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833914A
公开(公告)日:2006-09-20
申请号:CN200610007786.5
申请日:2006-02-2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开关操作机构。乘员用他/她的手指操作的操作开关(28)配置在控制台(10)的上部的前端,乘员将他/她的手掌放在其上的掌托(18)设定在操作开关(28)的后方。解除控制台(10)的锁定状态的操作按钮(44)配置在掌托(18)的下部的乘员能够用他/她的手指够到操作按钮(44)的范围内。因此,当乘员想调节掌托(18)的前后位置时,该乘员可通过简单地用一只手提升操作按钮(44)以解除锁定状态来移动控制台(10),而不需要进行例如打开盖等的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1472751A
公开(公告)日:2009-07-01
申请号:CN200780022885.3
申请日:2007-06-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榊原贵美雄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3414 , B60H2001/3471 , F24F13/06
Abstract: 本发明的空调装置的吹风口结构不仅能够确保足够的空调风风量、风速,还具有良好的指向性,并且能够将朝向车厢内的吹风口形成为薄型结构。在空调装置吹风口结构(10)中,被设置在壳体(12)内的流动方向中间部(13)处的一对翼片(16)通过改变自身的姿势而能够改变空调风的吹出方向。因此,无需在吹风口(20)处设置多个吹风方向改变用的翼片,因而能够将吹风口(20)制成薄型结构。此外,由于通过一对翼片(16)即可改变空调风的吹出方向,翼片(16)的数目较少,所以不会妨碍壳体(12)内的流道中的空调风流动,并能够确保壳体(12)内的流道的有效截面积。由此,能够确保足够的空调风风量、风速。而且,通过减少翼片(16)的数目而能够扩大每一枚翼片(16)的大小。由此,还能够获得具有良好指向性的空调风。
-
公开(公告)号:CN1836926A
公开(公告)日:2006-09-27
申请号:CN200610057326.3
申请日:2006-03-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榊原贵美雄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坐在车座上的乘员放置手掌的掌托。在控制箱处,控制开关总成设置在可由坐在前座上的乘员的手指对其操作的范围内,在该控制开关总成处设置有多个用于车载设备的控制开关。用于使乘员在用手指操作控制开关时将手掌放置于其上的掌托设置在该控制开关总成的后方。该开口部经由与空调组件的空气出口部连接的管道而与该空气出口部连通。利用此构造,使空气从掌托的开口部吹出,从而可提高乘员的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500830B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0780029484.0
申请日:2007-07-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H1/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3421 , B60H2001/3464 , B60H2001/347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调风器,其能够防止或有效抑制在空调风吹出部处的有效开口表面积的减少,并且其具有良好的空调风的吹出效率。朝吹出框(26)的方向不同的第一流路(42)和第二流路(44)在空调调风器(10)的保持架(12)内形成。相互互锁的第一减震器(52)和多个第二减震器(58)设置在保持架(12)内。第一减震器(52)打开和关闭第一流路(42),第二减震器(58)打开和关闭第二流路(44)。操作第一减震器(52)和第二减震器(58)以使第一流路(42)和第二流路(44)中的任一个打开而另一个关闭,并转换空调风的流路。这样,控制空调风从吹出框(26)的吹出方向,而防止或有效抑制吹出框(26)处的有效开口表面积的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01472751B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0780022885.3
申请日:2007-06-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榊原贵美雄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3414 , B60H2001/3471 , F24F13/06
Abstract: 本发明的空调装置的吹风口结构不仅能够确保足够的空调风风量、风速,还具有良好的指向性,并且能够将朝向车厢内的吹风口形成为薄型结构。在空调装置吹风口结构(10)中,被设置在壳体(12)内的流动方向中间部(13)处的一对翼片(16)通过改变自身的姿势而能够改变空调风的吹出方向。因此,无需在吹风口(20)处设置多个吹风方向改变用的翼片,因而能够将吹风口(20)制成薄型结构。此外,由于通过一对翼片(16)即可改变空调风的吹出方向,翼片(16)的数目较少,所以不会妨碍壳体(12)内的流道中的空调风流动,并能够确保壳体(12)内的流道的有效截面积。由此,能够确保足够的空调风风量、风速。而且,通过减少翼片(16)的数目而能够扩大每一枚翼片(16)的大小。由此,还能够获得具有良好指向性的空调风。
-
公开(公告)号:CN101500830A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780029484.0
申请日:2007-07-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H1/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3421 , B60H2001/3464 , B60H2001/3478
