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98803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026979.9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
IPC: A61K36/734 , A61P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以下重量组分的原料:芡实10‑30份、葛根10‑15份、黄芪8‑15份、茯苓6‑10份、山楂5‑8份。经动物实验证明,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能显著降低心脏组织中Fe2+、MDA的含量,明显提高SOD活性,同时有效减少急性MIRI大鼠心梗面积,减轻病理改变,抑制ST段位移值升高,可以较好的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冠心病,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57084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76300.9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藿香基因功能研究的的VIGS沉默体系的构建方法,本发明以叶绿素合成的指示基因PDS和CHLH为报告基因构建TRV2‑PDS或TRV2‑CHLH可视化载体;将TRV2‑PDS或TRV2‑CHLH可视化载体转化农杆菌后于目的植株子叶进行注射侵染,构建获得VIGS沉默体系。本发明通过对藿香中异胡薄荷酮异构酶基因(ArIPI基因)进行克隆、扩增、载体构建,在植物体内对ArIPI基因功能进行验证,为改良培育藿香,构建基因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998803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026979.9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
IPC: A61K36/734 , A61P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以下重量组分的原料:芡实10‑30份、葛根10‑15份、黄芪8‑15份、茯苓6‑10份、山楂5‑8份。经动物实验证明,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能显著降低心脏组织中Fe2+、MDA的含量,明显提高SOD活性,同时有效减少急性MIRI大鼠心梗面积,减轻病理改变,抑制ST段位移值升高,可以较好的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冠心病,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652434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010396877.2
申请日:2020-05-12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促进水稻籽粒增大作用的芡实DNA分子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该DNA分子容易获取,分子序列确切,分子克隆后经过简单的侵染步骤,即可得到所产籽粒较大的水稻植株。本发明首次证实了EuSAUR基因为芡植物生长过程中调控种子大小的一个关键基因;同时,基于异源表达的方法进一步证实了EuSAUR基因促进水稻籽粒增大的功能。本发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芡实资源产业化的发展;同时也为粮食领域提供一种提高水稻籽粒大小的DNA分子。
-
公开(公告)号:CN11961351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76301.3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50
Abstract: 本发明以荆芥柠檬烯合酶(StLS)基因启动子为诱饵,利用生物筛选方法筛选出两个参与荆芥胡薄荷酮生物合成调控的MYB转录因子即StMYB76和StMYB13。这两种基因具有的核苷酸序列如SEQ:NO.1和SEQ:NO.2所示。两个MYB转录因子均可与StLS启动子元件结合并激活其表达;可显著增强荆芥胡薄荷酮合成相关基因StLS、StL3OH、StIPD、StPR的转录本丰度;可促进荆芥叶片中胡薄荷酮的积累。本发明可用于植物胡薄荷酮生物合成的转录调控,为提高唇形科植物挥发油合成的调控机制及分子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937224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779440.1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C12N15/82 , C12N15/29 , A01H5/00 , A01H6/50 ,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植株基因功能鉴定的VIGS沉默体系的建立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先获得CHLH示踪基因,再利用烟草脆裂病毒(TRV2)构建TRV2‑CHLH可视化载体,然后构建TRV2‑CHLH‑目的基因干扰示踪载体,将获得的TRV2‑CHLH‑目的基因干扰示踪载体转化农杆菌后,通过对目的植株子叶进行注射侵染,构建获得VIGS沉默体系。本发明的体系可对目的基因功能进行鉴定,筛选目标基因,从而增强目标基因的表达,提高有效成分的含量,构建有利于提高药材品质的基因工程。
-
公开(公告)号:CN113652434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010396877.2
申请日:2020-05-12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促进水稻籽粒增大作用的芡实DNA分子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该DNA分子容易获取,分子序列确切,分子克隆后经过简单的侵染步骤,即可得到所产籽粒较大的水稻植株。本发明首次证实了EuSAUR基因为芡植物生长过程中调控种子大小的一个关键基因;同时,基于异源表达的方法进一步证实了EuSAUR基因促进水稻籽粒增大的功能。本发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芡实资源产业化的发展;同时也为粮食领域提供一种提高水稻籽粒大小的DNA分子。
-
公开(公告)号:CN107242438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710433430.6
申请日:2017-06-09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23L7/10 , A23L11/00 , A23L19/00 , A23L19/10 , A23L25/00 , A23L31/00 , A23L33/00 , A61K36/899 , A61P1/14 , A61P39/00 , A61P25/20 , A61P3/02 , A61P1/12 , A61P11/00 , A61P3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L7/10 , A23L11/05 , A23L19/09 , A23L19/10 , A23L19/115 , A23L25/30 , A23L31/00 , A23L33/00 , A23V2002/00 , A61K36/076 , A61K36/48 , A61K36/62 , A61K36/8945 , A61K36/8967 , A61K36/899 , A23V2200/32 , A23V2200/324 , A23V2200/314 , A23V2200/30 , A61K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健脾益气功效的芡实糕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它由鲜芡实13‑18份、白扁豆4‑6份、山药4‑6份、百合4‑6份、茯苓粉4‑6份、糯米粉16‑24粉、魔芋粉4‑6份和白砂糖3‑5份制成。本发明通过大量实验筛选,各组份配比科学合理,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有助于人体吸收,保健功能更加全面。经过功能性实验表明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芡实糕口感细腻,保留各组份营养有机成分,风味口感好,营养价值高,具有很好的健脾益气、益肾固精、补脾止泻、利水除湿止带作用,对脾虚久泻、小便不禁等症疗效较好,是一种天然绿色的保健食品。
-
公开(公告)号:CN120005898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411786074.2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A61K38/16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体涉及基于三棱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SsBBI和SsBBI3基因及其编码的产物和应用;SsBBI3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编码产物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 NO.2所示,通过对三棱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SsBBI3的克隆、扩增、在工程菌中进行表达,得到了三棱胰蛋白酶抑制剂蛋白SsBBI3,该蛋白由三棱胰蛋白酶抑制剂蛋白SsBBI改造,改造方法为截去SsBBI的膜内区及跨膜区,保留膜外区。SsBBI蛋白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编码产物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 NO.4所示。这种三棱胰蛋白酶抑制剂具有低剂量显著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73631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823506.2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体,具体公开了荆芥MYB转录因子基因SMYB71及其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载体和应用;这种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编码产物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 NO.2所示,通过对荆芥MYB转录因子基因StMYB71沉默片段的克隆、扩增、在荆芥体内中进行抑制,得到了荆芥MYB转录因子StMYB71被抑制的荆芥植株,利用酵母单杂交技术进一步确定StMYB71通过与荆芥柠檬烯‑3‑羟化酶StL3OH相互作用调控荆芥单萜化合物生物合成。这种荆芥MYB转录因子基因StMYB71,可解决现有研究中关于荆芥中通过与StL3OH互作调控单萜合成相关MYB转录因子还未被分离和鉴定的问题。本发明可为改良荆芥,提高荆芥胡薄荷酮和柠檬烯等有效成分含量的基因工程提供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