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法氟化铝生产中的除杂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1734700A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910242210.0

    申请日:2009-12-04

    Abstract: 一种干法氟化铝生产中的除杂工艺属于化工领域,该工艺是应用下述净化系统;该净化系统包括进气管道、出气管道、净化塔、粉尘收集装置以及反吹装置;在制酸炉中通过萤石与硫酸反应得到的携带大量粉尘颗粒的无水氟化氢气体,经过进气管道进入净化塔;经过净化塔中的膜材料过滤后由出气管排出;最后进入流化床与氢氧化铝反应,从而获得干法氟化铝产品,在除杂工艺运行过程中,每隔1-2小时由反吹装置吹洗一次,所吹洗下来的粉尘颗粒通过粉尘收集装置收集并从净化塔底部排出。该工艺生产成本低,技术参数容易控制,工况操作方便,安全环保,可规模化连续生产等优点。使用该除杂工艺后,干法氟化铝产品质量均能达到国家标准所规定的一级品的各项指标。

    基于内容的快速细缝裁剪与非均匀映射相结合的图像自适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55887B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410143954.8

    申请日:2014-04-11

    Abstract: 基于内容的快速细缝裁剪与非均匀映射相结合的图像自适应方法涉及图像处理领域。它融合了细缝裁剪方法和非均匀映射方法的优点,而且解决了二者结合时的速度和效果不佳的问题。首先采取基于条带和相邻度的快速细缝裁剪方法,同时采用一种快速地质量评价方法,监测重要信息变形,当变形超过设定指标时,终止细缝裁剪方法,切换为非均匀映射方法,不仅能够快速实现图像的自适应,同时能够更好的保持图像的语义内容。本发明从图像是否产生变形失真,是否丢失重要信息作为评判标准,有效的保护了重要区域信息,使重要区域等比例缩放不变形,对非重要区域进行压缩保证了全局信息。

    一种干法氟化铝生产中的脱硅脱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75501A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0910242209.8

    申请日:2009-12-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4

    Abstract: 一种干法氟化铝生产中的脱硅脱磷方法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本发明将萤石和硫酸在制酸炉中通过化学反应制取含有大量杂质的氟化氢气体,在净化塔中经过硫酸洗涤后,随即进入膜分离器;所述的膜分离器比表面积大于180m2/g,膜材料的孔径小于1μm和耐温性在20℃-120℃之间,负压1000-3000Pa,同时该膜材料具有耐氢氟酸腐蚀,获得无水氟化氢气体,最后将该气体送入流化床与氢氧化铝反应。经测氟化铝产品中SiO2含量不大于0.30%,P2O5含量不大于0.04%。所脱除的杂质颗粒尺寸在200nm-500nm之间,其成份主要由氟,硅,磷,铁,硫,氧等组成。本发明原理简单,流程容易操作,而且工艺易于控制,能耗低,即使使用三级萤石矿生产的干法氟化铝产品,其性能参数仍可满足干法氟化铝一级品的各项指标。

    一种基于网格形变最优化的图像非均匀映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17599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310595136.7

    申请日:2013-11-21

    Abstract: 一种基于网格形变最优化的图像非均匀映射方法属于图像处理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内容感知的适用于不同用户终端的快速图像缩放技术,使固定尺寸的图像能够自适应地显示在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上,同时能够尽可能的保持原始图像中重要内容,保持关键对象无畸变,保持图像中的重要结构即空间位置关系相对不变,以保证最佳图像观赏质量。本发明通过定义一系列有效控制网格形变的能量函数来建立基于内容的图像缩放的最优化模型,保证图像缩放的过程中,视觉显著的重要区域不发生畸变,以此,来提高在移动数字设备上浏览图像的用户体验。本发明能够有效的提高缩放结果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重要区域边缘的拉伸变形。

    基于内容的快速细缝裁剪与非均匀映射相结合的图像自适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55887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143954.8

    申请日:2014-04-11

    Abstract: 基于内容的快速细缝裁剪与非均匀映射相结合的图像自适应方法涉及图像处理领域。它融合了细缝裁剪方法和非均匀映射方法的优点,而且解决了二者结合时的速度和效果不佳的问题。首先采取基于条带和相邻度的快速细缝裁剪方法,同时采用一种快速地质量评价方法,监测重要信息变形,当变形超过设定指标时,终止细缝裁剪方法,切换为非均匀映射方法,不仅能够快速实现图像的自适应,同时能够更好的保持图像的语义内容。本发明从图像是否产生变形失真,是否丢失重要信息作为评判标准,有效的保护了重要区域信息,使重要区域等比例缩放不变形,对非重要区域进行压缩保证了全局信息。

