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44380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310413909.9
申请日:2023-04-1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C209/22 , B01J19/00 , C07C211/48 , C07C213/08 , C07C217/84 , C07D295/03 , C07D233/58 , C07D24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流场技术实现氨基衍生物烷基化的方法,将含氮化合物1、化合物2、碱和溶剂的均相溶液在微流场反应装置中反应,即得含N‑烷基化合物3的流出液。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原料廉价易得、无需催化剂和反应易于放大合成等优势,为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4989112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98722.3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D277/82 , B01J31/02 , B01J31/22 , B01J19/12 , B01J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光催化微通道制备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式1所示的叠氮烯醇类化合物和碱溶于第一溶剂中,得到第一反应液;将式2所示的乙基苯源、光催化剂溶于第二溶剂中,得到第二反应液;(2)将第一反应液和第二反应液分别同时泵入设有光源的微反应装置中反应,收集流出液,得到含有式3所示的烯胺类化合物的反应液。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和有效的合成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由叠氮烯醇类化合物为底物,将光催化反应技术与微流场反应技术相结合,一步合成烯胺类新型化合物,产率高达90%。
-
公开(公告)号:CN114716288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416804.4
申请日:2022-04-2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B37/04 , C07C269/06 , C07C271/16 , C07C271/12 , C07D207/06 , C07D209/14 , C07D40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流场可见光催化技术实现氨基酸脱羧炔基化的方法,将含氨基酸衍生物1、炔基溴化物2、溶剂、光催化剂和碱添加剂的均相溶液于设有光源的微流场反应装置中进行反应,收集流出液,即得含式3所示的氨基酸脱羧炔基化的化合物的反应液。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无需金属催化剂,且使用的炔基化试剂可通过廉价易得的原料简单合成得到,反应易于放大合成等优势,为规模化生产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4573658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219932.X
申请日:2022-03-0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实现半胱氨酸及其多肽的吡啶选择性功能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式I所示的半胱氨酸或其多肽溶于第一溶剂中,作为第一反应液;(2)将式II所示的吡啶选择性功能化试剂溶于第二溶剂中,作为第二反应液;(3)将第一反应液和第二反应液于微通道反应装置中反应,收集流出液,即得含有式III所示的半胱氨酸或其多肽的吡啶选择性功能化产物的反应液。本发明是一个全新的实现半胱氨酸及其多肽的吡啶选择性功能化修饰的方法,只需在反应体系中加入有机碱就可以实现半胱氨酸及其多肽的吡啶选择性功能化修饰。
-
公开(公告)号:CN116283974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310297163.X
申请日:2023-03-24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D471/04 , B01J19/00 , B01J1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光催化微通道制备烷基磺酰化吲哚[2,1,a]异喹啉衍生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式1所示的N‑甲基丙烯吲哚类衍生物和碱溶于第一溶剂中,得到第一反应液;将式2所示的烷基源、磺酰基源、光催化剂溶于第二溶剂中,得到第二反应液;(2)将第一反应液和第二反应液分别同时泵入设有光源的微反应装置中反应,收集流出液,得到含有式3所示的烷基磺酰化吲哚[2,1,a]异喹啉衍生物的反应液。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和有效的合成烷基磺酰化吲哚[2,1,a]异喹啉衍生物的方法,由N‑甲基丙烯吲哚类衍生物为底物,将光催化反应技术与微流场反应技术相结合,一步合成烷基磺酰化吲哚[2,1,a]异喹啉衍生物,产率高达91%。
-
公开(公告)号:CN116425700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303571.1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D277/64 , B01J19/00 , B01J1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光催化微通道制备烷基磺酰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式1所示的烯醇类化合物和碱溶于第一溶剂中,得到第一反应液;将式2所示的烷基源、磺酰基源、光催化剂溶于第二溶剂中,得到第二反应液;所述磺酰基源为双(二氧化硫)‑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加合物、焦亚硫酸钾和连二亚硫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组合;(2)将第一反应液和第二反应液分别同时泵入设有光源的微反应装置中反应,收集流出液,得到含有式3所示的烷基磺酰酮类化合物的反应液。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由烯醇类化合物为底物,将光催化反应技术与微流场反应技术相结合,一步合成烷基磺酰酮类新型化合物,产率高达86%。
-
公开(公告)号:CN114436936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210146784.3
申请日:2022-02-1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D209/48 , C07C253/00 , C07C255/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微流场可见光催化反应技术连续化制备丙二烯类化合物的方法,将含式Ⅱ所示烯炔类化合物、式Ⅲ所示环丁酮肟酯类化合物、一价铜类化合物、可见光光催化剂、吡啶类配体、甲醇和第一溶剂的均相溶液A,与含芳基硼酸类化合物、碱和第二溶剂的均相溶液B在微流场可见光催化反应装置内反应,即得含有式Ⅰ所示丙二烯类化合物的流出液。本发明使用微流场可见光催化反应装置制备多官能团化的丙二烯类化合物,能够有效的通过控制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减少副反应进而达到提升产物收率等目的,产率最高可达97.6%。
-
公开(公告)号:CN114989112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210698722.3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D277/82 , B01J31/02 , B01J31/22 , B01J19/12 , B01J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光催化微通道制备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式1所示的叠氮烯醇类化合物和碱溶于第一溶剂中,得到第一反应液;将式2所示的乙基苯源、光催化剂溶于第二溶剂中,得到第二反应液;(2)将第一反应液和第二反应液分别同时泵入设有光源的微反应装置中反应,收集流出液,得到含有式3所示的烯胺类化合物的反应液。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和有效的合成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由叠氮烯醇类化合物为底物,将光催化反应技术与微流场反应技术相结合,一步合成烯胺类新型化合物,产率高达90%。
-
公开(公告)号:CN116444380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13909.9
申请日:2023-04-1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C209/22 , B01J19/00 , C07C211/48 , C07C213/08 , C07C217/84 , C07D295/03 , C07D233/58 , C07D24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流场技术实现氨基衍生物烷基化的方法,将含氮化合物1、化合物2、碱和溶剂的均相溶液在微流场反应装置中反应,即得含N‑烷基化合物3的流出液。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原料廉价易得、无需催化剂和反应易于放大合成等优势,为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4478356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49859.3
申请日:2022-02-1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D209/48 , C07F7/18 , C07F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微流场可见光催化反应技术连续化制备多官能团化丙二烯类化合物的方法,将含如式Ⅱ所示的烯炔类化合物、如式Ⅲ所示的环丁酮肟酯类化合物、金属镍类化合物、光催化剂和吡啶类配体的均相溶液A,与含芳基锌类化合物和碱的均相溶液B经混合装置充分混合后在自主搭建的微流场光催化反应装置中进行反应,得到含有式Ⅰ所示的多官能团化丙二烯类化合物的液体。本发明使用微流场可见光催化反应装置制备含多官能团化的丙二烯类化合物,能够通过有效的控制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减少副反应进而达到提升产物收率等目的,产率最高可达98%。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