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6568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49343.0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榆林学院
IPC: C04B35/565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陶瓷材料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碳化物基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质量数计,原料包括以下组分:碳化硅粉50~60、硅粉8~20、金属硅粉10~15、稀有金属粉末5~20、建筑废渣5~20、氧化铝粉末5~10、氧化锆粉末5~10、减水剂3~5、黏结剂3~5。该碳化物基陶瓷材料,将建筑废渣和稀有金属粉末制作成碳化物基陶瓷材料,不仅可以提升碳化物基陶瓷材料的硬度、密度、强度、韧性和光泽度,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材料性能最优化、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顺应节能减排的社会发展大趋势,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环境效益及示范推广意义。
-
-
公开(公告)号:CN115265211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210832081.6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榆林学院
IPC: F27D17/00 , F01K27/00 , B01D53/047 , B22D7/06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硅铁、镁、兰炭联合生产中余热回收耦合CO2利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煅烧白云石产生的二氧化碳尾气进行提纯处理,得到提纯处理后的二氧化碳;以所述提纯处理后的二氧化碳为冷源介质与熔融硅铁进行换热处理;其中,提纯处理后的二氧化碳经换热处理后,温度升高,得到第一温度的二氧化碳;对兰炭生产装置所产生的煤气进行提纯处理,得到提纯处理后的氢气;以第一温度的二氧化碳、提纯处理后的氢气为原料,制备目标产物。本发明主要用于结合硅铁、皮江法炼镁、兰炭联合生产中余热回收和排放产物(如,二氧化碳、氢气等)的特点,进行创新性耦合,以实现环境治理、节能减排和资源合理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913711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111011729.5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榆林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尺度硼化物颗粒束高锰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喷射沉积使内含硼化物颗粒的粉芯丝材网与高锰钢基体复合后,利用等温退火,以原子扩散的方式消除其内部缺陷,通过控制退火温度、退火时间,可在高锰钢基体内部形成复合增强体,复合增强体与高锰钢基体之间形成冶金结合界面,结合强度高;在等温退火过程中,高锰钢或复合增强体中的铁通过扩散消除了喷射复合过程中产生的缺陷,硼化物颗粒与高锰钢基体之间的相界也为冶金结合,这种内含硼化物颗粒束的双尺度高锰钢基复合材料克服了现有复合材料增强体和基体之间宏观界面明显的应力集中的问题,复合增强体内部增强相与金属相微观界面结合强度高,能大幅度提高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13711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011729.5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榆林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尺度硼化物颗粒束高锰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喷射沉积使内含硼化物颗粒的粉芯丝材网与高锰钢基体复合后,利用等温退火,以原子扩散的方式消除其内部缺陷,通过控制退火温度、退火时间,可在高锰钢基体内部形成复合增强体,复合增强体与高锰钢基体之间形成冶金结合界面,结合强度高;在等温退火过程中,高锰钢或复合增强体中的铁通过扩散消除了喷射复合过程中产生的缺陷,硼化物颗粒与高锰钢基体之间的相界也为冶金结合,这种内含硼化物颗粒束的双尺度高锰钢基复合材料克服了现有复合材料增强体和基体之间宏观界面明显的应力集中的问题,复合增强体内部增强相与金属相微观界面结合强度高,能大幅度提高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876640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536158.6
申请日:2020-06-12
