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52432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410111567.6
申请日:2014-03-24
Applicant: 中南民族大学
IPC: G01N21/31 , G01N21/5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巯基苯酚修饰纳米金检测双酚A的方法,该方法中双酚A在过氧化物酶或过氧化物模拟酶,与H2O2作用下发生聚集,形成双酚A聚合物,对巯基苯酚修饰纳米金表面的酚羟基与双酚A聚合物中的酚羟基邻位形成共价键而使对巯基苯酚修饰纳米金发生聚集,聚集后对巯基苯酚修饰纳米金的表面状态改变,表面状态的改变其等离子共振吸收,表现为520nm处吸收变小,720nm处吸收迅速变大,以已知浓度的双酚A溶液为标准品,对巯基苯酚修饰纳米金溶胶为检测物,建立双酚A的标准曲线,通过双酚A的标准曲线可以准确测量实际双酚A样品的浓度。该方法能对双酚A进行半定量和定量分析,成本低,且具有检出通量高、检测范围广、准确和速度快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852431B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410111194.2
申请日:2014-03-24
Applicant: 中南民族大学
IPC: G01N21/31 , G01N21/552 , G01N21/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金合金纳米颗粒检测双酚A的方法,该方法中双酚A在H2O2、过碳酸钠、过硼酸钠或三过氧化三丙酮等为氧化剂的条件下,被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发生聚合反应,形成双酚A聚合物,铁金合金纳米颗粒溶胶表面的铁离子与双酚A聚合物中的酚羟基发生配位作用而使铁金合金纳米颗粒发生聚集,聚集后铁金合金纳米颗粒的表面状态改变,表面状态的变化使得其等离子共振吸收发生改变,表现为520nm处吸收变小,720nm处吸收迅速变大,以已知浓度的双酚A溶液为标准品,铁金合金纳米颗粒溶胶为检测物,建立双酚A的标准曲线,通过双酚A的标准曲线可以准确测量实际双酚A样品的浓度。该方法成本低廉,且具有检测通量高、准确和速度快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732425B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210184137.8
申请日:2012-06-06
Applicant: 中南民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畜禽粪便初级废水生产微藻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废水处理:对畜禽粪便初级废水进行絮凝处理,取上清液,加水稀释至COD为1000mg/L以下,通入臭氧曝气灭菌,然后静置;2)微藻培养:将藻种接种到步骤1)所得液体中,进行光照培养,培养过程中通入空气,并通入CO2以维持液体pH值在5~7。本发明的初级畜禽粪便废水的预处理方法,可以在不具备废水厌氧消化的情况下,用初级废水养殖微藻,臭氧灭菌可以除去废水中复杂的菌群,使养殖系统运行稳定,降低微藻的培养成本,提高了微藻的生物量,有利于实现微藻的规模培养和畜禽粪便废水的资源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852432A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410111567.6
申请日:2014-03-24
Applicant: 中南民族大学
IPC: G01N21/31 , G01N21/5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巯基苯酚修饰纳米金检测双酚A的方法,该方法中双酚A在过氧化物酶或过氧化物模拟酶,与H2O2作用下发生聚集,形成双酚A聚合物,对巯基苯酚修饰纳米金表面的酚羟基与双酚A聚合物中的酚羟基邻位形成共价键而使对巯基苯酚修饰纳米金发生聚集,聚集后对巯基苯酚修饰纳米金的表面状态改变,表面状态的改变其等离子共振吸收,表现为520nm处吸收变小,720nm处吸收迅速变大,以已知浓度的双酚A溶液为标准品,对巯基苯酚修饰纳米金溶胶为检测物,建立双酚A的标准曲线,通过双酚A的标准曲线可以准确测量实际双酚A样品的浓度。该方法能对双酚A进行半定量和定量分析,成本低,且具有检出通量高、检测范围广、准确和速度快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391368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041012.0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中南民族大学
IPC: C12N9/24 , C12N15/56 , C12N15/81 , C12N1/19 , A23K20/147 , A23L29/00 , D21C5/00 , C11D3/386 , C11D7/42 , C12R1/84 , D06M16/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甘露聚糖酶突变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甘露聚糖酶突变体为将甘露聚糖酶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突变后得到的蛋白质,所述突变为在甘露聚糖酶的C端添加6个精氨酸、6个赖氨酸或6个天冬氨酸。本发明构建获得高效分泌表达所述突变体的毕赤酵母工程菌,与表达野生型甘露聚糖酶的重组菌相比,表达甘露聚糖酶突变体重组菌的胞内酶活均有下降,而上清液的酶活均有提高,其中X33/ManA‑R6上清液的酶活力提高幅度最大,达549U/mL,提高了1.52倍。本发明的突变体可减少该甘露聚糖酶分泌表达时在胞内的滞留,提高分泌效率和分泌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018275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810101058.3
