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圆弧轴承以及增压器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364867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080062959.1

    申请日:2020-08-25

    Abstract: 半浮式轴承(多圆弧轴承)(13)具备:径向轴承面(13d),其包括多个圆弧面(37),该多个圆弧面(37)形成于主体(13a)的内周面,彼此具有不同的曲率中心(A),且在主体(13a)的周向上彼此相邻地配置;以及轴向槽(39),其形成于径向轴承面(13d),在轴(15)的轴向上延伸,且周向的中心位置(Cp)配置于在从多个圆弧面(37)的边界部(BP)到圆弧面(37)的周向的中央位置的范围内从边界部(BP)向轴(15)的旋转方向后方侧偏离的位置。

    多圆弧轴承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066564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080095757.7

    申请日:2020-11-16

    Abstract: 半浮动轴承(多圆弧轴承)(13)具备:环状的主体(13a),其供轴(15)插通;以及径向轴承面(13d),其包括多个圆弧面(37),所述多个圆弧面(37)形成于主体(13a)的内周面,具有相互不同的曲率中心(A)且在主体(13a)的周向上相邻地配置,轴(15)的中心轴(O)与圆弧面(37)的最小距离(Ra)、圆弧面(37)的曲率半径(Rb)以及轴(15)的半径(Rs)满足由以下的式(1)以及式(2)表示的关系:Ra/Rs≥1.001...(1),(Rb‑Ra)/0.9≤(Rb‑Rs)≤(Rb‑Ra)/0.6...(2),其中,Ra:轴(15)的中心轴(O)与圆弧面(37)的最小距离,Rb:圆弧面(37)的曲率半径,Rs:轴(15)的半径。

    轴承结构以及增压器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835905B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680038770.2

    申请日:2016-07-01

    Inventor: 采浦宽

    Abstract: 轴承结构(S)具备:球轴承(7),其配置于形成在增压器(C)的外壳、即轴承外壳(2)内的轴承孔(2b)中,并具有在外周面上形成减震部(25)的外环(7a);对置部件、即外径侧垫圈(24),其固定于外壳并相对于外环在轴的轴向上对置;形成于外环以及对置部件的一方并向另一方侧突出的突出部(26);以及形成于外环以及对置部件的另一方且相对于突出部在轴的旋转方向上对置的限制部、即内壁(27a)。

    增压器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884758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780021361.6

    申请日:2017-03-29

    Abstract: 增压器具备:轴承外壳(2)、即外壳;配设于外壳并具有推力轴承面(7j)的轴承(7);以及划分壁部(24),该划分壁部组装于外壳,设置有倾斜面(24c),该倾斜面位于推力轴承面(7j)的径向外侧,至少延伸至比推力轴承面(7j)靠铅垂上侧,并相对于与主轴(8)的轴向正交的方向倾斜。

    轴承结构以及增压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835905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680038770.2

    申请日:2016-07-01

    Inventor: 采浦宽

    Abstract: 轴承结构(S)具备:球轴承(7),其配置于形成在增压器(C)的外壳、即轴承外壳(2)内的轴承孔(2b)中,并具有在外周面上形成减震部(25)的外环(7a);对置部件、即外径侧垫圈(24),其固定于外壳并相对于外环在轴的轴向上对置;形成于外环以及对置部件的一方并向另一方侧突出的突出部(26);以及形成于外环以及对置部件的另一方且相对于突出部在轴的旋转方向上对置的限制部、即内壁(27a)。

    增压器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835804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310585310.X

    申请日:2013-11-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增压器,其具备:在涡轮轴的轴向上使对置面与推力环对置的状态下、对置面固定于增压器主体的推力轴承;以及设于增压器主体、且向推力轴承的对置面供给润滑油的供给油路,推力轴承具有:供涡轮轴插通的插通孔;在涡轮轴的旋转方向上错开相位地设有多个、在与推力环之间形成油膜并利用油膜压力来承受推力负荷的受压部;以及位于在涡轮轴的旋转方向上相邻的受压部之间、且比受压部远离推力环的多个夹设部,在位于插通孔的铅垂下方的夹设部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比其它的夹设部远离推力环的面。

    轴承构造以及增压器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154261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1980031873.X

    申请日:2019-06-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轴承构造。轴承构造(S)具备:设置有涡轮叶轮的轴(7);被收纳于轴承孔(22)且具有设置于轴(7)的内圈以及在外周形成有减震部(55)的外圈的一对滚动轴承;相对于设置在涡轮叶轮侧的滚动轴承的外圈(52)的侧面从涡轮叶轮侧对置的对置面;以及形成于对置面且至少与减震部(55)以及外圈的侧面对置的第一供油槽(31a)。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