Applicant: 榆林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气化渣镁镍合金储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将镁粉、镍粉和气化渣混合后,利用气化渣本身具有的多孔结构,通过球磨、超声振动等方式将镁粉、镍粉填充到气化渣的孔道中,并混合均匀,通过压片、烧结、冷却,制备出气化渣镁镍合金储氢复合材料,用于储氢时,多孔气化渣作为催化剂分布在镁镍合金基体中能够促进合金氢化和氢化物脱氢,加速合金集氢、放氢速率,降低储氢体系的活化能,细小的镁镍合金颗粒分布在气化渣孔道内,可有效抑制放氢过程中因加热引起的镁镍合金颗粒长大,进而维持复合材料储氢循环稳定性;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成本低、原料来源广、同时兼备处理固废气化渣及其资源化、高值化利用的效果,优势显著,适宜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748820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346118.5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榆林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因瓦合金线材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碳化物增强型因瓦合金线材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因瓦合金线材化学成分及质量百分比为:C:0.01~0.05%,Ti:1~4%,S≤0.005%,Al:0.3~0.8%,Si:0.1~0.5%,Mn:0.2~0.8%,Ni:34~38%,P≤0.035%。该碳化物增强型因瓦合金线材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钢采用在Fe‑Ni36合金的基础上,通过提高C含量,通过合适的热处理及冷拔工艺,在实现高强度的同时,使膨胀系数保持较低,其合金成本低,既避免复相碳化物析出过程采用的负责热处理工艺和冷加工变形工艺,不仅节约了合金原料,又简化了工艺流程和生产成本,合金线材的生产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工艺稳定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586121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726643.3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榆林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明治结构的光催化剂,所述光催化剂由TiO2纳米片和双金属活性的Co‑Fe/MOF构筑而成,所述TiO2纳米片覆盖在Co‑Fe/MOF表面形成层状三明治结构,所述Co‑Fe/MOF为均苯三甲酸以及钴和铁的前驱体制备得到的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本发明通过将钴和铁的前驱体搅拌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将TiO2纳米片在前驱体溶液中分散浸渍,再往浸渍液中加入均苯三甲酸搅拌超声分散后投入高压釜中加热反应,反应液经离心、洗涤、真空干燥得到三明治结构的光催化剂TiO2NS@Co‑Fe/MOF。本发明三明治结构的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反应体系简单,制备工艺简便,适宜规模化生产。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光催化剂结合了TiO2纳米片光催化与Co‑Fe/MOF多相芬顿界面催化的双重功能,发挥协同作用,能有效地降解废水中的酚类物质。
-
公开(公告)号:CN11526521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32081.6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榆林学院
IPC: F27D17/00 , F01K27/00 , B01D53/047 , B22D7/06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硅铁、镁、兰炭联合生产中余热回收耦合CO2利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煅烧白云石产生的二氧化碳尾气进行提纯处理,得到提纯处理后的二氧化碳;以所述提纯处理后的二氧化碳为冷源介质与熔融硅铁进行换热处理;其中,提纯处理后的二氧化碳经换热处理后,温度升高,得到第一温度的二氧化碳;对兰炭生产装置所产生的煤气进行提纯处理,得到提纯处理后的氢气;以第一温度的二氧化碳、提纯处理后的氢气为原料,制备目标产物。本发明主要用于结合硅铁、皮江法炼镁、兰炭联合生产中余热回收和排放产物(如,二氧化碳、氢气等)的特点,进行创新性耦合,以实现环境治理、节能减排和资源合理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697652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1144343.4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榆林学院
IPC: C01B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钇/石墨烯改性的镁铝储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将草酸钇溶液与氧化石墨混合,草酸根离子通过水解形成草酸,而Y+3离子均匀地附着在氧化石墨表面,混合液体经冷冻,使水解形成的草酸和溶剂均成为固态,通过加热将冷冻后的固态草酸和冰升华,获Y+3/氧化石墨复合体,且Y+3均匀地分布在氧化石墨上,通过将Y+3还原为Y单质,使Y晶体形核和生长,通过将Y/石墨烯复合体与镁粉和铝粉混合,制备出镁基Y/石墨烯储氢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出的镁基Y/石墨烯储氢复合材料可降低石墨烯与氢原子的结合能,改善石墨烯储氢性能;纳米金属Y分布在镁铝合金中,能减小集氢活化能,加快复合材料集氢、放氢速率,改善储氢动力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