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94114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211657885.3
申请日:2022-12-22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Inventor: 周书涛 , 巨亚堂 , 王斐然 , 童军 , 吴振强 , 侯传涛 , 苏蕴荃 , 李典 , 钟嫄 , 潘维强 , 冯伟干 , 崔高伟 , 叶林茂 , 姜志国 , 韩丽 , 于越 , 贾业宁 , 王利斌
IPC: G06F30/20 , G06T17/20 , G06F17/16 , G06F119/02 , G06F119/14 , G06F111/10 , G06F111/04 , G06F11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理想弹塑性薄板塑性安定上下限载荷的数值计算方法,属于物理技术领域,包括;ST1、准备计算数据,形成广义应变‑位移速度关系矩阵;ST2、构造广义弹性应力场,得到各个角点载荷作用的光滑广义弹性应力;ST3、进行初始迭代,假设整个薄板处于非屈服状态,进行求解和计算;ST4、第h(h≥1)次迭代,根据第h‑1次迭代的结果求解线性方程,得到第h次迭代的拉格朗日乘子、光滑广义塑性应变和广义应力、安定上下限载荷乘子,判断迭代是否终止;ST5、计算结果后处理。本发明在建立的理想弹塑性薄板安定上限分析迭代格式的基础上,解决了下限分析高精度光滑广义应力场的构造和下限载荷的迭代求解问题,实现了理想弹塑性薄板安定上下限载荷的同时精确高效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2525999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011369883.5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频率成份的声发射信号相关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获得声发射信号数据;对所述信号进行降噪滤波处理;对所述信号进步频谱分析;将频率幅值分成高频成份和低频成份两部分;进行声发射信号频率幅值分布相关系数计算;评估低频成份和高频成份的相关系数与传播距离的关系;确定声发射信号相关关系。本发明相比传统的直接基于声发射信号波形的相关分析方法更具可靠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525999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369883.5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频率成份的声发射信号相关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获得声发射信号数据;对所述信号进行降噪滤波处理;对所述信号进步频谱分析;将频率幅值分成高频成份和低频成份两部分;进行声发射信号频率幅值分布相关系数计算;评估低频成份和高频成份的相关系数与传播距离的关系;确定声发射信号相关关系。本发明相比传统的直接基于声发射信号波形的相关分析方法更具可靠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594769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310527058.7
申请日:2013-10-30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构热噪声复合环境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温环境下耐强噪声石英窗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所述安装装置包括:托架(3),隔热毡(4),金属减震垫(5),紧固螺栓(6)和压紧螺母(7);托架(3)为U型槽形状构件,在安装对象(1)的窗口的上下两侧,开口相对地安装2个托架(3),用于约束石英窗(2);隔热毡(4)垫置于石英窗(2)和托架(3)之间;在水平方向上,使用金属减震垫(5),紧固螺栓(6)和压紧螺母(7)对于石英窗(2)进行固定。本发明缓解行波管热变形导致的安装应力,同时也可以在高温环境下提供稳定的预紧力,保证热噪声试验系统的完整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596781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310527010.6
申请日:2013-10-30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力热复合环境试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火焰加热式热噪声复合环境试验装置。包含行波管噪声装置(1)、噪声测控系统(8)和热试验装置,用于对被试件进行热噪声复合环境试验,其中,热试验装置为火焰式加热。其中,使用甲烷和氧气产生火焰。其中,包含:燃气储存系统(5)、火焰管路系统(4)、火焰加热枪(3)、火焰控制系统(6)、火焰监测器(2)、火焰加热枪安装板(7)、温度测试系统。