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的进料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452257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011459584.0

    申请日:2020-12-11

    Abstract: 一种反应釜的进料装置,包括:釜体、至少一根进料管、活塞组件;釜体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至少一个位置对应的连接孔,进料管经釜体上端和下端的连接孔穿插过釜体;所述进料管位于釜体上端的管体侧壁上开有通孔,进料管位于釜体内的管体管壁上开有多个自下而上分布的出料口;活塞组件包括活塞杆、传动装置,活塞杆设置在进料管内,活塞杆的上端套装有单环轴承组、下端套装有密封胶套,活塞杆的侧壁设有齿条,传动装置包括齿轮和电机,齿轮设置在进料管上的通孔中并且与齿条啮合;进料管的出料口连接有止回阀。采用本发明解决了分散进料的问题,解决了反应过程中的局部浓度过高或不均匀的问题,极大改善了前驱体材料的颗粒一致性。

    一种红土镍矿冶炼渣的回收利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5611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17322.2

    申请日:2025-0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土镍矿冶炼渣的回收利用方法,所述回收利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红土镍矿冶炼渣、碳质还原剂以及助熔剂均匀混合后进行焙烧,得到焙烧物料;所得焙烧物料经过碱浸处理,得到碱浸渣与碱浸液;所得碱浸液经过第一浓缩处理,得到硫酸钠产品;(2)对步骤(1)所得碱浸渣进行水浸处理并通入CO2,得到水浸渣与水浸液;所得水浸液经过第二浓缩处理,得到碳酸钙产品;(3)对步骤(2)所得水浸渣依次进行研磨与磁选分离,得到铁精矿。本发明实现了红土镍矿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具有操作简单、能耗少、无污染、产品多样化的特点。

    一种低比表面积的镍钴锰三元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715280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310616070.9

    申请日:2023-05-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比表面积的镍钴锰三元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公开的方法通过对生产工艺的整体调控,提高了反应体系的氨浓度,从而大幅降低了三元前驱体产品的比表面积、提高振实密度、和降低粒径分布,所述产品的比表面积为3‑6m2/g、振实密度为2‑2.5g/cm3、粒径径距为0.5‑0.8。本发明在较高氨浓度的生产条件下,通过合理调控和优化原料液的金属比例和体系pH范围等工艺条件,较好地解决了因氨浓度过高而导致的产品金属比例偏离的问题,降低了在过高氨浓度下产品的生产难度,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难题,制备得到了低比表面积、粒径均一的大颗粒镍钴锰三元前驱体产品。

    一种高球形度低振实密度的大颗粒三元前驱体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1262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41994.2

    申请日:2024-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球形度低振实密度的大颗粒三元前驱体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在第一反应底液中通入N2,而后同时通入三元溶液及调节液,进行一段反应,得到第一浆料;S2.调整三元溶液与调节液的通入流量,进行二段反应,得到第二浆料;S3.将第二浆料进行洗涤、脱水,得到晶种;S4.在第二反应底液中通入N2,而后加入晶种,加热搅拌,得到晶种混合物;S5.将三元溶液与调节液通入至晶种混合物,分阶搅拌反应,得到浆体;S6.将浆体陈化、洗涤、脱水、干燥,得高球形度低振实密度的大颗粒三元前驱体;本申请通过先合成晶种,再进行晶粒生长的步骤,并调配各阶段的条件参数,得到高球形度、低振实密度、无开裂的高镍三元前驱体。

    一种煅烧用匣钵运输循环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9084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41865.3

    申请日:2024-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煅烧用匣钵运输循环装置,包括输送线、检测机构、匣钵分离机构以及匣钵填补机构,输送线用于将卸料后的匣钵循环输送至上料工位;检测机构架设在输送线上,用于检测匣钵是否产生破损;匣钵分离机构架设在输送线上,用于将破碎的匣钵从运动的输送线上推离,形成空置区域;匣钵填补机构架设在输送线上,用于将新匣钵沿输送线运输方向、与相邻匣钵固定间距的投放至所述空置区域。本发明通过在输送线上设置检测机构、匣钵分离机构以及匣钵填补机构,在检测到具有裂纹的匣钵时,将其从输送线上分离,并在原位置填补一个新的匣钵,整个过程不需要中断煅烧过程中匣钵的循环输送。

    一种高结晶度中空型正极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43031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825888.2

    申请日:2024-1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结晶度中空型正极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三元过渡金属混合盐溶液、沉淀剂溶液和络合剂溶液并流通入至底液中,进行共沉淀反应,待共沉淀反应的颗粒生长到目标粒径时停止进料,得到所述高结晶度中空型正极前驱体;其中,所述共沉淀反应包括成核阶段和生长阶段,所述成核阶段中沉淀剂溶液的进料速度小于所述生长阶段中沉淀剂溶液的进料速度,且所述共沉淀反应中沉淀剂溶液的进料速度小于10L/h。本发明提供的高结晶度中空型正极前驱体制备得到的三元正极材料在具有高容量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循环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