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以及层叠线圈部件

    公开(公告)号:CN112447391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010862882.8

    申请日:2020-08-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层叠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其包含:在至少主面具有导电性的基板的主面上,形成沿着主面延伸的第一线圈导体的工序;形成在第一线圈导体延伸的方向上互相分开,且从第一线圈导体分别沿着正交于主面的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线圈导体以及第三线圈导体的工序;以及形成与第二线圈导体的与第一线圈导体为相反侧的端部电连接并且沿着主面延伸的第四线圈导体的工序。形成第一线圈导体的工序包含:在主面上,形成具有对应于第一线圈导体的形状,并且设置有使主面的一部分露出的第一贯通部的第一绝缘体层的工序;以及通过镀覆,在第一贯通部内形成第一线圈导体的工序。

    铁氧体组合物和层叠电子部件

    公开(公告)号:CN111484322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1911375974.7

    申请日:2019-12-27

    Abstract: 本发明得到电感特性被改善、比电阻和导磁率μ′高、直流叠加特性和交流电阻也良好的铁氧体组合物等。一种具有主成分和副成分的铁氧体组合物,其中,作为主成分,含有以Fe2O3换算为10.0~38.0摩尔%的Fe的化合物、以CuO换算为3.0~11.0摩尔%的Cu的化合物、以ZnO换算超过39.0摩尔%且80.0摩尔%以下的Zn的化合物、和作为剩余部分的Ni的化合物。相对于主成分100重量份,作为副成分,含有以SiO2换算为10.0~23.0重量份的Si的化合物、以Co3O4换算为0~3.0重量份的Co的化合物、以Bi2O3换算为0.1~3.0重量份的Bi的化合物。

    铁氧体组合物和电子部件

    公开(公告)号:CN109053178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1810903433.6

    申请日:2014-1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低温烧结的情况下即使在数十~数百A/m的高磁场下其Q值也高且即使提高磁场其Q值的下降率也低的铁氧体组合物以及具有由该组合物所构成的烧结体的电子部件。其特征在于,主成分由以Fe2O3换算为25.0~49.8摩尔%的氧化铁、以CuO换算为5.0~14.0摩尔%的氧化铜、以ZnO换算为0~40.0摩尔%的氧化锌、余量为氧化镍所构成,相对于所述主成分100重量%,含有以SiO2换算为0.2~5.0重量%的氧化硅、以Bi2O3换算为0.10~3.00重量%的氧化铋、以Co3O4换算为0.10~3.00重量%的氧化钴作为副成分。

    铁氧体烧结体及使用其的电子部件

    公开(公告)号:CN110041062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027035.7

    申请日:2019-01-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在900℃左右下烧成且具有高的导磁率及高的居里温度(Tc)的铁氧体材料及使用其的电子部件。一种铁氧体烧结体,其具有主成分和副成分,所述主成分由以Fe2O3换算为48.65~49.45摩尔%的氧化铁、以CuO换算为2~16摩尔%的氧化铜、以ZnO换算为28.00~33.00摩尔%的氧化锌、剩余部分为氧化镍构成,作为所述副成分,相对于所述主成分100重量份,含有以B2O3换算为5~100ppm的氧化硼,且平均结晶粒径为2~30μm。

    层叠线圈部件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961934A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811589667.4

    申请日:2018-1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叠线圈部件。本发明者们新发现即使在第1素体部的组成和第2素体部的组成不同的情况下,如果第1素体部和第2素体部均包含Zn2SiO4作为构成成分,则在第1素体部与第2素体部的界面可以获得高的接合强度。即,在第1素体部和第2素体部含有Zn2SiO4的情况下,与第1素体部和第2素体部不包含Zn2SiO4的情况相比,界面处的接合强度提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