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引擎的冷却结构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35503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022881.0

    申请日:2017-01-12

    Abstract: 一种内燃引擎的冷却结构中,气缸盖包括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将水泵联接至布置在气缸盖内的水套。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布置在气缸盖的相同侧表面上。冷却水出口相对于冷却水入口布置在车辆的上侧。

    多气缸引擎的冷却油通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5649746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10843280.7

    申请日:2015-11-26

    Abstract: 一种具有冷却油通道结构的多气缸引擎设置有:气缸,该气缸形成有多个气缸孔;和气缸盖,该气缸盖设置有对应于各个气缸孔的多个燃烧室,并且还设置有与各自的燃烧室连通的进气口和排气口,并且气缸和气缸盖按照顺序连结到引擎箱。根据冷却油通道结构,气缸形成有气缸侧冷却油通道,该气缸侧冷却油通道形成在多个气缸孔的外周且靠近每个燃烧室,并且气缸盖形成有气缸盖侧冷却油通道,该气缸盖侧冷却油通道围绕多个排气口中的每个的外围并且与气缸侧冷却油通道连通,并且冷却油通道结构形成为使得油冷却器中被冷却的冷却油在流过气缸侧冷却油通道之后流入气缸盖侧冷却油通道。

    发动机的顶置气门动作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7795351B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710756142.4

    申请日:2017-08-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气门装置适当动作的发动机的顶置气门动作机构。摇臂(25)具备:轴支承于摇臂轴(26)的枢轴部(35);从枢轴部(35)向气门凸轮侧突出的接触部(36);以及从枢轴部(35)向气门侧突出的按压部(37)。在轴向外侧具备从枢轴部(35)向凸轮轴(24)侧突出的滑履(43),另一方面,发动机的顶置气门动作机构(23)在与滑履(43)相对的位置具有止动部(45),该止动部在摇臂(25)摆动至规定的位置时与滑履(43)接触。

    气缸盖结构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952988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810166660.5

    申请日:2018-02-28

    Abstract: 一种气缸盖结构,用于收容火花塞的塞孔以该塞孔的另一端侧接近进气端口的方式相对于气缸轴线(S)倾斜。另外,通过冷却水来对气缸盖进行冷却的盖侧水套(51)具备中间通路(52)和端口间通路(53),中间通路(52)设置于塞孔与多个排气端口之间的区域,端口间通路(53)设置于排气端口间的区域。另一方面,在塞孔与进气端口之间的区域不设置有冷却水通路。通过该气缸盖结构增加在设置于气缸盖中的排气端口间的区域的冷却水通路流通的冷却水的流量,从而提高该区域中的冷却水的冷却效果。

    可变气门机构、发动机和自动二轮车

    公开(公告)号:CN107575274B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710533022.8

    申请日:2017-07-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变气门机构、发动机和自动二轮车,该可变气门机构使凸轮轴的旋转方向的相位顺利地变化。可变气门机构(100)根据发动机转速对进气门(50)或排气门(51)的开闭正时进行切换。可变气门机构具备:凸轮轴链轮(53),该凸轮轴链轮(53)由曲轴带动旋转;进气凸轮轴(60),该进气凸轮轴(60)设置有进气凸轮(62)并与该进气凸轮(62)形成为一体,并且设置成能够相对于凸轮轴链轮相对旋转;以及连杆部件(7),该连杆部件(7)使旋转从凸轮轴链轮传递到进气凸轮轴。连杆部件支承于凸轮轴链轮且能够摆动,并该连杆部件的摆动随着凸轮轴链轮的转速变化而改变,并且所述连杆部件使进气凸轮轴相对于凸轮轴链轮相对旋转。

    气缸盖结构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952988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166660.5

