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662711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280075964.1
申请日:2012-09-2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土屋宪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471 , F26B3/02 , F26B13/10 , F26B13/108 , F26B21/004 , F26B21/10 , H01M4/0404
Abstract: 本发明为了实现二次电池的成本降低,提供一种与以往相比为低风量、且能够适当维持热风的温度的二次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和该制造方法中所使用的热风干燥炉。通过温度传感器(7)测定喷嘴(4)的吹出位置(点A)处的热风温度TA,通过温度传感器(8)测定在热风的流动方向上比点A靠下游侧的点B处的热风温度TB,通过温度传感器(9)测定比点B靠下游侧的点C处的热风温度TC,通过控制装置(5),基于温度TB和温度TC算出由电极用糊料的蒸发潜热引起的点A处的热风的温度下降量dT,对点A处的热风的设定温度TS加上温度下降量dT,算出修正后的热风的设定温度TSn,根据修正后的设定温度TSn和由温度传感器(7)测定到的温度TA的差量dTA,调整向加热器(10)的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04981935A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380072418.7
申请日:2013-12-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7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4/66 , H01M10/052 , H01M10/05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31 , H01M4/0404 , H01M4/0411 , H01M4/0471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4/1391 , H01M4/1393 , H01M4/366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 H01M2004/021 , Y10T29/49117
Abstract: 经过将正极合剂糊涂布于集电板而形成合剂层的涂布工序,制造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的正极板,所述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具有将正极板和负极板隔着隔板反复卷绕而得到的电极卷绕体。在此,在涂布工序之前,在集电板的成为非涂布部的部分与成为涂布部的部分使润湿性存在差异。或者,使用缓慢的剪切速度时的粘度与快速的剪切速度100时的粘度之比在规定的范围内的正极合剂糊。由此,使涂布工序中形成的合剂层的宽度方向端部的截面形状成为陡峭截面形状,所述陡峭截面形状中,厚度为合剂层的宽度方向中央的平坦部厚度的50%以下的部分的宽度为100μm以下。由此,能够有效防止由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的正极板的合剂层端部的薄层区域带来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926026B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0880125371.5
申请日:2008-12-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以及电池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具备如下变形工序:一边对一对第一金属正交部(44d、44e)向第二径向外侧作用力,扩大第一金属卷绕部(44)的第二径向(Y)的内径,一边使构成一对第一金属正交部(44d、44e)的第一金属箔(11)分别向第二径向外侧移动。还具备如下电阻焊接工序:在第一金属卷绕部(44)变形之后的第一金属卷绕部(44)的径向内侧配置了第一集电端子部件(50)的第一端子焊接部(53)的状态下,将一对第一金属焊接部(44b、44c)向第一径向内侧推压,在使一对第一金属焊接部(44b、44c)压接在了第一端子焊接部(53)的状态下,对第一金属焊接部(44b、44c)和第一端子焊接部(53)进行电阻焊接。
-
公开(公告)号:CN102057529B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0980121029.2
申请日:2009-08-2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31 , B65H39/16 , B65H2511/142 , B65H2511/20 , B65H2801/72 , H01M10/0409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 Y10T29/49115 , B65H2220/02
Abstract: 一种用于制造卷绕电极组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电极条带(11,13)和隔板条带(12,14)彼此重叠,并在使挤压部件(30)压靠所述电极条带和所述隔板条带的同时将所述电极条带(11,13)和所述隔板条带(12,14)卷绕在卷取轴(20)上。在卷绕步骤中,随着作用在所述电极条带(11,13)和所述隔板条带(12,14)中的至少一者上的张力T减小,使所述挤压部件(30)的挤压力增大。
-
公开(公告)号:CN103163474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310037528.1
申请日:2006-11-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土屋宪司
IPC: G01R3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3675 , G01R31/361 , G01R31/365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推定装置与充电状态推定方法。当电池电流(Ib)不大于依赖于电池温度(Tb)设置的限制电流(|Ijd|)且连续流动依赖于电池温度(Tb)设置的预定时间或更长时,做出二次电池(10)处于稳定状态的决定。当二次电池(10)处于稳定状态时,电池电压(Vb)被考虑为等于开路电压(OCV),SOC推定基于开路电压-SOC特性来进行。通过设置与内阻温度依赖性相关联的限制电流(|Ijd|),当使得二次电池的内阻与限制电流(|Ijd|)的乘积基本恒定(恒定电压)时,在稳定状态下,推定误差可被保持在预定范围内,即使SOC推定在将电池电压(Vb)被假设为开路电压(OCV)时进行。因此,SOC可在稳定状态下通过简单且可靠的系统用预定误差范围内的高精度推定。
