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断路器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912983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1880099002.7

    申请日:2018-1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气体断路器,能够减轻绝缘喷嘴的变形、为了向电弧吹送而被压缩的灭弧性气体的泄漏,能够更可靠地维持电绝缘性能。气体断路器(1)具有:触发电极(31),被配置为能够在第一电弧触头(21)与第二电弧触头(41)之间移动,在电流切断时的前半部分,随着移动而触发在与所述第一电弧触头(21)之间产生的电弧,在电流切断时的后半部分随着移动而使第二电弧触头(41)触发电弧;压缩室(36),由气缸(42)和活塞(33)构成,将灭弧性气体升压,该气缸(42)具有形成为圆筒状的外壁(51)以及内壁(52),并设置于第二电弧触头(41),活塞(33)与触发电极(31)连动地在外壁(51)与内壁(52)之间滑动;以及绝缘喷嘴(23),向在第一电弧触头(21)与第二电弧触头(41)之间触发出的电弧引导由压缩室(36)升压后的灭弧性气体,绝缘喷嘴(23)支承于气缸(42)的内壁(52)。

    气体断路器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433878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1780097358.2

    申请日:2017-12-01

    Abstract: 提供能够抑制移动电极在移动时的机械振动、减少气体断路器动作时的三联点的产生以及金属异物的产生、并更可靠地维持电绝缘性能的气体断路器。具有:第一电弧接触件(21);筒状的第二电弧接触件(41);棒状的触发电极(31),被配置为能够在第一电弧接触件(21)与第二电弧接触件(41)之间移动,在电流切断时的后半程,在筒状的第二电弧接触件(41)内移动,使第二电弧接触件(41)对电弧进行点弧;以及引导部(41b),具有比触发电极(31)的外径大且比第二电弧接触件(41)的与触发电极(31)接近的部分的内径小内径,在触发电极(31)与第一电弧接触件(21)为闭路状态时,以围绕触发电极(31)的方式配置于第二电弧接触件(41)的筒内。

    气体断路器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357074B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1780096598.0

    申请日:2017-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断路器,能够以喷出速度不变慢的方式将消弧性气体向电弧喷出,并且能够高效、更可靠地对在电极周围点在地产生的电弧进行消弧。具有绝缘喷嘴(23),在触发电极(31)与第一电弧触头(21)成为开路状态时,该绝缘喷嘴(23)将消弧性气体导向第一电弧触头(21)与第二电弧触头(41)之间的电弧;第二电弧触头(41)具有开口部(41a),在电流切断时的前半部分,该开口部由触发电极(31)密封,在电流切断时的后半部分,由于上述触发电极分离而该开口部被开放,喷出消弧性气体;在第二电弧触头(41)与绝缘喷嘴(23)之间形成的对消弧性气体进行排气的第一排气口(41b)的开口面积,为第二电弧触头(41)的开口部(41a)的开口面积的0.2倍以上且2倍以下。

    气体绝缘开闭器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047077B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710088431.8

    申请日:2007-03-27

    Inventor: 内井敏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33/56 H01H33/562 H01H2033/566 H01H2033/8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绝缘开闭器,它即使在将地球变暖系数比SF6气体小且含有C元素的气体用作灭弧介质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碳的生成,并确保优良的性能。在密闭容器(1)内,填充着绝缘气体(2),并相向配置着固定接触部(21)以及可动接触部(22)。在固定接触部(21)以及可动接触部(22)上分别设置有固定弧触头(7a)以及可动弧触头(7b)。成为灭弧介质的绝缘气体的主体被设定为包含C元素的气体与其它气体的混合气体。通过在混合气体中含有O元素,使与电流断路相伴的碳的生成量受到抑制。通过混合灭弧性能非常优良的H2气而使灭弧性能得以提高,可以弥补因为没有强制地利用电弧的热能而引起的性能的下降。在密闭容器(1)内,设置着具有吸收水分、O3或者CO的机能的吸附剂(34)。

    气体断路器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310861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910175391.3

