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翻身运转的自动护理床

    公开(公告)号:CN115252300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667421.4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辅助翻身运转的自动护理床,其中,包括床架和曲腿机构;曲腿机构包括支架、第一曲腿板、第二曲腿板、第一动力源、第一传动组件、第二动力源和第二传动组件;支架可拆卸固定安装在床架上,第一曲腿板覆盖于支架上,第一曲腿板的第一端与支架铰接,第二曲腿板的第一端与第一曲腿板的第二端铰接;第一动力源和第一传动组件均安装在支架上,第一传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二曲腿板的底部连接;第二动力源和第二传动组件均安装在支架上,第二传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一曲腿板的底部连接;第二传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一传动组件连接。其有益效果是,一方面能够实现曲腿的效果,另一方面曲腿机构分离后可实现轮椅的效果。

    一种测试高速列车驱动电机疲劳破坏的试验台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49027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810565599.1

    申请日:2018-06-0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测试高速列车驱动电机疲劳破坏的试验台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电机的安装装置、传动装置、加载装置、施加振动装置、温度控制装置。通过加在X,Y,Z方向上的振动,模拟出列车在行驶过程中的振动情况,同时控制温度控制箱,在试验台运转过程中根据需要改变试验台内部的温度。进而测试出在当前受载状态、振动和温度变化的条件下的驱动电机的疲劳破坏情况。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驱动电机疲劳破坏的测试手段,通过全新设计的模拟振动和加载方式,真实模拟出高速列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环境条件,有效降低了疲劳试验台的成本,在保证试验台优良性能的同时还有效降低了制造成本。

    一种立式数控铣床模拟切削力加载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00947B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810542196.5

    申请日:2018-05-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立式数控铣床模拟切削力加载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X向切削力加载组件、Y向切削力加载组件、Z向切削力加载组件及扭矩加载组件。其使用方法步骤为:将模拟切削力加载装置吊装到机床工作台上进行固定,将机床刀具主轴与中心件杆体相固连,将Z向波纹阻尼管与液压系统相连接,启动液压保压系统;通过调节螺栓与滑块的扭紧程度以及调节节流阀的阀口开度设定一组切削力,启动机床并运行加工程序,真实模拟机床在受力条件下的实际运行状态,测试当前切削力条件下的机床性能。该装置及使用方法能够真实模拟机床实际加工过程中的受力条件,又无需消耗材料实物和加工刀具,有效降低机床性能测试成本,保证机床优良性能的同时降低机床制造成本。

    一种自行车整车及单项疲劳实验分析平台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32192B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0247467.9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自行车整车及单项疲劳实验分析平台及使用方法,平台包括平台基架、车轮柔性固定机构、车轮辅助调节机构、脚踏板驱动机构、车轮刚性固定机构、车横把垂直加载机构及鞍座多方向加载机构。使用方法为:自行车放置到车轮辅助调节机构上并调节车位,使脚踏板进入脚踏板驱动机构范围内,将脚踏板与机构内夹板固定;连接车横把垂直加载机构与车横把,连接鞍座多方向加载机构与鞍座;脚踏板驱动机构电机启动,液压缸输出下压力,以模拟自行车整车真实工作状态;运行结束后电机停机且液压缸卸荷,检查自行车整车损伤情况;移除车轮柔性固定机构,更换车轮刚性固定机构,液压缸重新施加载荷,加载结束后液压缸卸荷,检查自行车关键零部件损伤情况。

    一种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模拟铣削力加载机构的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55825B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810552171.3

    申请日:2018-05-3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模拟铣削力加载机构及使用方法,包括试验台底座、圆缸、光轴座支架、角码、光轴座、顶丝、安装轴、可调阻力阻尼器、导杆、X方向移动组件、Y方向移动组件和刀头安装组件,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机床测试手段,通过全新设计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模拟铣削力加载机构,在机床进行装配使用后,能够真实模拟出机床设计铣削加工过程中的受力条件,完全不用消耗材料实物和加工刀具,有效降低了五轴联动机床性能测试成本,在保证机床优良性能的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机床的制造成本。

