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芯造型方法以及型芯造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290208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680071247.X

    申请日:2016-12-05

    Abstract: 本发明的型芯造型方法以及型芯造型装置能够提高作业性,并且能够造型出形状良好的型芯。在上方开放的框(2)内沿着上下方向配置芯模(4)之后,从框(2)的上方朝框(2)内塞填将砂、树脂以及固化剂混匀而成的自硬砂并使其固化。然后,一边使芯模(4)与框(2)以芯模(4)的轴为中心进行相对旋转,一边将芯模(4)从自硬砂固化而成的型芯(15)中沿上下方向起模。

    消失模铸造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698116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780009405.3

    申请日:2017-01-26

    Abstract: 求得涂模剂以t时间曝露于温度θ时的树脂粘合剂的热分解量ΔC(θ,t),以该热分解量ΔC(θ,t)为基础,求得受到热负荷之后的涂模剂的常温抗挠强度σb(θ,t)。然后,使用求得的常温抗挠强度σb(θ,t)在阈值σcr以上的涂模剂进行铸造。

    消失模铸造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573295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580043118.5

    申请日:2015-08-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C9/046 B22C3/00 B22C7/023 B22C9/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良好的完成状态铸造出直径为18mm以下且长度为50mm以上的细孔的消失模铸造方法。该消失模铸造方法包括:埋设工序,将铸模埋设在铸造砂中,所述铸模是在具有直径为D(mm)的孔部的泡沫模型的表面上涂敷1mm以上厚度的模涂料而成的铸模;置换工序,向所述铸模内注入金属的熔液,使所述泡沫模型消失而置换为所述熔液;形成工序,通过冷却所述熔液来形成具有直径为18mm以下且长度为50mm以上的细孔的铸件;其中,所述模涂料被加热至构成该模涂料的树脂分解之温度后再回到常温时的抗弯强度以MPa计设为σc时,满足下述式(0)及式(1),2

    消失模铸造法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698116B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780009405.3

    申请日:2017-01-26

    Abstract: 求得涂模剂以t时间曝露于温度θ时的树脂粘合剂的热分解量ΔC(θ,t),以该热分解量ΔC(θ,t)为基础,求得受到热负荷之后的涂模剂的常温抗挠强度σb(θ,t)。然后,使用求得的常温抗挠强度σb(θ,t)在阈值σcr以上的涂模剂进行铸造。

    浮力传递夹具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000039B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580065146.7

    申请日:2015-11-10

    Inventor: 堤一之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浮力传递夹具,能够抑制填充到泡沫模型的内部的型砂上浮,从而铸造成品状态良好的铸件。浮力传递夹具(1、101)具有:棒状的棒部(2),其经由设于泡沫模型(12)而使铸型(11)的外部与空腔部(13)连通的开口部(14)从铸型(11)的外部配置至空腔部(13)的内部,并且配置在填充到空腔部(13)以及开口部(14)的硬化性的砂内;以及板状的叶片部(3),其被设为与棒部(2)连续,且配置在型砂(15)内。

    浮力传递夹具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00039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580065146.7

    申请日:2015-11-10

    Inventor: 堤一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C21/14 B22C7/02 B22C9/04 B22C9/0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浮力传递夹具,能够抑制填充到泡沫模型的内部的型砂上浮,从而铸造成品状态良好的铸件。浮力传递夹具(1、101)具有:棒状的棒部(2),其经由设于泡沫模型(12)而使铸型(11)的外部与空腔部(13)连通的开口部(14)从铸型(11)的外部配置至空腔部(13)的内部,并且配置在填充到空腔部(13)以及开口部(14)的硬化性的砂内;以及板状的叶片部(3),其被设为与棒部(2)连续,且配置在型砂(15)内。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