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919619B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380070050.0
申请日:2013-01-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4 , B60K1/04 , B60K2001/0438 , B60Y2306/01 , H01M2/10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电池搭载结构(10),具有:蓄电池框架(20),其为纤维强化树脂制,且经由多个第一结合部(40)而被结合固定在车身(12)上;电池(30),其经由多个第二结合部(50)而被结合固定在蓄电池框架(20)上;延展性部件(52、54),其被架设于第一结合部(40)与第二结合部(50)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11017035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0934129.2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本公开的活顶车辆的车身结构中,设置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并对后侧面构件(18)和中柱(16)进行连接的加强部件(20)。加强部件(20)被构成为,包括加强板(30)、中间连接部件(32)和柱侧部件(34)。加强板(30)与后侧面构件(18)相连接,且其前端部与中间连接部件(32)的后侧面(32a)相连接。中间连接部件(32)的前侧面(32b)与柱侧部件(34)的后端部(34a)被连接在一起。柱侧部件(34)与中柱(16)相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4919619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380070050.0
申请日:2013-01-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4 , B60K1/04 , B60K2001/0438 , B60Y2306/01 , H01M2/10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电池搭载结构(10),具有:蓄电池框架(20),其为纤维强化树脂制,且经由多个第一结合部(40)而被结合固定在车身(12)上;电池(30),其经由多个第二结合部(50)而被结合固定在蓄电池框架(20)上;延展性部件(52、54),其被架设于第一结合部(40)与第二结合部(50)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5849423B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480070437.0
申请日:2014-12-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9/005 , B60K1/04 , B60K2001/0438 , B62D25/20 , B62D27/023 , F16B5/04 , F16B1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异种材料的接合机构。在蓄电池框架中,上面板被设为碳纤维强化树脂制,第一加强件被设为钢板制。而且,铆钉的头部被配置在上面板侧,且头部的直径尺寸被设定为大于铆钉的铆接部。因此,与铆接部被配置在上面板侧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铆钉与上面板的接触面积。由此,能够通过铆钉的头部而以较大面积对上面板上的第一接合用孔部的周缘部进行支承。其结果为,使上面板上的第一接合用孔部的周缘部的破损等被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05829191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480066443.9
申请日:2014-12-1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04 , B60K2001/0438 , B60Y2304/03 , B60Y2306/01 , B62D25/20 , B62D29/04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面板结构,具有:第一面板(32),其为纤维强化树脂制且被设置在车辆上,并且具备沿着一个方向而延伸的多个第一突条(48);第二面板(72),其以与第一面板(32)对置的方式被配置,并具备在与第一突条(48)交叉的另一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二突条(74)。
-
公开(公告)号:CN105829191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480066443.9
申请日:2014-12-1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04 , B60K2001/0438 , B60Y2304/03 , B60Y2306/01 , B62D25/20 , B62D29/04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面板结构,具有:第一面板(32),其为纤维强化树脂制且被设置在车辆上,并且具备沿着一个方向而延伸的多个第一突条(48);第二面板(72),其以与第一面板(32)对置的方式被配置,并具备在与第一突条(48)交叉的另一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二突条(74)。
-
公开(公告)号:CN111017035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1910934129.2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本公开的活顶车辆的车身结构中,设置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并对后侧面构件(18)和中柱(16)进行连接的加强部件(20)。加强部件(20)被构成为,包括加强板(30)、中间连接部件(32)和柱侧部件(34)。加强板(30)与后侧面构件(18)相连接,且其前端部与中间连接部件(32)的后侧面(32a)相连接。中间连接部件(32)的前侧面(32b)与柱侧部件(34)的后端部(34a)被连接在一起。柱侧部件(34)与中柱(16)相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5235478B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510382144.2
申请日:2015-07-0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J5/0468 , B60J5/0431 , B60J5/045 , B60J5/0451 , B60J5/0461 , B60J5/0463 , B60J5/0481 , E05D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的车门结构,侧门结构(10)包括:由CFRP制成的内板(22),其中,侧铰链(26)的车门侧部件(28)设置在通过角状部(22C)与侧壁(22S)连接的前壁(22RF)中;以及加强部(30),其跨越角状部(22C)连结到前壁(22RF)和侧壁(22S)。在角状部(22C)的内侧上,加强部(30)与内板(22)一起形成了加强闭合截面(36)。
-
公开(公告)号:CN108019408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10994899.7
申请日:2017-10-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樱井智纮
IPC: F16B13/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B5/0258 , B60R13/0206 , F16B5/065 , F16B13/124 , F16B21/086 , F16B13/141
Abstract: 一种螺钉护孔环,其被构造为使得角筒状本体穿过门内面板的装接孔,并且爪部被构造为向本体的轴心侧的相反侧凸出并且能够朝着本体的轴心侧以及朝着本体的轴心侧的相反侧移位,使得爪部被锁定至装接孔的缘部侧。设置了在装接孔的缘部中的第一部位以及在装接孔的缘部中的第二部位。
-
公开(公告)号:CN105849423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480070437.0
申请日:2014-12-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9/005 , B60K1/04 , B60K2001/0438 , B62D25/20 , B62D27/023 , F16B5/04 , F16B1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异种材料的接合机构。在蓄电池框架(10)中,上面板(18)被设为碳纤维强化树脂制,第一加强件(14)被设为钢板制。而且,铆钉(40)的头部(44)被配置在上面板(18)侧,且头部(44)的直径尺寸被设定为大于铆钉(40)的铆接部(46)。因此,与铆接部(46)被配置在上面板(18)侧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铆钉(40)与上面板(18)的接触面积。由此,能够通过铆钉(40)的头部(44)而以较大面积对上面板(18)上的第一接合用孔部(34)的周缘部进行支承。其结果为,使上面板(18)上的第一接合用孔部(34)的周缘部的破损等被抑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