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盘状电极的面内切换液晶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704831A

    公开(公告)日:2005-12-07

    申请号:CN200510075817.6

    申请日:2005-05-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4363

    Abstract: 具有盘状电极的面内切换液晶显示装置。一种面内切换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位于第一基板上并相互交叉的多条选通线和多条数据线;由所述多条选通线和多条数据线的交叉所限定的多个单元像素,每个单元像素包括多个子像素区;至少一个公共电极和至少一个像素电极,交替排列在每个子像素区中以限定第一区,在第一区中产生面内电场,并且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呈带有空心的第一封闭曲面形状;以及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透射反射型液晶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37548A

    公开(公告)日:2005-07-13

    申请号:CN200410090892.5

    申请日:2004-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MOS-TFT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用低掩模技术减少掩模的使用次数,其包括一基板,该基板包括具有多个像素区的有源区和用于驱动有源区的驱动电路区,各像素区具有透射部分和反射部分;在像素区内形成的具有第一源极/漏极区的第一半导体层;在驱动电路区内形成的具有第二源极/漏极区的第二半导体层;在包括第一和第二半导体层的基板的整个表面上的栅极绝缘层;位于第一和第二半导体层上方的栅极绝缘层上的第一和第二栅极;像素区内的存储电极;在基板的整个表面上的绝缘中间层;在透射部分的绝缘中间层上的透射电极;在包括透射电极的基板的整个表面上的钝化层;在反射部分的钝化层上的反射电极;接触到第一和第二源极/漏极区的第一和第二源极/漏极;以及位于该基板与另一相对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具有盘状电极的面内切换液晶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381917C

    公开(公告)日:2008-04-16

    申请号:CN200510075817.6

    申请日:2005-05-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4363

    Abstract: 具有盘状电极的面内切换液晶显示装置。一种面内切换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位于第一基板上并相互交叉的多条选通线和多条数据线;由所述多条选通线和多条数据线的交叉所限定的多个单元像素,每个单元像素包括多个子像素区;至少一个公共电极和至少一个像素电极,交替排列在每个子像素区中以限定第一区,在第一区中产生面内电场,并且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呈带有空心的第一封闭曲面形状;以及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面内切换模式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37477A

    公开(公告)日:2005-07-13

    申请号:CN200410074667.2

    申请日:2004-09-13

    Inventor: 张相民 崔秀石

    Abstract: 一种IPS模式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方法,包括:向液晶显示板的公共电极施加公共电压,该液晶显示板包括液晶单元;以及驱动液晶单元,以在与施加到像素电极上的预定数据信号电压相关的预定亮度下透射光,该驱动步骤包括在施加所述预定数据信号电压之前向液晶单元施加一补偿电压,其中先前施加的数据信号电压与所述补偿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大于先前施加的数据信号电压与所述预定数据信号电压之间的电压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