Abstract: 此处提供了一种空调调风器,其能够防止或有效抑制在空调风吹出部处的有效开口表面积的减少,并且其具有良好的空调风的吹出效率。朝吹出框(26)的方向不同的第一流路(42)和第二流路(44)在空调调风器(10)的保持架(12)内形成。相互互锁的第一减震器(52)和多个第二减震器(58)设置在保持架(12)内。第一减震器(52)打开和关闭第一流路(42),第二减震器(58)打开和关闭第二流路(44)。操作第一减震器(52)和第二减震器(58)以使第一流路(42)和第二流路(44)中的任一个打开而另一个关闭,并转换空调风的流路。这样,控制空调风从吹出框(26)的吹出方向,而防止或有效抑制吹出框(26)处的有效开口表面积的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01448661B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0780018537.9
申请日:2007-05-2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榊原贵美雄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3414 , B60H2001/3471 , F24F13/10
Abstract: 本发明确保足够的空调风风量和风速,具有良好指向性,能够将朝向车厢内的吹风口形成为较薄结构。在空调装置吹风口结构(10)中,根据左右调节旋钮(44)的操作使形成在壳体(12)内的可动流道部件(14)变形为三角形或五角形,从而改变壳体(12)内的流道自身形状。因此,无需在壳体(12)内的流道设置多个左右吹出方向改变用的翼片。结果,能够确保壳体(12)内的流道有效截面积,并确保足够的空调风风量和风速。通过改变壳体(12)内的流道自身形状而能够控制空调风从吹风口(74)的吹出方向,因此能够获得指向性优良的空调风。由于能确保壳体(12)内流道的有效截面积,能够将朝向车厢内的吹风口(74)形成为比现有结构在车辆上下方向或车辆左右方向上更薄的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1448661A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780018537.9
申请日:2007-05-2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榊原贵美雄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3414 , B60H2001/3471 , F24F13/10
Abstract: 本发明确保足够的空调风风量和风速,具有良好指向性,能够将朝向车厢内的吹风口形成为较薄结构。在空调装置吹风口结构(10)中,根据左右调节旋钮(44)的操作使形成在壳体(12)内的可动流道部件(14)变形为三角形或五角形,从而改变壳体(12)内的流道自身形状。因此,无需在壳体(12)内的流道设置多个左右吹出方向改变用的翼片。结果,能够确保壳体(12)内的流道有效截面积,并确保足够的空调风风量和风速。通过改变壳体(12)内的流道自身形状而能够控制空调风从吹风口(74)的吹出方向,因此能够获得指向性优良的空调风。由于能确保壳体(12)内流道的有效截面积,能够将朝向车厢内的吹风口(74)形成为比现有结构在车辆上下方向或车辆左右方向上更薄的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0450834C
公开(公告)日:2009-01-14
申请号:CN200610091888.X
申请日:2006-06-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R2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155 , B60R21/206 , B60R2021/161 , B60R2021/23107
Abstract: 一种车辆安全气囊系统(A1),包括对车辆碰撞进行检测的车辆碰撞传感器、以及设置在位于前座乘员(Pa)的前方的内部装饰件(10)内的安全气囊模块(50,60),所述安全气囊模块包括充气装置(51,61)和安全气囊(52,62)。该车辆安全气囊系统(A1)还包括:接收安全气囊(52,62)的反作用力的反作用力板(20,30);将反作用力板(20,30)从储存位置(实线所示)移动到预定工作位置(双点划线所示)的驱动单元(40);以及用于将反作用力板(20,30)固定在该预定工作位置的止动器(15,16)。在该车辆安全气囊系统(A1)中,当安全气囊(52,62)膨胀而展开时,由该驱动单元(40)将反作用力板(20,30)从该储存位置移动到所述预定工作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880129A
公开(公告)日:2006-12-20
申请号:CN200610091888.X
申请日:2006-06-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R2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155 , B60R21/206 , B60R2021/161 , B60R2021/23107
Abstract: 一种车辆安全气囊系统(A1),包括对车辆碰撞进行检测的车辆碰撞传感器、以及设置在位于前座乘员(Pa)的前方的内部装饰件(10)内的安全气囊模块(50,60),所述安全气囊模块包括充气装置(51,61)和安全气囊(52,62)。该车辆安全气囊系统(A1)还包括:接收安全气囊(52,62)的反作用力的反作用力板(20,30);将反作用力板(20,30)从储存位置(实线所示)移动到预定工作位置(双点划线所示)的驱动单元(40);以及用于将反作用力板(20,30)固定在该预定工作位置的止动器(15,16)。在该车辆安全气囊系统(A1)中,当安全气囊(52,62)膨胀而展开时,由该驱动单元(40)将反作用力板(20,30)从该储存位置移动到所述预定工作位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