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扫地机及扫地机自清洁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9150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21635.8

    申请日:2024-12-11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扫地机及扫地机自清洁方法,扫地机包括:壳体、边刷结构、传动组件、清洁部以及传感器结构;壳体设有传动腔,传动组件容纳于传动腔;边刷结构连接于传动组件,且边刷结构转动连接于壳体的底部;清洁部与边刷结构间隔设置于壳体的底部;传感器结构连接于壳体,且至少部分传感器结构延伸至传动腔,传感器结构用于停止传动腔内的传动组件的运动,以使边刷结构在预设位置停止转动;边刷结构具有多个延伸的刷条,在预设位置,至少一个刷条位于清洁部,以对刷条进行清洁。通过传感器结构识别传动组件的位置,实现对边刷结构较为精准的定位,使其刷条位于清洁部的清洁区域内保持不动,使得清洁部对刷条上缠绕的毛发等进行清理。

    扫地机器人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568793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011553582.8

    申请日:2020-1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扫地机器人。该扫地机器人包括:机身,用于在沿前进方向行走的过程中进行清扫;前置摄像头,安装于机身,并位于机身在前进方向上的前端;后置摄像头,安装于机身,并位于机身在前进方向上的后端;及雷达,设置于机身顶部。如此,机身在前进方向上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安装有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前置摄像头用于对机身前方的环境进行探测,后置摄像头用于对机身后方的环境进行探测,并且机身顶部还设置有雷达,利用雷达弥补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的探测死角,即前置摄像头、后置摄像头及雷达相互配合实现360°无死角探测,有利于扫地机器人精确的获取现场实际情况并进行相适应的反应动作,避免发生碰撞或被困等现象。

    碰撞复位结构及扫地机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9994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14750.X

    申请日:2024-1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碰撞复位结构及扫地机。碰撞复位结构包括移动主体、防撞板及第一弹性件。移动主体的前侧设有安装部,安装部上设有第一限位部。防撞板可多个方向移动地安装于移动主体的前侧。第一弹性件位于移动主体与防撞板之间,并包括套接部、及设于套接部上的第二限位部及弹性抵接部。弹性抵接部与防撞板抵接。本申请通过弹性抵接部向防撞板施加预紧力,保证在移动主体正常行走的过程中防撞板不会产生晃动而发出响声,同时还能够在防撞板处于碰撞状态时为防撞板提供复位力,以及防撞板复位后在预紧力的作用下减小振动的幅度从而减小噪音,进而保证防撞板能够准确、可靠的复位至初始状态,提高碰撞复位结构的可靠性。

    清洁基站及清洁设备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6410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830495.0

    申请日:2024-12-1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清洁基站及清洁设备,清洁设备包括基站主体,包括壳体、及均设于壳体内的集尘管道和烘干机构,壳体上形成有集尘腔,集尘管道与集尘腔连通,用于允许灰尘流向集尘腔,烘干机构用于吹出烘干气流;及底盘组件,包括底盘、及均设于底盘上的辅助集尘管道和辅助烘干管道,底盘上开设有集尘口及烘干口,辅助集尘管道与集尘口连通,辅助烘干管道与烘干口连通;其中,底盘与基站主体可拆卸安装,辅助集尘管道远离集尘口的一端与集尘管道远离集尘腔的一端可拆卸对接、且辅助烘干管道与烘干机构可拆卸对接。如此,将底盘组件与基站主体可拆卸设置,可以通过拆卸底盘组件分开集尘管道和辅助集尘管道,以便于清理集尘管道和辅助集尘管道内部。

    水箱及清洁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7457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628317.X

    申请日:2024-11-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水箱及清洁装置,水箱具有储水腔及抽气流道,抽气流道具有连通储水腔的流道进气口与连通外部大气的流道出气口;水箱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条长边,水箱的顶部沿长边方向分布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以及位于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的中间区域;流道进气口位于中间区域内。上述清洁装置进行旋转、越障、急停或碰撞等动作而导致储水腔内的污水晃动时,由于水箱顶部的位置较高,且中间区域下方的水位变化幅度较小,因此可有效防止污水进入位于中间区域的流道进气口中,从而达到防止污水进入抽气流道导致气泵损坏的效果,有效降低了清洁装置的故障率,延长了清洁装置的使用寿命。