    一种用于研究高温下应力波在节理岩体中传播特性的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342564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341363.6

    申请日:2018-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研究高温下应力波在节理岩体中传播特性的试验装置,包括:发射系统,装载系统,测量系统以及加温装置四个部分。加温装置采用分段加热的方法,能够满足复杂的试验需求。测量系统主要包括两个测量系统,一个采用应变片来测量岩石的局部位移,从而得到波速变化,在试样温度较低时可以采用此种方式。另一种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本发明操作简单、可以控制初始波形和初始波速,可以较好的满足试验需求;可以对试样的位置进行微调,避免岩石加工时留下的误差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加热装置可以进行分段加热,可以满足复杂的试验要求;采用两套测量系统,确保试验精度。

    一种用于研究弹性纵波在节理岩体中传播特征的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283249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1341387.1

    申请日:2018-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研究弹性纵波在节理岩体中传播特征的试验装置,该试验装置包括发射系统,装载系统,测量系统三个部分。发射腔室的管道采用高强度绝缘材料制成,子弹由电枢和金属弹体组成。动力系统是采用交变电流产生的磁性波来驱动子弹,可以通过改变放电电压来改变子弹的初始速度,从而得到不同初始波速的弹性纵波在节理岩体的传播特征。通过调节子弹的形状得到不同初始波形的弹性波在节理岩体的传播特征。测量系统采用应变片来测量岩石的局部位移,从而得到波速变化。测量系统还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将两种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对比,从而确保试验的准确度。

    一种无水氟化氢气体的净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700875A

    公开(公告)日:2010-05-05

    申请号:CN200910250320.1

    申请日:2009-12-04

    Abstract: 一种无水氟化氢气体的净化系统属于化工领域。该净化系统包括进气管道、出气管道、净化塔、粉尘收集装置以及反吹装置;进气管道位于净化塔的下半部,出气管道位于净化塔的上半部;净化塔中放置能耐温度:20-100℃和耐负压:1000-3000MPa的膜材料,膜材料孔径小于1μm,同时,该膜材料具有耐氢氟酸腐蚀,所有膜材料总比表面积大于180m2/g;收集装置上端与净化塔底部相连接;反吹装置位于净化塔上半部或顶部,一端与净化塔相连,另一端与空压机相连。该净化系统成本低,技术参数易控制,工况操作方便,安全环保,可规模化连续生产等优点。使用该系统后,无水氟化氢气体中在常温常压下粉尘颗粒含量小于5g/m3,脱除的粉尘颗粒尺寸在200nm-500nm之间,主要由氟,硅,磷,铁,硫,氧等组成。

    一种基于网格形变最优化的图像非均匀映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17599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10595136.7

    申请日:2013-11-21

    Abstract: 一种基于网格形变最优化的图像非均匀映射方法属于图像处理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内容感知的适用于不同用户终端的快速图像缩放技术,使固定尺寸的图像能够自适应地显示在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上,同时能够尽可能的保持原始图像中重要内容,保持关键对象无畸变,保持图像中的重要结构即空间位置关系相对不变,以保证最佳图像观赏质量。本发明通过定义一系列有效控制网格形变的能量函数来建立基于内容的图像缩放的最优化模型,保证图像缩放的过程中,视觉显著的重要区域不发生畸变,以此,来提高在移动数字设备上浏览图像的用户体验。本发明能够有效的提高缩放结果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重要区域边缘的拉伸变形。

    一种无水氟化氢气体中粉尘颗粒的脱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23329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910242208.3

    申请日:2009-12-04

    Abstract: 一种无水氟化氢气体中粉尘颗粒的脱除方法属于化工技术领域。首先无机氟化物与酸反应得到无水氟化氢气体,随即通过有机-无机杂化膜;该有机-无机杂化膜,孔径小于1μm和耐温性在20℃-120℃,同时具有耐氢氟酸腐蚀,负压:1000-3000Pa条件,比表面积大于180m2/g;脱除无水氟化氢气体中亚微米或纳米级以下的粉尘颗粒,使得无水氟化氢气体中在常温常压下粉尘颗粒含量小于5g/m3。使得无水氟化氢气体中在常温常压下粉尘颗粒含量小于5g/m3,所脱除的亚微米或纳米级以下的粉尘颗粒尺寸在200nm-500nm之间,其成份主要由氟,硅,磷,铁,硫,氧等组成。本发明工艺过程简单,操作容易控制,能耗低,且易于满足工业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