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压缩机搭载结构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379328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1181696.9

    申请日:2021-1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压缩机搭载结构。车辆用压缩机搭载结构具备:第一压缩机,其通过第一位移体以预定的周期反复进行第一运动而被驱动,并且被搭载于车辆上;第二压缩机,其通过第二位移体以所述周期反复进行第二运动而被驱动,并且被搭载于所述车辆上,在所述第一压缩机以及所述第二压缩机被搭载于所述车辆上的状态下,进行所述第一运动时的所述第一位移体的第一重心的第一位移方向被设定为,与进行所述第二运动时的所述第二位移体的第二重心的第二位移方向相反的方向。

    车辆前部构造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503833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210549967.X

    申请日:2022-0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前部构造,具备在车辆的前部的车宽方向两侧部处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的前侧框架。在左右的前侧框架的前端部设有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沿车辆前后方向压缩变形的变形部。在与左右的前侧框架对应的车辆上方侧处,对车室的地板部进行支撑的左右的前纵梁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左右的前纵梁的前部和左右的变形部由左右的连结部件相连。左右的连结部件构成为与左右的前纵梁相比相对于正面碰撞的碰撞载荷更容易塑性变形。

    车辆下部结构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435473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111073409.2

    申请日:2021-0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下部结构。该车辆下部结构具备:骨架部件,其包括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车辆宽度方向左右一对的第一骨架部件;电池组,其被配置在左右一对的所述第一骨架部件之间;连结部件,其从所述电池组起而至少向车辆前后方向的一侧延伸,并且将所述骨架部件的与所述电池组相比靠所述车辆前后方向的一侧与所述电池组进行连结;电子设备,其被搭载于所述连结部件上。

    车辆前部构造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503835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0586013.6

    申请日:2022-05-27

    Abstract: 车辆前部构造具备:前围板,区划设置于车辆前部的下部侧的动力单元室和设置于所述动力单元室的车辆上方侧及车辆后方侧的车室;分隔壁,下端部固定于所述前围板的车辆后方侧端部,从所述下端部向车辆上方延伸,将所述车室区划成前部和后部;前部车辆用座椅,配设于所述前围板的车辆上方;座椅支承构件,从车辆下方侧支承所述前部车辆用座椅,并且前端部固定于所述前围板,后端部固定于所述分隔壁;及自动驾驶单元,至少一部分配设于由所述前围板、所述分隔壁及所述座椅支承构件包围的区域,控制车辆的自动驾驶。

    车辆前部结构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503832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0368508.1

    申请日:2022-04-06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前部结构。仪表板侧部与仪表板主体部一体地设置。车载部件容纳在所述仪表板侧部中。因而,即使在车厢中的车辆前侧未设置发动机舱的车辆中,也能够确保用于这些车载部的容纳空间。另外,所述仪表板侧部与所述仪表板主体部一体地设置。因而,与仪表板侧部与仪表板主体部分离的情况相比,驾驶员座椅周围的空间能够扩大了死区的减少量,能够确保驾驶员的舒适性。

    车室构造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306632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011393982.7

    申请日:2020-12-03

    Abstract: 车室构造包括:车辆用座椅,配置于车室内并且配置于电子设备的车辆上方侧;第一板部,构成地板的一部分,以在从车辆上下方向观察时与所述电子设备重叠的方式配置,将该电子设备从车辆下方侧直接或经由构件而支承,所述地板将所述车室内与车室外分隔并且构成该车室的车辆下方侧的部分;及第二板部,构成所述地板的一部分,以在从车辆前后方向观察时与该电子设备重叠的方式配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车辆前方侧。

    车辆
    8.
    发明授权
    车辆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13173055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011187110.5

    申请日:2020-1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车辆主体,所述车辆主体包括当车辆行驶时产生热量的电气设备;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在外部空气和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以及冷却管道,所述冷却管道构成流路,制冷剂通过所述流路在电气设备和热交换器之间循环,其中所述流路的一部分在构成车辆主体的一部分的地板面板的下表面侧上被布设并且与所述地板面板相接触。

    车辆前部构造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503838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0537857.1

    申请日:2022-05-17

    Abstract: 车辆前部构造具有:动力单元,所述动力单元搭载于车辆的前部;左右一对的前方侧部框架,所述左右一对的前方侧部框架在相对于所述动力单元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两侧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支承该动力单元;左右一对的前纵梁,所述左右一对的前纵梁在所述左右一对的前方侧部框架的车辆上方侧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左右一对的前纵梁的后端部分别与所述左右一对的前方侧部框架结合;横梁,所述横梁配置于所述动力单元的车辆后方侧且斜上方侧,并沿车辆宽度方向架设在所述左右一对的前纵梁之间,并且支承所述车辆的驾驶座;以及斜撑加强件,所述斜撑加强件呈斜撑状地架设在所述左右一对的前纵梁中的至少一方与所述横梁之间。

    车辆前部构造
    10.
    发明公开
    车辆前部构造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503834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0549976.9

    申请日:2022-0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前部构造,具备:动力单元,配置于车辆的前部;左右的前侧框架,在与动力单元相对的车宽方向两侧处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构成车辆的梯形框架的前部,对动力单元进行支撑,并且在左右的前侧框架各自的后部形成有朝着车辆后方侧呈下坡状倾斜的下侧弯折部;以及左右的前纵梁,在左右的前侧框架的车辆上方侧处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支撑于左右的前侧框架,构成车身的一部分,并且在左右的前纵梁各自的后部形成有朝着车辆后方侧呈下坡状倾斜的上侧弯折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