    申请日:2018-02-28

    Abstract: 一种气缸盖结构,用于收容火花塞的塞孔以该塞孔的另一端侧接近进气端口的方式相对于气缸轴线(S)倾斜。另外,通过冷却水来对气缸盖进行冷却的盖侧水套(51)具备中间通路(52)和端口间通路(53),中间通路(52)设置于塞孔与多个排气端口之间的区域,端口间通路(53)设置于排气端口间的区域。另一方面,在塞孔与进气端口之间的区域不设置有冷却水通路。通过该气缸盖结构增加在设置于气缸盖中的排气端口间的区域的冷却水通路流通的冷却水的流量,从而提高该区域中的冷却水的冷却效果。

    可变气门机构、发动机和自动二轮车

    公开(公告)号:CN107575274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10533022.8

    申请日:2017-07-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变气门机构、发动机和自动二轮车,该可变气门机构使凸轮轴的旋转方向的相位顺利地变化。可变气门机构(100)根据发动机转速对进气门(50)或排气门(51)的开闭正时进行切换。可变气门机构具备:凸轮轴链轮(53),该凸轮轴链轮(53)由曲轴带动旋转;进气凸轮轴(60),该进气凸轮轴(60)设置有进气凸轮(62)并与该进气凸轮(62)形成为一体,并且设置成能够相对于凸轮轴链轮相对旋转;以及连杆部件(7),该连杆部件(7)使旋转从凸轮轴链轮传递到进气凸轮轴。连杆部件支承于凸轮轴链轮且能够摆动,并该连杆部件的摆动随着凸轮轴链轮的转速变化而改变,并且所述连杆部件使进气凸轮轴相对于凸轮轴链轮相对旋转。

    发动机的冷却用油通路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09026322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810581955.9

    申请日:2018-06-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冷却用油来冷却发动机的、尤其是气缸盖的发动机的冷却用油通路构造。能够同时实现发动机的小型化及密封性的提高。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的冷却用油通路构造在曲轴箱依次结合有气缸、气缸盖以及气缸罩盖,在所述气缸盖分别设置有燃烧室和与该燃烧室连通的排气端口,冷却用油通路形成为与所述气缸及所述气缸盖连通,在发动机的冷却用油通路构造中,在所述气缸盖形成有气缸盖侧冷却用油通路,该气缸盖侧冷却用油通路形成为从所述气缸盖与所述气缸接合的接合面朝向所述气缸盖与所述气缸罩盖接合的接合面延伸并且延伸到所述气缸盖与所述气缸罩盖接合的接合面和所述排气端口的上部之间。

    发动机的冷却用油通路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09026321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810580941.5

    申请日:2018-06-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冷却用油来冷却发动机的、尤其是气缸盖的发动机的冷却用油通路构造。能够实现发动机小型且轻型化。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的冷却用油通路构造在曲轴箱依次结合有气缸及气缸盖,在所述气缸形成有缸膛,并在该缸膛的侧方形成有凸轮链室,在所述气缸形成有气缸侧冷却用油通路,并在所述气缸盖形成有气缸盖侧冷却用油通路,在发动机的冷却用油通路构造中,所述气缸侧冷却用油通路设置于所述缸膛的周围,在所述气缸存在油通路废除区间,该油通路废除区间是在所述缸膛与所述凸轮链室之间未形成有所述气缸侧冷却用油通路的区间,该油通路废除区间的两侧的所述气缸侧冷却用油通路构成为与所述气缸盖侧冷却用油通路连通。

    引擎
    10.
    发明授权
    引擎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07178414B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710104589.3

    申请日:2017-02-24

    Abstract: 一种引擎,其油通道结构使防爆震控制能够简单容易地应用,其中防爆震控制有效地冷却燃烧室的挤压区域,提高爆震极限,并且防止爆震。引擎的油通道结构包括曲轴箱、气缸和适于容纳阀机构的气缸盖(43),其中气缸盖(43)中的油通道包括排气端口冷却部(84)以及燃烧室冷却部,排气端口冷却部(84)适于将油引导到设置在气缸盖(43)中的排气端口(58)的周边,并将油返回到气缸中的油通道;燃烧室冷却部适于使从排气端口冷却部(84)流入的油在燃烧室(56)的周边回流。进气端口冷却部(86)设置在燃烧室冷却部和进气端口(57)之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