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97379A

    公开(公告)日:2008-01-02

    申请号:CN200710123486.8

    申请日:2007-06-25

    Inventor: 李在允 李晙硕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3251 H01L27/3246 H01L51/5212 H01L51/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器件,其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衬垫料和连接电极。第一基板包括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器件,第二基板面对第一基板并包括薄膜晶体管。连接电极电连接薄膜晶体管和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器件。显示器件进一步包括配置为隔离两个相邻的像素区域的第一缓冲图案和叠在第一缓冲图案上并具有预定形状的第二缓冲图案。第一缓冲图案是可蚀刻的以产生在两个相邻像素区域之间的空腔。空腔可放大至保持第二缓图案形状的程度。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05635A

    公开(公告)日:2006-07-19

    申请号:CN200510080181.4

    申请日:2005-06-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中防止用于形成有机电致发光层的墨水溢出像素区边缘。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位于第一和第二基板中的子像素。阵列元件包括在各子像素中形成于第一基板上的薄膜晶体管。第一电极形成在第二基板的内表面。缓冲体形成在外部区域以划分形成于第一电极的子像素。第一电极分隔体形成于缓冲体而第二电极分隔体形成于包括缓冲体的台阶部分的区域。有机电致发光层形成于由第二电极分隔体划分的区域内。第二电极形成于具有有机电致发光层形成的第二基板上。

    双板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92333A

    公开(公告)日:2007-07-04

    申请号:CN200610156636.0

    申请日:2006-12-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3251 H01L27/3246 H01L51/52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双板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双板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具有多个像素区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其中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彼此面对;第一基板上的各个像素区中的薄膜晶体管;第二基板上的第一电极;总线,其位于第一电极上的除了像素区之外的区域中,使得总线在各个像素区的各个角部具有圆形形状;位于总线的外侧部分上以包围各个像素区的阻挡脊;在各个像素区中位于第一电极上的有机电致发光层;在各个像素区中形成在阻挡脊和有机电致发光层上的第二电极;以及连接薄膜晶体管和第二电极的连接图案。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83488A

    公开(公告)日:2006-06-07

    申请号:CN200510123763.6

    申请日:2005-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该器件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位于第一基板上的阵列元件,所述阵列元件包括位于各子像素中的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TFT);位于第二基板上的第一电极;位于第一电极上包括各子像素边界区域的第一缓冲区和位于包括第一缓冲区台阶部分的区域的第二缓冲区的缓冲层,其中通过第一和第二缓冲区形成底切结构;位于由第二缓冲区划分的各子像素中的有机电致发光层;形成于有机电致发光层上的第二电极;以及用于将TFT电连接到第二电极的导电衬垫料。

    有机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97945A

    公开(公告)日:2008-01-02

    申请号:CN200710127551.4

    申请日:2007-06-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3283 H01L27/32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该有机发光器件包括:第一电极,设置在基板上;隔离体,以栅格形设置在第一电极上,并具有凹槽形的孤立部分,该孤立部分从入口到孤立部分的内部逐渐扩大;有机发光图案,设置在被隔离体包围的第一电极上,该有机发光图案通过孤立部分分隔开;以及第二电极,设置在有机发光图案上,并且通过孤立部分分隔开。相应地,有机发光层和像素电极能够被电分隔,而不需任何另外的构图工序。此外,隔离体是由不产生例如溶剂的气体的无机材料形成,由此提高了有机发光器件的性能和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