申请日:2018-02-01
Applicant: 中南民族大学
Inventor: 熊海容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极端耐热木聚糖酶1VBR的突变体XYNR,由木聚糖酶1VBR的氨基酸序列第290位苯丙氨酸突变为缬氨酸而得,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编码上述突变体XYNR的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含上述编码突变体XYNR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pPIC9K‑XYNR;更提供了一种包含上述重组表达载体的重组菌株。本发明中将木聚糖酶1VBR的氨基酸序列定点突变后,获得更高耐热性的突变体XYNR,并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中高效表达,可在饲料添加剂、保健食品、造纸、洗涤、酿造、纺织和医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018274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810101054.5
申请日:2018-02-01
Applicant: 中南民族大学
Inventor: 熊海容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极端耐热木聚糖酶1VBR的突变体XYNH,由木聚糖酶1VBR的氨基酸序列第290位苯丙氨酸突变为组氨酸而得,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编码上述突变体XYNH的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含上述编码突变体XYNH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pPIC9K‑XYNH;更提供了一种包含上述重组表达载体的重组菌株。本发明中将木聚糖酶1VBR的氨基酸序列定点突变后,获得更高耐热性的突变体XYNH,并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中高效表达,可在饲料添加剂、保健食品、造纸、洗涤、酿造、纺织和医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789334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29534.7
申请日:2014-01-22
Applicant: 中南民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泌型多拷贝重组表达质粒pAO815Hr,其碱基序列如SEQ?ID?NO.1所示,本发明中以质粒pPIC9和pAO815为模板,采用重叠PCR方法拼接质粒pAO815中酶切位点Cla?I起始并包括5′AOX启动子区在内的基因片段与质粒pPIC9中信号肽基因序列起始的包括多克隆位点在内的基因片段并于3′端引入酶切位点BamH?I,同时除去质粒pPIC9中信号肽基因序列上游的BamH?I位点,体外构建分泌型多拷贝重组表达质粒pAO815Hr。本发明中同时还提供了木聚糖酶DSB基因单拷贝重组质粒pAO815Hr-DSB以及双拷贝重组质粒pAO815Hr-2×DSB。
-
公开(公告)号:CN114015678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166141.7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中南民族大学
IPC: C12N9/48 , C12N15/57 , C12N15/75 , C12N15/70 , C12N1/21 , A23K10/14 , A23L29/00 , C12R1/125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形赖氨酸芽孢杆菌C3‑41来源的氨肽酶Amp0279的基因及氨基酸序列,构建了包含该酶编码基因的重组质粒和重组大肠杆菌BL21(pET28a‑amp0279)、重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WB800N(pHT43‑amp0279)。将该酶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利用镍柱亲和层析的方法将其纯化,并以Leu‑pNA为底物检测纯化蛋白的酶学性质。本发明提供的氨肽酶Amp0279最适反应条件是50℃,pH为8.0,在40‑55℃,pH6.0‑9.0范围内酶活力稳定,在加入100μMCo2+后,比酶活力可达35383U/mg,适用于饲料、食品、酿造和医药等工业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1471087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2010270626.X
申请日:2020-04-08
Applicant: 中南民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引导耐热甘露聚糖酶分泌表达的改造信号肽、重组质粒、基因工程菌、生产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利用改造信号肽引导耐热甘露聚糖酶在宿主细胞中的分泌表达,提高耐热甘露聚糖酶的分泌表达量,提供了相应的改造信号肽、重组质粒、基因工程菌、耐热甘露聚糖酶生产方法和基因工程菌的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