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叶提取物与金龟子绿僵菌复配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28842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410076112.5

    申请日:2014-0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359

    Abstract: 油茶叶提取物与金龟子绿僵菌复配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配杀虫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油茶叶提取物30~60%、金龟子绿僵菌10~30%、表面活性剂5~20%、助剂10~20%、填料5~15%。本发明还包括所述复配杀虫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复配杀虫剂具有杀虫谱宽、活性高、效果稳定、杀虫效果快、抗药性强、残效期长、环境影响小、使用方便等特点;利用本发明,还可提高油茶的附加值,同时,也可推动绿僵菌的大规模应用。

    一种稻壳生产生物丁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76731B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210412109.7

    申请日:2012-10-25

    Inventor: 毛绍名 章怀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壳生产生物丁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稻壳收集和预处理;(2)稻壳水解:按过筛物稻壳粉末质量:稀硫酸体积=1:5-10的比例向过筛物稻壳粉末中加入质量浓度为1-15%的稀硫酸,在100-180℃水解1-5小时,得桐壳水解液,控制水解液中总糖浓度为30-40g/L;(3)稻壳水解液发酵培养基的配制;(4)稻壳水解液发酵:将步骤(3)中配制好的培养基转入发酵罐中,然后接种预先培养好的菌种,菌种的接种量为发酵水解液培养基体积的6%-12%,在35-40℃厌氧发酵72-120小时,即成。利用本发明,可提高稻米加工副产物稻壳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一种能耐受高浓度丁醇的梭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618479B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210121220.0

    申请日:2012-04-24

    Inventor: 毛绍名 章怀云

    Abstract: 一种能耐受高浓度丁醇的梭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所述能耐受高浓度丁醇的梭菌含有htrA基因,所述htrA基因的序列为SEQ ID NO.1。所述能耐受高浓度丁醇的梭菌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pIMPI-Thl质粒的构建;(2)htrA基因过量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3)htrA基因过量表达重组菌株的构建;(4)重组菌的丁醇耐受性检测。本发明还包括所述能耐受高浓度丁醇的梭菌在生产丁醇中的应用。本发明的将htrA基因在C.acetobutylicum ATCC 824中过量表达能显著提高菌株的丁醇耐受性。

    油桐桐饼提取物与球孢白僵菌复配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14961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410076117.8

    申请日:2014-0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359

    Abstract: 油桐桐饼提取物与球孢白僵菌复配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配杀虫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配制而成:油桐桐饼提取物25~55%;球孢白僵菌孢子粉8~32%;填料8~22%;表面活性剂8~22%;农药助剂4~18%。本发明还包括所述复配杀虫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复配杀虫剂具有活性高、效果稳定、环境影响小、见效快、长效的防治效果,使用方便。利用本发明,还可提高油桐的附加值;同时推动白僵菌制造的工业规模化发展。

    油桐桐饼提取物与球孢白僵菌复配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14961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410076117.8

    申请日:2014-0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359

    Abstract: 油桐桐饼提取物与球孢白僵菌复配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配杀虫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配制而成:油桐桐饼提取物25~55%;球孢白僵菌孢子粉8~32%;填料8~22%;表面活性剂8~22%;农药助剂4~18%。本发明还包括所述复配杀虫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复配杀虫剂具有活性高、效果稳定、环境影响小、见效快、长效的防治效果,使用方便。利用本发明,还可提高油桐的附加值;同时推动白僵菌制造的工业规模化发展。

    一种耐酸耐高温β-甘露聚糖酶基因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628056A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1210121370.1

    申请日:2012-04-24

    Inventor: 毛绍名 章怀云

    Abstract: 一种耐酸耐高温β-甘露聚糖酶基因及其应用,该β-甘露聚糖酶基因具有SEQID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该酶还具有SEQIDNO.2所述的氨基酸序列。本发明还包括所述耐酸耐高温β-甘露聚糖酶基因在制备耐酸耐高温β-甘露聚糖酶中的应用。本发明之β-甘露聚糖酶的最适pH值和温度分别为4.6和70℃,具有一定的耐酸、耐高温特性,特别适于应用在在食品、饲料、造纸、印染、纺织等行业中。

    一种油桐壳生产生物丁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18586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210077110.9

    申请日:2012-03-22

    Inventor: 毛绍名 章怀云

    Abstract: 一种油桐壳生产生物丁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油桐壳收集和预处理;(2)油桐壳水解:按过筛物油桐壳粉末质量:稀硫酸体积=1:5-9的比例向过筛物油桐壳粉末中加入质量浓度为1-5%的稀硫酸,在120-180℃水解1-3小时,得桐壳水解液,控制水解液中总糖浓度为35-45g/L;(3)水解液发酵培养基的配制;(4)油桐壳水解液发酵:将步骤(3)中配制好的培养基转入发酵罐中,然后接种预先培养好的菌种,菌种的接种量为发酵水解液培养基体积的5%-10%,在35-40℃厌氧发酵72-120小时,即成。利用本发明,可提高油桐壳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油茶饼粕提取物与苏云金杆菌复配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14956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410076240.X

    申请日:2014-0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359

    Abstract: 油茶饼粕提取物与苏云金杆菌复配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配杀虫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油茶饼粕提取物35~65%;苏云金杆菌菌剂10~30%;表面活性剂4~20%;助剂4~20%;填料4~20%。本发明还包括所述复配杀虫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之复配杀虫剂杀虫谱宽、活性高、杀虫效果快而稳定、残效期长、对高龄幼虫杀伤效果好、对环境影响小。利用本发明,还可提高油茶的附加值,也可促进苏云金杆菌更广泛的应用。

    一种油桐壳提取物杀虫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13255B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210061088.9

    申请日:2012-03-09

    Inventor: 毛绍名 章怀云

    Abstract: 一种油桐壳提取物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油桐壳晒干后,经粉碎机粉碎,过≥50目筛,对过筛物用乙醇加热回流提取1~3次,合并每次的提取液后,用旋转蒸发仪进行减压蒸馏回收乙醇,直至乙醇全部挥发,得乙醇提取物浸膏;(2)加水混匀;(3)加三氯甲烷萃取分层,取下层水相进行减压蒸馏回收三氯甲烷,收集上层水相,反复萃取2~4次,合并每次萃取的上层水相;(4)加乙酸乙酯萃取分层,取上层水相进行减压蒸馏回收乙酸乙酯,得上层浓缩液,反复萃取2~4次,合并每次萃取的上层浓缩液后,进行减压蒸馏去除残余的乙酸乙酯,即成。利用本发明,可通过将油桐壳制成植物杀虫剂,提高油桐壳的附加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