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5729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77282.0
申请日:2025-02-18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王晓婵 , 张新全 , 赵新生 , 王文正 , 景秋莲 , 孙文智 , 崔文慧 , 冀芸 , 朱水鹏 , 田野 , 王波 , 杨昆 , 白玉山 , 刘梦 , 冯志豪 , 任熠昆 , 卢珊珊 , 陈忠忠 , 胡凡城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隧道施工降尘设施,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顶端安装有降尘箱,所述降尘箱的顶端设置有箱盖,所述箱盖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气泵,所述第一气泵输出端贯通到降尘箱的内部;所述降尘箱的内部最下方设置有通气件,所述通气件的进气端连通设置有第一导管;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降尘设施,通过设置密封罩与喷气头;在使用时,密封罩将过滤片顶端部分密封,之后通过喷气头从下方喷出气流;堵塞在过滤片上的粉尘在受到反方向气流作用时堵塞的粉尘被顶出,随着喷气头与密封罩的同步转动,过滤片被充分疏通;不需要定期拆卸清理,且疏通时不需要停止对隧道的降尘处理,故提高了隧道降尘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391038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76721.3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型盾构反力架结构及使用方法,包括矩形框架,通过设置调节机构,使人们可以通过操作弧形杆卡入不同位置的多个弧形块之间调节第二斜向支撑杆和第一斜向支撑杆的位置,并通过第二转轮卡入凹形架内部的方式固定住第二斜向支撑杆和第一斜向支撑杆,可以提升整体反力架的适配性,并且通过转动弧形杆,调节第二转轮的转向,可以使第二转轮与地面接触,可以将第二斜向支撑杆和第一斜向支撑杆拆除,矩形框架也更容易在地面上移动,调节机构不仅可以用于第二斜向支撑杆和第一斜向支撑杆的安装固定,位置调节,还可以用于矩形框架的移动,功能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3482520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832801.4
申请日:2021-07-22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B3/0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盾构隧道联络通道的钻进设备,通过设置床身和设置在床身上的驱动机构、从动轮;套管与从动轮连接,驱动机构上设置主动轮和马达,由马达带动主动轮转动,且主动轮与从动轮啮合,从而带动从动轮和套管相对所述床身旋转;并且驱动机构与从动轮对应设置,以驱动从动轮和套管相对床身水平移动;同时,套管远离从动轮的一端设置刀具,在驱动机构的水平驱动和主动轮的旋转驱动共同作用下,以实现从动轮、套管和刀具的旋转推进,从而实现自动化钻进作业,提高了钻进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162392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210947282.0
申请日:2022-08-09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2D2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沉井纠偏施工方法,具体步骤为:S1:沉井在自重下落过程中出现偏移后,将钢梁与沉井的顶端连接,钢梁的长度应长于沉井的直径;S2:将稳定板放置与沉井的一侧,并在稳定板的上方安放液压油泵,将液压油泵的顶端与钢梁的底端对齐,启动液压油泵,将钢梁上顶,进而可以推动沉井偏移回竖直状态;S3:通过稳定板中三组抓取臂的设置,用来将液压油泵牢固的固定在稳定板上,让上顶过程平稳的运行;通过此种方法,对于自重下沉中发生偏移的沉井,无需用大规模机械,也可实现沉井纠偏的效果,同时配合可转动的抓取臂的设置,可以将液压油泵紧紧抓住,降低上顶过程中液压油泵向外偏移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1594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239488.1
申请日:2025-03-03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盾构隧道内气体检测装置及方法,包括检测平台,所述检测平台的两侧壁均固接有安装台,每个所述安装台的表面均开设有安装孔,通过安装孔可将外接嵌入螺杆固定嵌入于隧道底部或顶部,所述检测平台的上方设置有气体检测座,所述气体检测座的下端面安装有呈对称布置的抽气管,每个所述抽气管的内部均转动设置有抽气风扇,所述抽气风扇与外接微型电机输出端连接,所述抽气风扇用于将比重大于空气的有害气体尽快抽入抽气管内部;微型电机带动抽气管内部的抽气风扇进行转动,使得抽气风扇将沉积于隧道地面附近的有害气体抽入抽气管内部,并通过气体检测座对有毒气体进行检测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675252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491491.3
