝隙共振器(601、603、605、607)成对动作,使电路内出现以反相等振幅激励的缝隙共振器组,并对各缝隙共振器内的选择性放射部位(601b、601c、603b、603c、605b、607b)的配置条件进行切换。

    隙缝天线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99267A

    公开(公告)日:2008-01-02

    申请号:CN200680001269.5

    申请日:2006-10-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3/106 H01Q1/24 H01Q1/38 H01Q5/25 H01Q5/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隙缝天线,包括:设置在电介质基板(101)背面侧的接地导体(12)、将接地导体(12)侧边缘作为开放点在内侧切出开口而形成的隙缝(14)和用于将高频信号馈电给隙缝(14)的馈电线路(261)。馈电线路(261)与隙缝(14)交叉。该馈电线路(261)在隙缝附近的第一地点分成至少包含两条分支线路的分支线路群,分支线路群内至少两条分支线路在隙缝附近的第二地点相互连接,形成至少一条环路配线(209)。将环路配线(209)的环路长最大值在工作频带的上限频率设定在不到一个实效波长的长度上。在分支线路群内不形成环路配线(209),成为前端开放终端的全部分支线路群的分支长度在工作频带的上限频率不到1/4个实效波长。

    传输线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53113A

    公开(公告)日:2007-10-10

    申请号:CN200680001151.2

    申请日:2006-03-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传输线,包括第一信号导体和第二信号导体,其中将第一信号导体设置在由电介质或半导体形成的基板的一个表面上,并且使第一信号导体在表面内朝第一旋转方向弯曲;并且使第二信号导体朝与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弯曲,并且将第二信号导体设置在基板的表面上,以便串联电连接到第一信号导体。通过构建这样的单独的传输线,即包括至少第一信号导体的一部分和第二信号导体的一部分,和沿着与整个传输线中的信号传输方向相反的方向传输信号的传输方向反转部,能获得不希望的辐射强度的抑制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