-
公开(公告)号:CN103163474B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310037528.1
申请日:2006-11-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土屋宪司
IPC: G01R3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3675 , G01R31/361 , G01R31/365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推定装置与充电状态推定方法。当电池电流(Ib)不大于依赖于电池温度(Tb)设置的限制电流(|Ijd|)且连续流动依赖于电池温度(Tb)设置的预定时间或更长时,做出二次电池(10)处于稳定状态的决定。当二次电池(10)处于稳定状态时,电池电压(Vb)被考虑为等于开路电压(OCV),SOC推定基于开路电压-SOC特性来进行。通过设置与内阻温度依赖性相关联的限制电流(|Ijd|),当使得二次电池的内阻与限制电流(|Ijd|)的乘积基本恒定(恒定电压)时,在稳定状态下,推定误差可被保持在预定范围内,即使SOC推定在将电池电压(Vb)被假设为开路电压(OCV)时进行。因此,SOC可在稳定状态下通过简单且可靠的系统用预定误差范围内的高精度推定。
-
公开(公告)号:CN101682006B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0880019457.X
申请日:2008-06-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土屋宪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8 , H01M2/20 , H01M2/305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电池(2),该电池包括与壳体(20)中的孔(26)相适配的绝缘部件(40)以及电极端子(60、70),各电极端子贯通绝缘部件(40)并延伸到壳体(20)之外。绝缘部件(40)包括:将各电极端子(60、70)与孔(26)的内表面隔离并封闭各电极端子(60、70)与所述内表面之间的界面的第一绝缘部(42);以及在绝缘部(40)的外端部沿各电极端子(60、70)的表面形成的第二绝缘部(48)。
-
公开(公告)号:CN101682006A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申请号:CN200880019457.X
申请日:2008-06-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土屋宪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8 , H01M2/20 , H01M2/305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电池(2),该电池包括与壳体(20)中的孔(26)相适配的绝缘部件(40)以及电极端子(60、70),各电极端子贯通绝缘部件(40)并延伸到壳体(20)之外。绝缘部件(40)包括:将各电极端子(60、70)与孔(26)的内表面隔离并封闭各电极端子(60、70)与所述内表面之间的界面的第一绝缘部(42);以及在绝缘部(40)的外端部沿各电极端子(60、70)的表面形成的第二绝缘部(48)。
-
公开(公告)号:CN101346636A
公开(公告)日:2009-01-14
申请号:CN200680049263.5
申请日:2006-11-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土屋宪司
IPC: G01R3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3675 , G01R31/361 , G01R31/3651
Abstract: 当电池电流(Ib)不大于依赖于电池温度(Tb)设置的限制电流(|Ijd|)且连续流动依赖于电池温度(Tb)设置的预定时间或更长时,做出二次电池(10)处于稳定状态的决定。当二次电池(10)处于稳定状态时,电池电压(Vb)被考虑为等于开路电压(OCV),SOC推定基于开路电压-SOC特性来进行。通过设置与内阻温度依赖性相关联的限制电流(|Ijd|),当使得二次电池的内阻与限制电流(|Ijd|)的乘积基本恒定(恒定电压)时,在稳定状态下,推定误差可被保持在预定范围内,即使SOC推定在将电池电压(Vb)被假设为开路电压(OCV)时进行。因此,SOC可在稳定状态下通过简单且可靠的系统用预定误差范围内的高精度推定。
-
公开(公告)号:CN103988344B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180075530.7
申请日:2011-12-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133 , H01M4/1393 , H01M4/587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3 , H01M4/0402 , H01M4/0404 , H01M4/0416 , H01M4/1393 , H01M4/587 , H01M4/625 , H01M10/0525 , H01M10/058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 Y02T10/7011 , Y10T29/49115
Abstract: 由本发明提供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0)具备正极(30)、负极(50)和非水电解质。负极(50)具备负极集电体(52)和在该集电体(52)上形成的负极活性物质层(54),该负极活性物质层(54)含有负极活性物质(55),该负极活性物质(55)能吸留和放出电荷载体,且通过具有形状各向异性而使得进行电荷载体的吸留和放出的方向被规定为规定方向。在负极活性物质层(54)的与集电体(52)相接的底部,平均粒径小于负极活性物质(55)的平均粒径的粒状的微小导电性材料(57)和/或纤维状的微小导电性材料(57)聚集,且含有负极活性物质(55)的一部分。另外,负极活性物质(55)的总量的至少50个数%被取向为:进行电荷载体的吸留和放出的方向相对于集电体(52)的表面为45°~9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