    一种适用于腿脚不便人群的辅助行走机械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12140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239180.8

    申请日:2019-12-0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腿脚不便人群的辅助行走机械及使用方法,包括若干根X-Z轴曲形弯管,所述X-Z轴曲形弯管的两个Z轴连接支架之间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有X轴连接支架和X轴支撑板,在X轴支撑板的外侧面上安装有X-Z轴手柄,且X-Z轴手柄焊接在X轴连接支架上,所述X-Z轴曲形弯管上的位于前侧Z轴连接支架的底端安装有X-Z轴全向轮,X-Z轴曲形弯管上的位于后侧Z轴连接支架的底端安装有X-Z轴定向轮,X-Z轴定向轮的轮轴伸出端安装有传动轮Ⅱ,传动轮Ⅱ与X-Z轴手柄之间安装有链条,两个X-Z轴曲形弯管之间通过Y轴连接支架连接。本发明辅助行走机械的定向轮跟可以根据使用者每走一个步伐通过传动轮、链条与之进行限位,防止使用者因为身体的前倾或侧倾而出现的摔倒几率。

    一种拉扭疲劳试验台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192612B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710407157.X

    申请日:2017-06-0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和结构试验装备及试验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扭疲劳试验台。拉扭疲劳试验台包括:支架、被测试件及加载装置;被测试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端和至少一个第二端;加载装置包括与至少一个第一端对应并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一加载装置和与至少一个第二端对应并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二加载装置;第一加载装置对被测试件的第一端扭转并轴向固定第一端,第一加载装置设置在支架上;第二加载装置对被测试件的第二端拉伸并周向固定第二端,第二加载装置设置在支架上。本发明的拉扭疲劳试验台结构简单、能耗较小且能够对试件同时进行拉伸和扭转试验。

    一种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模拟铣削力加载机构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55825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552171.3

    申请日:2018-05-3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模拟铣削力加载机构及使用方法,包括试验台底座、圆缸、光轴座支架、角码、光轴座、顶丝、安装轴、可调阻力阻尼器、导杆、X方向移动组件、Y方向移动组件和刀头安装组件,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机床测试手段,通过全新设计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模拟铣削力加载机构,在机床进行装配使用后,能够真实模拟出机床设计铣削加工过程中的受力条件,完全不用消耗材料实物和加工刀具,有效降低了五轴联动机床性能测试成本,在保证机床优良性能的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机床的制造成本。

    一种拉扭疲劳试验台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192612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407157.X

    申请日:2017-06-0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和结构试验装备及试验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扭疲劳试验台。拉扭疲劳试验台包括:支架、被测试件及加载装置;被测试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端和至少一个第二端;加载装置包括与至少一个第一端对应并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一加载装置和与至少一个第二端对应并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二加载装置;第一加载装置对被测试件的第一端扭转并轴向固定第一端,第一加载装置设置在支架上;第二加载装置对被测试件的第二端拉伸并周向固定第二端,第二加载装置设置在支架上。本发明的拉扭疲劳试验台结构简单、能耗较小且能够对试件同时进行拉伸和扭转试验。

    一种滚动体与波纹滚道形变量的计算方法及仿真模型

    公开(公告)号:CN11774445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410191592.3

    申请日:2024-02-2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滚动体与波纹滚道形变量的计算方法及仿真模型,其中S1:确定滚动体的位置角以及滚动体与波纹滚道的实际接触点,计算实际接触点到轴承旋转轴线的距离,进而根据方程求解滚动体中心到轴承旋转轴线的距离以及接触点处的实际位置角;S2:计算波纹接触角;S3:根据波纹接触角以及滚动体中心、实际接触点到轴承旋转轴线的距离可计算出产生赫兹力的滚动体与波纹滚道的实际接触形变量,即可计算考虑波纹微观弧面与滚动体曲面的波纹滚道与滚动体的接触形变量,进而可根据接触形变量的数值得到滚动体在波纹滚道不同位置时轴承内部的载荷分布情况,分析内、外圈滚道表面波纹度对于轴承各性能的影响规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