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集装箱装载方法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100503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611043642.5

    申请日:2016-11-24

    Inventor: 杨志刚 陈学峰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集装箱装载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装载车辆拆分成车架及多个部件,使所述车辆的长度及宽度分别小于所述标准货柜的长度及宽度;将一个车架反置并设于另一个车架的下方形成一车架组,将多个部件放置于所述车架组之间的空隙;将两组所述车架组重叠设置,且两组所述车架组的重叠总高度小于所述标准货柜的高度;将车架组装载于所述标准货柜内运输。上述车辆集装箱装载方法方便海铁联运运输到美国内陆城市的运输问题,降低货物运输费用,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转运车及转运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208421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1910795492.0

    申请日:2019-08-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运车和转运方法。转运车包括车体、升降系统、检测系统和定位系统。车体具有用于承载待运物的承载面;车体能够移动而带动待运物移动;升降系统具有固定端和举升端;固定端固定于车体上,举升端可相对于车体升降;检测系统设置于车体上,用于检测承载面上是否承载有待运物;定位系统用于确定车体的位置信息;定位系统包括设置于举升端上的卫星导航设备,卫星导航设备可随举升端的升降而升降;其中,在承载面上承载有待运物时,升降系统的举升端升起而将卫星导航设备向上举升至超出待运物。本发明的转运车定位精度高。

    底角件公体、底角件母体及底角件

    公开(公告)号:CN106542224B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510609233.6

    申请日:2015-09-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底角件公体、底角件母体及底角件。底角件包括该底角件公体和该底角件母体。所述底角件公体包括顶壁和从顶壁两侧向下延伸的两侧壁;顶壁、两侧壁之间形成卡置腔,所述顶壁上设有装配孔。所述底角件母体包括底壁、与底壁平行间隔设置的顶壁、分别连接在底壁与顶壁两侧的两侧壁,分别连接在底壁与顶壁两端的两端壁;所述顶壁上设有装配孔,所述底壁上设有栓固孔。所述底角件母体卡接于所述底角件公体的卡置腔内,底角件母体的侧壁与底角件公体的侧壁相对,底角件母体的顶壁与底角件公体的顶壁通过装配孔而形成可拆卸地连接固定。本发明可应用于SKD交换箱中,解决角部位置连接强度薄弱的问题。

    交换箱的端墙总成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542214B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510609218.1

    申请日:2015-09-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交换箱的端墙总成,包括墙板和设置于墙板上端两个角部位置的顶角件母体;墙板的周缘设有装配孔;顶角件母体包括基座和连接板;基座包括底壁、顶壁、第一端壁以及第二端壁,顶壁与底壁平行并相对,第一端壁连接在底壁和顶壁的一端,第二端壁连接在底壁和顶壁的另一端之间,第一端壁与第二端壁呈相对设置;连接板,垂直连接在顶壁与底壁之间且两端分别面向第一端壁和所述第二端壁,连接板的上端与顶壁一侧边缘平齐,且连接板上设置有装配孔;顶角件母体的底壁和第一端壁分别与墙板连接固定,两顶角件母体的第二端壁相背离。本发明端墙总成可单独运输,与交换箱其他构件的组装方便,并可提高角部位置的连接强度。

    车辆运输车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657057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710214396.3

    申请日:2017-04-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P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运输车,包括上平台和下平台,上平台和下平台通过升降装置连接,升降装置包括第一升降单元和第二升降单元。在第一升降单元中,第一驱动件可驱动前部辅助支撑臂在竖直平面内转动,进而带动前部支撑臂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并可沿水平方向滑动而升降和平移上平台首部;在第二升降单元中,第二驱动件可驱动该后部支撑臂在竖直平面内转动而升降上平台尾部。当上平台升降和倾斜时,升降装置中形成叉架结构,该叉架结构能够为上平台前后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从而提高了上平台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使上平台的中部能够省去相应的升降结构,该叉架结构简单,自重轻,在简化整车结构的同时,也有效地降低了整车的自重。

    运输车辆及其液压系统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412857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162813.5

    申请日:2022-02-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输车辆及其液压系统。运输车辆包括后门以及驱动后门开合的后门油缸,后门油缸包括两个腔体。液压系统包括油箱、液压泵、第一换向阀和双向液压锁。油箱内装载有液压油;液压泵与油箱连通,以将液压油泵出,为后门油缸提供液压油;第一换向阀设置于液压泵的下游;第一换向阀是中位机能为Y型的三位四通电磁阀;第一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分别与两腔体相通;双向液压锁设置于第一换向阀和后门油缸之间;双向液压锁包括并联设置的两液控单向阀,两液控单向阀分别与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对应设置,以在后门油缸内无压力时锁止后门油缸。

    运输车及其车架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208639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0943357.9

    申请日:2020-09-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输车及其车架,该车架包括两纵梁、多个横梁及至少一支撑装置;两纵梁呈平行设置,多个横梁沿纵梁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支撑装置设于相邻两横梁之间的间隔内,并设于两纵梁之间;支撑装置向下凹设有支撑槽,支撑槽具有倾斜延伸的两个支撑斜面。本发明将支撑装置固定在两纵梁之间,利用支撑装置上的支撑槽放置卷钢,防止卷钢晃动,支撑装置集成在车架上并固定在车架的纵梁上,使支撑装置与纵梁牢固地结合为一体,故可解决支撑装置的锁定问题,进而提高卷钢运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支撑装置连接于两纵梁之间具备了横梁的功能,提高车架的机械强度同时,可相应减少车架横梁的数量,进而简化车架的结构。

    车辆运输车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657293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710214477.3

    申请日:2017-04-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运输车,包括上平台和下平台,车辆运输车的两侧均设有至少一防侧倾装置,防侧倾装置包括:立柱,布置在上平台的外侧,立柱的底端与下平台固定连接;锁止件,设置在立柱上,且布置在上平台的下方;对接件,设置在上平台上,该对接件与锁止件能够配合互锁或脱离而将立柱锁止在上平台的外侧或使上平台和立柱相互解锁。该车辆运输车中,通过设置在立柱上的锁止件与设置在上平台上的对接件配合作用将立柱锁止在上平台的外侧,实现防止上平台沿水平方向向外倾斜的目的。本发明的防侧倾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无需采用较多的钢结构,车体自重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