    申请日:2019-0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在气体断路器内的流路中流动的灭弧性气体的压力损失、并且能够提高对灭弧性气体的除热性能的气体断路器。实施方式的气体断路器具有设于灭弧性气体的流路的除热单元。除热单元具备多个板状的除热部件以及保持部。多个板状的除热部件分别与在流路中流动的灭弧性气体接触而对灭弧性气体进行除热。保持部将多个板状的除热部件以分别在厚度方向隔开间隔并层叠的方式进行保持。除热部件具有上游侧端部、下游侧端部、最厚部。上游侧端部以及下游侧端部分别设于灭弧性气体的流动的方向的上游侧以及下游侧。最厚部设于从上游侧端部至下游侧端部之间。除热部件的厚度从上游侧端部经过最厚部至下游侧端部之间连续变化。

    气体断路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310861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175391.3

    申请日:2019-0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在气体断路器内的流路中流动的灭弧性气体的压力损失、并且能够提高对灭弧性气体的除热性能的气体断路器。实施方式的气体断路器具有设于灭弧性气体的流路的除热单元。除热单元具备多个板状的除热部件以及保持部。多个板状的除热部件分别与在流路中流动的灭弧性气体接触而对灭弧性气体进行除热。保持部将多个板状的除热部件以分别在厚度方向隔开间隔并层叠的方式进行保持。除热部件具有上游侧端部、下游侧端部、最厚部。上游侧端部以及下游侧端部分别设于灭弧性气体的流动的方向的上游侧以及下游侧。最厚部设于从上游侧端部至下游侧端部之间。除热部件的厚度从上游侧端部经过最厚部至下游侧端部之间连续变化。

    气体断路器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206155B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610590287.7

    申请日:2013-09-26

    Abstract: 在填充有灭弧性气体(1)的密闭容器内对置地配置一对固定电弧电极(30a)、(30b)。具备:积存使灭弧性气体(1)升压的升压气体(35)的压缩压气室(12);以及从压缩压气室(12)朝电弧放电(7)引导升压气体(35)的绝缘喷嘴(32)。设置暂时存积因电弧放电(7)的热而生成的热废气(20)的缓冲室(36)。与压缩压气室(12)连通地设置升压气体流通空间(43)。在电流遮断时的前半程,开闭部(41)成为闭塞状态,由此防止热废气(20)流入升压气体流通空间(43),在电流遮断时的后半程,开闭部(41)打开,使升压气体(35)流入升压气体流通空间(43)。

    温度测定装置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968955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410044846.5

    申请日:2014-02-07

    Inventor: 内井敏之 森正

    Abstract: 提供一种使用测定对象物的放射光谱高精度地测定温度的温度测定装置。根据实施方式,温度测定装置具有采光单元、提取单元、光强度计算单元以及温度测定单元。采光单元对测定对象物的放射光谱进行采光。提取单元从所述采光单元所采光得到的放射光谱提取具有原子线光谱的波长的光和具有不存在原子线光谱的波长区域中的波长的光。光强度计算单元计算所述提取单元所提取出的各光的强度。温度测定单元基于所述光强度计算单元所计算出的各光的强度计算所述测定对象物的温度。

    气体断路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133870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580015288.2

    申请日:2015-02-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33/91 H01H33/7023 H01H2033/908

    Abstract: 实现了喷吹气体温度的降低、耐久性的提高及维护的减少、电流遮断时间的缩短、驱动操作能量的减少以及气流的稳定化。在充填了灭弧性气体(1)的密闭容器内相向地配置一对固定电弧电极(35a、35b)。在固定电弧电极(35a、35b)间按小径自由移动地配置杆形状的触发电极(34)。包围触发电极(34)地配置绝缘喷嘴(81)。另外,设置存储使灭弧性气体(1)升压了的气体的蓄压室(42),设置将蓄压室(42)形成为闭塞状态或是开放状态的开闭部。开闭部具有电弧电极(35b)与触发电极(34)的间隙部分以及绝缘喷嘴(81)与触发电极(34)的间隙部分,通过触发电极(34)的移动使间隙部分形成为闭塞状态,从而形成闭塞部(45)。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