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超像素和超度量轮廓图的林区图像分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37230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1910481471.1

    申请日:2019-06-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像素和超度量轮廓图的林区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线性谱聚类将图像分割成超像素,并计算相邻超像素区域之间的不相似度;然后自下而上地合并相似度较高的区域,同时更新超度量轮廓图中的边缘权重;最后输出利用最佳权重阈值分割的图像。较小的权重阈值会产生过分割,随着阈值增大,分割结果则只保留显著性较高的边缘。本发明能够自主设置分割阈值T,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不同大小的分割阈值T,以得到较佳的分割结果。相较于其他现有图像分割算法,本发明具有运算复杂度显著降低、算法速度较快、分割效果好、对初始参数依赖小等优点,非常适合用于分割高分辨率的无人机林区航拍图像,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一种小线角木蠹蛾性诱剂及诱芯

    公开(公告)号:CN111587882B

    公开(公告)日:2021-10-12

    申请号:CN202010295671.0

    申请日:2020-04-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昆虫性诱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线角木蠹蛾性诱剂及诱芯。所述小线角木蠹蛾性诱剂包括性诱剂有效成分,所述性诱剂有效成分包括顺‑3‑十四碳烯醇乙酸酯、反‑3‑十四碳烯醇乙酸酯和顺‑5‑十二碳烯醇乙酸酯。本发明提供的小线角木蠹蛾性诱剂,不论是用来作虫情测报,用诱捕法直接捕杀,还是干扰交配法防治小线角木蠹蛾,均有利于保护小线角木蠹蛾的天敌,兴益除害,充分发挥防治小线角木蠹蛾的威力,提高防治小线角木蠹蛾的效果,还可避免施用化学农用药,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一种麦蒲螨的繁育方法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812928B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210274350.8

    申请日:2012-08-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麦蒲螨的繁育方法,其包括将被麦蒲螨寄生的原始寄主置于指形管中;将替代寄主置于培养皿中,将指形管置于培养皿中,接种24-48h后将被寄生的替代寄主转移到指形管中培养,作为麦蒲螨原种;按上述方法,将麦蒲螨原种与替代寄主置于培养皿中,接种48h-72h后将被寄生的替代寄主转移到指形管中培养,繁育出麦蒲螨。本发明操作简便,所用设备简单易得,将指形管和培养皿配合使用的接种方法大大降低了替代寄主活动对麦蒲螨膨腹体的破坏,提高了麦蒲螨的寄生率。

    一种长林小蠹幼虫高效人工饲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0336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128154.2

    申请日:2024-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昆虫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长林小蠹幼虫高效人工饲养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取含有韧皮部的树皮打粉获得树皮粉;将树皮粉与水按照体积比(1.8~2.2):1混匀树皮粉至无结块,手捏成团,制得松开微散状态的团块饲料;将团块饲料置于容器中压实,确保容器翻转倒立时团块饲料不往下掉也不松散的状态;在团块饲料表面戳出小孔至刚好容纳一粒卵,将长林小蠹的卵放置孔内,确保卵的尖端裸露,卵的其他部分被团块饲料包裹。本发明饲养的方法实现了长林小蠹从卵至蛹成功羽化,成活率在72%以上,可满足对长林小蠹幼虫,蛹等虫态样本的需求,相比原木段饲养的方法可更直观了解昆虫发育情况,满足实验需要。

    基于单木尺度的松材线虫病感病风险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77865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1230253.3

    申请日:2023-09-2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单木尺度的松材线虫病感病风险预测方法,属于松材线虫病检测领域。所述基于单木尺度的松材线虫病感病风险预测方法,包括:基于获取的目标林分的目标图像,确定目标林分中单木分布图;基于单木分布图,确定表观健康木受松材线虫病受害木影响下的病害空间传播概率;基于目标林分中各表观健康木的树种种类,确定各表观健康木的树种种类中目标松材线虫寄主树种种类在目标林分中的树种感病概率;对目标林分进行受害木采样,并基于采样结果确定不同受害状态的目标松材线虫寄主树种种类对应的病害传染强度;基于病害空间传播概率、树种感病概率和病害传染强度,确定目标预测结果。

    一种小线角木蠹蛾性诱剂及诱芯

    公开(公告)号:CN111587882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295671.0

    申请日:2020-04-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昆虫性诱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线角木蠹蛾性诱剂及诱芯。所述小线角木蠹蛾性诱剂包括性诱剂有效成分,所述性诱剂有效成分包括顺-3-十四碳烯醇乙酸酯、反-3-十四碳烯醇乙酸酯和顺-5-十二碳烯醇乙酸酯。本发明提供的小线角木蠹蛾性诱剂,不论是用来作虫情测报,用诱捕法直接捕杀,还是干扰交配法防治小线角木蠹蛾,均有利于保护小线角木蠹蛾的天敌,兴益除害,充分发挥防治小线角木蠹蛾的威力,提高防治小线角木蠹蛾的效果,还可避免施用化学农用药,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一种排除红脂大小蠹线粒体假基因干扰的长片段扩增引物

    公开(公告)号:CN111500745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57133.X

    申请日:2020-04-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除红脂大小蠹线粒体假基因干扰的长片段扩增引物。所述引物为DVF7,其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DVR6,其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2所示;DVF6,其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3所示。本发明通过设计长片段的扩增引物,避开红脂大小蠹核基因组上的假基因Numts位点进行目的片段的扩增,得到准确的COI基因片段,构建和优化红脂大小蠹基因组DNA长片段扩增反应体系,为分析红脂大小蠹种群遗传变异以及入侵路线提供可靠的研究方法。

    一种杨干象特异性SS-COⅠ引物对及快速分子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32633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497624.9

    申请日:2014-09-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杨干象特异性SS-CO Ⅰ引物对及快速分子检测方法,构建杨干象的快速分子鉴定体系。是一种快速稳定、不受虫态限制、简单易行的杨干象检测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基层检验检疫及相关部门对杨干象的鉴定。本发明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在短时间内快速、准确地进行我国重大林业检疫性害虫杨干象的鉴定,特别是除成虫以外其它虫态(卵、幼虫和蛹)的鉴定,该发明可用于国内外杨树苗木调运、带皮原木制品、木质包装材料等运输中杨干象的快速检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