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合构造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65067A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0880132483.3

    申请日:2008-12-26

    Abstract: 嵌合构造具备:动力传递部件(323),动力传递到该动力传递部件,且该动力传递部件包括在外周缘部隔开间隔设置的第1以及第2齿部(161、162);以及与动力传递部件(323)嵌合的嵌合部件(600),该嵌合部件以包围动力传递部件(323)的周围的方式配置,且形成有接纳第1齿部(161)的第1凹部(163)以及接纳第2齿部(162)的第2凹部(164),在第1齿部(161)的外侧面与第1凹部(163)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形成为,比第2齿部(162)的外侧面与第2凹部(164)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大,在第1齿部(161)的外侧面与第1凹部(163)的内侧面之间设置有能够弹性变形的缓冲部件。

    嵌合构造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265067B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0880132483.3

    申请日:2008-12-26

    Abstract: 嵌合构造具备:动力传递部件(323),动力传递到该动力传递部件,且该动力传递部件包括在外周缘部隔开间隔设置的第1以及第2齿部(161、162);以及与动力传递部件(323)嵌合的嵌合部件(600),该嵌合部件以包围动力传递部件(323)的周围的方式配置,且形成有接纳第1齿部(161)的第1凹部(163)以及接纳第2齿部(162)的第2凹部(164),在第1齿部(161)的外侧面与第1凹部(163)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形成为,比第2齿部(162)的外侧面与第2凹部(164)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大,在第1齿部(161)的外侧面与第1凹部(163)的内侧面之间设置有能够弹性变形的缓冲部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