本发明可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翼舵结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的大面积热防护系统的热噪声复合环境性能考核试验,可用于超声速航空飞行器蒙皮壁板结构的热噪声性能考核,在飞行器结构优化和热噪声复合环境考核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973586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528670.6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IPC: G06Q10/04 , G06F30/20 , G06F17/11 , G16C60/00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延性耗竭理论的锡铅钎料蠕变疲劳寿命预测方法,涉及材料寿命预测技术领域。该基于延性耗竭理论的锡铅钎料蠕变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对锡铅钎料进行不同形式的形变,然后锡铅钎料在不同形变下的疲劳寿命、蠕变延性以及应力松弛特性进行测量,综合考虑蠕变损伤与疲劳损伤对锡铅钎料寿命的影响,通过测量锡铅钎料疲劳寿命、蠕变延性与应力松弛特性,建立考虑幅值修正的疲劳损伤与基于延性耗竭理论的蠕变损伤计算方法,通过线性叠加方法,建立锡铅钎料蠕变疲劳寿命预测模型,模型建立后,可通过输入蠕变‑疲劳加载条件与首个循环的应力峰谷值,即可实现锡铅钎料蠕变‑疲劳寿命的快速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04597288B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310527067.6
申请日:2013-10-30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P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面模态试验和振动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温加速度传感器校准装置。包括:加热器(1)、隔热块(4)、常温标准传感器(5)、耐高温标定支架(6)、振动台(7)及加热器支架(8),以及可控硅(a)、功率放大器(b)和测控系统(c);测控系统(c)通过可控硅(a)控制加热器(1)进行加热,通过功率放大器(b)控制振动台(7)进行振动,并采集被校准加速度传感器(2)和常温标准传感器(5)的信号,对于被校准加速度传感器(2)进行校准。本装置在为加速度传感器提供振动环境的同时,能够提供1000℃范围内的高温环境,并可用来对高温加速度传感器进行比较标定。
-
公开(公告)号:CN104597288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310527067.6
申请日:2013-10-30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P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面模态试验和振动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温加速度传感器校准装置。包括:加热器(1)、隔热块(4)、常温标准传感器(5)、耐高温标定支架(6)、振动台(7)及加热器支架(8),以及可控硅(a)、功率放大器(b)和测控系统(c);测控系统(c)通过可控硅(a)控制加热器(1)进行加热,通过功率放大器(b)控制振动台(7)进行振动,并采集被校准加速度传感器(2)和常温标准传感器(5)的信号,对于被校准加速度传感器(2)进行校准。本装置在为加速度传感器提供振动环境的同时,能够提供1000℃范围内的高温环境,并可用来对高温加速度传感器进行比较标定。
-
公开(公告)号:CN114520032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111037125.8
申请日:2021-09-06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IPC: G16C6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热老化材料低周疲劳寿命的预测方法,包括:S1确定材料在未老化的疲劳强度系数σ'f、疲劳强度指数b、循环强度系数K和循环应变硬化指数n,确定材料在不同老化时间下的疲劳强度系数σ'f、疲劳强度指数b、循环强度系数K和循环应变硬化指数n,并建立与老化时间的函数关系;S2根据K、n、σ'f、b确定疲劳延性系数ε'f和疲劳延性指数c与老化时间的关系;S3将σ'f、b、ε'f、c代入Basquin‑Manson‑Coffin方程中,得到适用于不同老化时间的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方程。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材料在热老化的低周疲劳寿命不能准确预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7156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24397.1
申请日:2024-01-08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飞行器结构的重复使用性能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涉及性能检测技术领域。包括:通过选取飞行器的多个相同的待检测结构样本;基于中子成像技术确定待检测结构样本的损伤极限值,以及根据中子散射技术对确定待检测结构样本的内应力极限值;根据中子成像技术对已重复使用的目标检测结构进行损伤成像确定目标检测结构的当前损伤参数,以及根据中子散射技术对目标检测结构进行内应力检测,得到目标检测结构的当前残余应力参数;基于损伤极限值、内应力极限值以及目标检测结构的当前损伤参数和当前残余应力参数,对目标检测结构实现重复使用性能检测。本公开可以提高对飞行器结构的重复使用性能检测的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