申请日:2023-05-04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王晓婵 , 孙文智 , 王文正 , 赵新生 , 张新全 , 王波 , 白玉山 , 霍银通 , 孙俊杰 , 武亚杰 , 冯志豪 , 朱水鹏 , 巴建文 , 景秋莲 , 冉玲 , 崔文慧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穿透地下构筑物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包括履带底盘、转盘、一号液压缸、安装臂和支撑柱;所述履带底盘的顶面转动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的顶面均匀环绕安装有多个一号液压缸,所述一号液压缸的活塞杆端头安装有安装臂,所述安装臂的中部滑动安装有多个支撑柱;操控履带底盘移动到既有结构的内部,一号液压缸钢推动安装臂向外侧展开,将多个支撑柱首尾连接固定,并安装到安装臂的中部;通过多个支撑柱对既有结构进行支撑,当进行钻孔时,只需转动一号液压缸,改变支撑柱的支撑位置,降低了工作人员拆卸的困难度;待施工完成后,控制履带底盘进行转场,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431587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110831310.8
申请日:2021-07-22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盾构隧道联络通道的施工方法,通过在已经贯通的第一盾构隧道的侧壁上选取联络通道的开口位置,在第一盾构隧道和第二盾构隧道对应开口位置处设置混凝土补块,在混凝土补块的强度达到预设强度后,对混凝土补块进行锚索对拉,以固定混凝土补块与盾构隧道的管片;然后,在开口位置进行钻进操作,以贯穿第一盾构隧道和第二盾构隧道,在贯穿之后破除混凝土补块并清除渣土,形成初始通道;最后,对初始通道进行加固且在初始通道内安装防火门,以形成联络通道;利用混凝土补块和锚索对拉以保证第一盾构隧道和第二盾构隧道的强度,避免钻进过程中塌陷或沉降等施工安全问题,并且对联络通道进行加固,以保证联络通道的强度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3763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492506.8
申请日:2023-05-04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王晓婵 , 巴建文 , 王文正 , 田野 , 马腾 , 冉玲 , 王永兴 , 张新全 , 赵新生 , 王波 , 崔文慧 , 孙文智 , 白玉山 , 曹颖 , 霍银通 , 武亚杰 , 李梓森 , 赵小杰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施工围栏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成槽机施工防护围栏,包括围栏板;所述围栏板的外部开设有多组吸音孔;所述围栏板的内部开设有集音槽,且多组吸音孔与集音槽相连通;通过设置的多组围栏板搭建成槽机施工防护围栏,依靠吸音孔与集音槽相连通,配合弧形板内壁处吸收噪音,起到对噪音吸收降噪的作用,并且利用多组滑动板底端内部的滑轮转动,实现对围栏板的位移效果,依靠一号转板和二号转板转动在固定架内部,并分别卡在一号固定块和二号固定块内部固定,起到对挡板的高度限位的作用,利用一号导向板和二号导向板导向配合,将噪音导向吸音板的内部吸收,降低噪音污染的扩散。
-
公开(公告)号:CN115162392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947282.0
申请日:2022-08-09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2D2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沉井纠偏施工方法,具体步骤为:S1:沉井在自重下落过程中出现偏移后,将钢梁与沉井的顶端连接,钢梁的长度应长于沉井的直径;S2:将稳定板放置与沉井的一侧,并在稳定板的上方安放液压油泵,将液压油泵的顶端与钢梁的底端对齐,启动液压油泵,将钢梁上顶,进而可以推动沉井偏移回竖直状态;S3:通过稳定板中三组抓取臂的设置,用来将液压油泵牢固的固定在稳定板上,让上顶过程平稳的运行;通过此种方法,对于自重下沉中发生偏移的沉井,无需用大规模机械,也可实现沉井纠偏的效果,同时配合可转动的抓取臂的设置,可以将液压油泵紧紧抓住,降低上顶过程中液压油泵向外偏移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622948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835924.3
申请日:2021-07-23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盾构隧道联络通道管道装置,通过设置多块管片、多根套管以及防水层,其中多块管片设置于盾构隧道联络通道内壁上,且多块管片构成一个与盾构隧道联络通道内壁形状对应的环形结构,以实现对联络通道的加固;多根套管设置于多块管片中相邻的管片之间,且多根套管的延伸方向与盾构隧道联络通道内壁垂直,以提高对联络通道的加固强度;防水层设置于多块管片与多跟套管之间的间隙处,用于封堵多块管片与多跟套管之间的间隙,以实现无水作业,从而提高作业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