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62034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010099061.3
申请日:2020-02-18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构建具有备用功能的电源系统的车辆电源装置。在车辆电源装置(1)中,开关单元(30)切换第一电池~第四电池(11~14)彼此的连接。开关控制部(40)在从第一电池~第四电池(11~(14)向电动机(M)供给电力的情况下,控制开关单元(30),在第一电池~第四电池(11~14)中形成不对电动机(M)供给电力的至少1个电池即备用电池(B3)以及将除了备用电池(B3)以外的其余电池串联连接而成的供电用串联电池组(B4)。然后,开关控制部(40)从供电用串联电池组(B4)向电动机(M)供给电力,在预定的条件成立的情况下,依次切换供电用串联电池组中包含的电池与备用电池(B3)。
-
公开(公告)号:CN112018057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343029.5
申请日:2020-04-27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1L23/3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散热的散热结构。散热结构(1)具备散热部(10)和蓄热部(20)。散热部(10)具有受热面(11a),该受热面(11a)包含与发热的半导体(2)接触的接触面(11b),散热部(10)对与接触面(11b)接触的半导体(2)的热进行散热。蓄热部(20)以夹着半导体(2)的方式配置。蓄热部(20)例如具有使半导体(2)位于内侧的蓄热开口部(23),且包围半导体(2)。而且,蓄热部(20)与受热面(11a)接触而设置,对经由散热部(10)传导的半导体(2)的热进行蓄热。
-
公开(公告)号:CN11719958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662674.7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46 , H02M1/00 , B60L1/00 , H01M10/44 , H01M50/509 , H01M10/42 , H01M50/5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装置,正极侧输入端子连接至第一正极侧电池端子,负极侧输入端子连接至第二负极侧电池端子,在第一负极侧电池端子和第二正极侧电池端子之间、在第二正极侧电池端子和第一连接点之间以及在第一负极侧电池端子和第二连接点之间连接有开关,所述第一连接点位于正极侧输入端子和第一正极侧电池端子之间,所述第二连接点位于负极侧输入端子和第二负极侧电池端子之间,正极侧输出端子连接至正极侧转换器输出端子,负极侧输出端子连接至负极侧转换器输出端子,正极侧转换器输入端子连接至将正极侧输入端子和第一正极侧电池端子连接的线路,并且负极侧转换器输入端子连接至将负极侧输入端子和第二负极侧电池端子连接的线路。
-
公开(公告)号:CN113258632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183606.3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2J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适当地对能够切换串联连接和并联连接的电池进行充电的电源装置。在电源装置(1)中,切换部(40)将各电池(10A、10B)的连接切换为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控制部(50)在将各电池(10A、10B)的连接从串联连接切换为并联连接并利用外部充电器(CG)对各电池(10A、10B)进行充电时,在利用电压检测部(30A)检测出的电池的电压(VA)与利用电压检测部(30B)检测出的电池的电压(VB)的电位差在预定的阈值以上时,不将各电池的连接切换为并联连接,而是不对电池和电池中的电压较大的一方充电而单独对电压较小的一方充电,在电位差小于阈值的情况下,将各电池的连接切换为并联连接而对各电池充电。
-
公开(公告)号:CN112018057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010343029.5
申请日:2020-04-27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1L23/3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散热的散热结构。散热结构(1)具备散热部(10)和蓄热部(20)。散热部(10)具有受热面(11a),该受热面(11a)包含与发热的半导体(2)接触的接触面(11b),散热部(10)对与接触面(11b)接触的半导体(2)的热进行散热。蓄热部(20)以夹着半导体(2)的方式配置。蓄热部(20)例如具有使半导体(2)位于内侧的蓄热开口部(23),且包围半导体(2)。而且,蓄热部(20)与受热面(11a)接触而设置,对经由散热部(10)传导的半导体(2)的热进行蓄热。
-
公开(公告)号:CN113258632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110183606.3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2J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适当地对能够切换串联连接和并联连接的电池进行充电的电源装置。在电源装置(1)中,切换部(40)将各电池(10A、10B)的连接切换为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控制部(50)在将各电池(10A、10B)的连接从串联连接切换为并联连接并利用外部充电器(CG)对各电池(10A、10B)进行充电时,在利用电压检测部(30A)检测出的电池的电压(VA)与利用电压检测部(30B)检测出的电池的电压(VB)的电位差在预定的阈值以上时,不将各电池的连接切换为并联连接,而是不对电池和电池中的电压较大的一方充电而单独对电压较小的一方充电,在电位差小于阈值的情况下,将各电池的连接切换为并联连接而对各电池充电。
-
公开(公告)号:CN111284361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1911241373.7
申请日:2019-12-06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在外部充电器的输入电压不同时恰当地充电的电源系统。充电切换部(40)是能够切换成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的继电器,该串联电路将第一高压电池(11)和第二高压电池(12)串联连接,该并联电路将第一高压电池(11)和第二高压电池(12)并联连接。在输入电压为第一电压(例如400V左右)时,控制部(50)控制充电切换部(40)形成并联电路,将从快速充电器(2)供给的电力向第一高压电池(11)和第二高压电池(12)充电。在输入电压是比第一电压(例如400V左右)高的第二电压(例如800V左右)时,控制充电切换部形成串联电路,将从超快速充电器(3)供给的电力向第一高压电池和第二高压电池充电。
-
公开(公告)号:CN114121874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0982873.7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1L23/498 , H01L25/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部件适当地通用化的半导体模块。在半导体模块中,半导体芯片(10)在对置的一对表面中的一个表面设置漏极部(D),在另一个表面设置源极部(S)和栅极部(G)。基板(20)包括能够传输电源电力的三个电源用图案(23)以及能够传输控制信号的至少两个信号用图案(22)。三个电源用图案(23)和两个信号用图案(22)都沿着第一方向(X)彼此平行地延伸。三个电源用图案(23)中,两个电源用图案(23)能够安装半导体芯片(10)且能够与该安装的半导体芯片(10)的漏极部(D)连接,剩余的一个电源用图案(23)能够与半导体芯片(10)的源极部(S)连接。两个信号用图案(22)能够与半导体芯片(10)的栅极部(G)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1469783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911378668.9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B60R16/023 , B60R16/03 , B60R16/0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耐故障性的电源装置。FET(Q1)使电源电路中的从一侧流来的电流接通或切断。电流传感器(33a)检测在FET(Q1)中流过的电流。FET(Q2)与FET(Q1)连接,将电源电路中的从另一侧流来的电流接通或切断。电流传感器(34a)检测在FET(Q2)中流过的电流。连接部(35)将负载部(2)连接在FET(Q1)以及FET(Q2)之间。在多个开关单元(30)中,各CPU(36)基于利用各电流传感器(33a)检测到的检测结果以及利用各电流传感器(34a)检测出的检测结果来控制电源电路的各开关单元(30)。
-
公开(公告)号:CN11897508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380030705.5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在不中断负载的运行的情况下与各种充电器兼容的电源装置。设置为将第一负极侧电池端子连接到第二正极侧电池端子,将第一开关连接在第一正极侧电池端子与正极侧输入端子之间,将第二开关连接在位于第一负极侧电池端子与第二正极侧电池端子之间的第一连接点与正极侧输入端子之间,将第三开关连接在位于第一负极侧电池端子与第二正极侧电池端子之间的第二连接点与负极侧输入端子之间,将第四开关连接在第二负极侧电池端子与负极侧输入端子之间,将正极侧输出端子连接到将第一开关和第一正极侧电池端子连接的线路,并且将负极侧输出端子连接到将负极侧输入端子和第二负极侧电池端子连接的线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