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熄焦系统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032111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111507695.9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榆林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熄焦系统,包括:焦炭炉,其具有出焦口;第一输送装置,能够承接所述出焦口排出的兰炭;换热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内具有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层翻转栅板,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上承接的所述兰炭能够被输送至所述翻转栅板上,并能够从上一层的所述翻转栅板翻转转移至下一层的所述翻转栅板;引气冷却装置,能够将所述换热塔外部的空气引流至所述换热塔内并在所述空气与所述兰炭换热后从所述引气冷却装置中引出。根据本发明,提高了系统的熄焦效率且熄焦后的温度更低。

    镁渣余热利用系统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899220B

    公开(公告)日:2023-05-19

    申请号:CN202111227736.9

    申请日:2021-10-21

    Applicant: 榆林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镁渣余热利用系统,包括换热仓;第一除尘器,与换热仓的内部连通,能够对换热仓流出的第一气流除尘;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壳体以及处于其内的供助燃空气流通的换热管道,第一除尘器流出的第一气流能够与助燃空气热交换,助燃空气在与第一气流换热后被输送至皮江炉内;引气装置,能够将第一气流驱动进入换热仓内并依次经由换热仓、第一除尘器及换热器后排出至外部环境中。根据本发明,外部环境中的冷空气被引气装置强制引入换热仓,与换热仓内的高温镁渣接触换热形成高温的第一气流,与换热器的换热管道内的冷的助燃空气换热,被加热的助燃热空气被引入皮江炉实现对炉内燃料的助燃,能够实现节约煤气的目的。

    电石法生产乙炔中的余热回收及排放物资源化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259990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721774.8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榆林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电石法生产乙炔中的余热回收及排放物资源化方法和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电石渣制备成碳酸钙浆液;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作为冷源介质对熔融电石进行换热处理;冷源介质经换热处理后,温度升高,成为第一温度的二氧化碳气体;将第一温度的二氧化碳气体作为热源介质对所述碳酸钙浆液进行换热处理,以将碳酸钙浆液烘干;其中,热源介质经换热处理后,温度降低,成为第二温度的二氧化碳气体;其中,将第二温度的二氧化碳气体用于作为制备碳酸钙浆液步骤中的原料,以和电石渣进行反应制备碳酸钙浆液。本发明主要用于对电石法生产乙炔过程中的余热和排放物进行创新性耦合,以实现余热回收、碳减排、固废资源化的多重目的。

    硅铁、镁、兰炭联合生产中余热回收耦合CO2利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6521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32081.6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榆林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硅铁、镁、兰炭联合生产中余热回收耦合CO2利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煅烧白云石产生的二氧化碳尾气进行提纯处理,得到提纯处理后的二氧化碳;以所述提纯处理后的二氧化碳为冷源介质与熔融硅铁进行换热处理;其中,提纯处理后的二氧化碳经换热处理后,温度升高,得到第一温度的二氧化碳;对兰炭生产装置所产生的煤气进行提纯处理,得到提纯处理后的氢气;以第一温度的二氧化碳、提纯处理后的氢气为原料,制备目标产物。本发明主要用于结合硅铁、皮江法炼镁、兰炭联合生产中余热回收和排放产物(如,二氧化碳、氢气等)的特点,进行创新性耦合,以实现环境治理、节能减排和资源合理利用。

    镁渣余热利用系统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899220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227736.9

    申请日:2021-10-21

    Applicant: 榆林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镁渣余热利用系统,包括换热仓;第一除尘器,与换热仓的内部连通,能够对换热仓流出的第一气流除尘;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壳体以及处于其内的供助燃空气流通的换热管道,第一除尘器流出的第一气流能够与助燃空气热交换,助燃空气在与第一气流换热后被输送至皮江炉内;引气装置,能够将第一空气驱动进入换热仓内并依次经由换热仓、第一除尘器及换热器后排出至外部环境中。根据本发明,外部环境中的冷空气被引气装置强制引入换热仓,与换热仓内的高温镁渣接触换热形成高温的第一气流,与换热器的换热管道内的冷的助燃空气换热,被加热的助燃热空气被引入皮江炉实现对炉内燃料的助燃,能够实现节约煤气的目的。

    硅铁、镁、兰炭联合生产中余热回收耦合CO2利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65211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210832081.6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榆林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硅铁、镁、兰炭联合生产中余热回收耦合CO2利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煅烧白云石产生的二氧化碳尾气进行提纯处理,得到提纯处理后的二氧化碳;以所述提纯处理后的二氧化碳为冷源介质与熔融硅铁进行换热处理;其中,提纯处理后的二氧化碳经换热处理后,温度升高,得到第一温度的二氧化碳;对兰炭生产装置所产生的煤气进行提纯处理,得到提纯处理后的氢气;以第一温度的二氧化碳、提纯处理后的氢气为原料,制备目标产物。本发明主要用于结合硅铁、皮江法炼镁、兰炭联合生产中余热回收和排放产物(如,二氧化碳、氢气等)的特点,进行创新性耦合,以实现环境治理、节能减排和资源合理利用。

    干熄焦系统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032111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507695.9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榆林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熄焦系统,包括:焦炭炉,其具有出焦口;第一输送装置,能够承接所述出焦口排出的兰炭;换热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内具有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层翻转栅板,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上承接的所述兰炭能够被输送至所述翻转栅板上,并能够从上一层的所述翻转栅板翻转转移至下一层的所述翻转栅板;引气冷却装置,能够将所述换热塔外部的空气引流至所述换热塔内并在所述空气与所述兰炭换热后从所述引气冷却装置中引出。根据本发明,提高了系统的熄焦效率且熄焦后的温度更低。

    镁渣余热回收装置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034553U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122979662.6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榆林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镁渣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换热罐,所述换热罐具有内腔,所述内腔内具有至少两个换热管组件,所述换热管组件具有两个环形换热管,两个所述环形换热管分别与所述换热罐的进渣口与出渣口一一对应且水平设置,两个所述环形换热管之间连接有多根连通两者的竖管,多根所述竖管沿所述环形换热管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换热管组件分别具有相应的换热流体流入支管及换热流体流出支管。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换热管组件具有沿所述换热罐的周向环形设置的环形换热管以及处于上下两个所述环形换热管之间的竖管,从而使其内流通的流体与所述换热罐内的镁渣之间具有更大的换热面积,进而使镁渣余热的利用回收更加充分。

    一种固体物料余热利用、筛分一体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8691417U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22917055.1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榆林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体物料余热利用、筛分一体化装置,其包括:第一输送装置,能够用于承接和输送固体物料;筛分换热装置,位于第一输送装置的物料输出端下方以承接输送来的固体物料,筛分换热装置的一端为空气入口端、另一端为空气出口端,空气入口端能够引入空气至筛分换热装置的内部并与固体物料进行换热,空气出口端能够将筛分换热装置中经过换热的空气导出,筛分换热装置还能对固体物料进行筛分。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对物料进行筛分的同时还能回收固体物料的余热,解决物料余热浪费的问题,不需要再另增设筛分装置,使得生产流程简单,结构更为紧凑,生产周期大大缩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