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341518B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080010267.9

    申请日:2010-04-02

    Abstract: 本发明的冷轧钢板以质量%计具有C:0.05~0.30%、Si:3.0%以下(含0%)、Mn:0.1~5.0%、P:0.1%以下(含0%)、S:0.010%以下(含0%)、Al:0.001~0.10%、余量:主要由铁构成的成分组成,以面积率计具有铁素体:10~80%、残留奥氏体和马氏体的总量:小于5%(含0%)、余量:由硬质相构成的组织,在KAM值的频率分布曲线中,KAM值≤0.4°的比例XKAM≤0.4°与铁素体面积率Vα的关系满足XKAM≤0.4°/Vα≥0.8,同时KAM值=0.6~0.8的比例XKAM=0.6~0.8°为10~20%,且存在于与铁素体进行界面接触的硬质相中的当量圆直径0.1μm以上的渗碳体粒子的分散状态是在每1μm2该硬质相中为3个以下,延伸率和延伸凸缘性的平衡有所改善,成形性更为优异。

    冷轧钢板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348823A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申请号:CN200980157926.9

    申请日:2009-10-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确保优良的耐氢脆化特性的同时也提高拉伸凸缘性的高强度冷轧钢板。本发明的冷轧钢板,含有C:0.03~0.30质量%、Si:3.0质量%以下(包括0质量%)、Mn:超过0.1质量%且2.8质量%以下、P:0.1质量%以下、S:0.005质量%以下、N:0.01质量%以下、以及Al:0.01~050质量%。本发明的冷轧钢板具有如下成分组成:含有V:0.001~1.00质量%或以满足[%C]-[%Nb]/92.9×12-[%Ti]/47.9×12-[%Zr]/91.2×12>0.03的方式、且以0.01质量%以上的合计量含有Nb、Ti以及Zr中的1种以上,余量由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本发明的冷轧钢板以面积率计含有回火马氏体50%以上(包括100%),余量由铁素体构成。另外,本发明的冷轧钢板中,圆当量直径1~10nm的析出物在每1μm2上述回火马氏体中为20个以上,含有V或者含有Nb、Ti以及Zr中的1种以上的圆当量直径20nm以上的析出物在每1μm2上述回火马氏体中为10个以下。

    冷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341518A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080010267.9

    申请日:2010-04-02

    Abstract: 本发明的冷轧钢板以质量%计具有C:0.05~0.30%、Si:3.0%以下(含0%)、Mn:0.1~5.0%、P:0.1%以下(含0%)、S:0.010%以下(含0%)、Al:0.001~0.10%、余量:主要由铁构成的成分组成,以面积率计具有铁素体:10~80%、残留奥氏体和马氏体的总量:小于5%(含0%)、余量:由硬质相构成的组织,在KAM值的频率分布曲线中,KAM值≤0.4°的比例XKAM≤0.4°与铁素体面积率Vα的关系满足XKAM≤0.4°/Vα≥0.8,同时KAM值=0.6~0.8的比例XKAM=0.6~0.8°为10~20%,且存在于与铁素体进行界面接触的硬质相中的当量圆直径0.1μm以上的渗碳体粒子的分散状态是在每1μm2该硬质相中为3个以下,延伸率和延伸凸缘性的平衡有所改善,成形性更为优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