    滚刷结构、控制系统、清洁设备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4261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827666.8

    申请日:2024-06-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器设备领域,公开一种滚刷结构、控制系统、清洁设备及控制方法,本发明滚刷结构能对边角区域进行有效清洁,显著减少清洁盲区,提升清洁效果,能实现对滚刷组件的主动控制,减少卡死现象,减少因碰撞造成的滚刷组件损坏。本发明滚刷结构包括壳体、滚刷组件和移动控制机构,滚刷组件可移动设置于壳体,移动控制机构设置于壳体,移动控制机构包括用于对滚刷组件施加作用力的第一控制组件和第二控制组件,在第二控制组件对滚刷组件的作用力小于第一控制组件对滚刷组件的作用力时,第一控制组件带动滚刷组件相对壳体伸出,在第二控制组件对滚刷组件的作用力大于第一控制组件对滚刷组件的作用力时,第二控制组件带动滚刷组件相对壳体缩进。

    清洁设备及清洁系统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52431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211697998.6

    申请日:2022-1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洁设备及清洁系统。清洁设备包括机身、拖地组件、清水组件、刮污件及集污组件。在清洁的过程中,机身行走,利用机身上可转动的滚筒实现对脏污位置的清洁。清水组件可以向滚筒喷清水,以实现加湿滚筒的目的,而由于刮污件抵压在滚筒上,进而在清洁过程中可以实现不间断的刮污,保证滚筒的清洁程度,进而保证利用滚筒进行清洁的清洁程度。而通过刮污件刮下的污水可以利用集污组件进行收集,实现清洁过程中,喷射清水、刮污、收集污水的连续进行,保证通过滚筒对脏污位置的清洁效果。

    清洁设备及其清水组件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52421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211697950.5

    申请日:2022-1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洁设备及其清水组件,清水组件包括分水件、第一出水喷头及第二出水喷头。第一出水喷头朝向第一清洁筒能够对第一清洁筒喷水,第二出水喷头朝向第二清洁筒,能够对第二请清洁筒喷水。由于第一分水水路及第二分水水路均形成在分水件内,且第一分水水路的始端及第二分水水路的始端均与进水通道连通,能够实现第一出水喷头与第二出水喷头分别出水目的。由于第一分水水路及第二分水水路均形成在分水件内,而第一出水喷头与第二出水喷头均设置于分水件上,在安装时,只要安装好分水件,即可实现第一出水喷头与第二出水喷头的安装,有效简化装配工艺。

    一种驱动机构及清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56244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782806.6

    申请日:2023-12-2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驱动机构及清洁装置,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具有至少两个输出轴;及升降组件,用于与清洁装置中的清洁组件连接;其中,至少一个输出轴用于与清洁组件驱动连接,至少另一个输出轴与升降组件驱动连接,以通过升降组件带动清洁组件相对清洁装置的主体做升降运动。本申请中驱动件的至少两个输出轴可以分别与清洁组件及升降组件驱动连接,与升降组件连接的输出轴可以带动升降组件运动,从而通过升降组件带动清洁组件相对清洁装置的主体做升降运动,由此,驱动件可以同时驱动清洁组件及升降组件,从而实现清洁组件的清洁及升降,简化驱动机构的整体结构,以缩小清洁装置的整体结构,便于操作使用。

    滚刷组件及清洗设备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0300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763915.3

    申请日:2023-12-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清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滚刷组件,适于至少对第一清扫环境和第二清扫环境进行清扫,第一清扫环境具有高度不同的两种清扫介质,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第一刷体,一端设于第一安装部内;第二刷体,一端设于第二安装部内,第二刷体的硬度小于第一刷体的硬度,且第二刷体的两端之间的高度大于第一刷体的两端之间的高度。通过将滚刷组件设置为包括软硬不同的第一刷体和第二刷体,且第一刷体和第二刷体具有一定的高度差,以使滚刷组件能够同时满足对不同清扫环境的清扫,如对于硬地面清扫时,可以减小噪音,对于地毯清扫时,可以提高清扫力度,保证清洁度,提高了用户体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