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20232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110148413.4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流场反应技术实现硫代葡萄糖苷的炔基功能化修饰的方法,将含式I所示的硫代葡萄糖苷的第一反应液与含有炔基功能试剂的第二反应液分别同时泵入微流场反应装置中反应,收集流出液,得到含有式II所示的硫代葡萄糖苷的炔基功能化产物的反应液。本发明是一个全新的实现硫代葡萄糖苷的炔基功能化修饰的方法,只需在反应体系中加入有机碱就可以实现硫代葡萄糖苷的炔基功能化修饰。本发明无需使用催化剂,且在室温条件下就可以实现硫代葡萄糖苷的炔基功能化修饰。
-
公开(公告)号:CN113025296B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300901.2
申请日:2021-03-22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微流场反应技术制备W/O/W型纳米驱油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含驱油剂的水相与含外壳包覆材料的油相在冰浴中,通过均质制得初乳;(2)将步骤(1)所得初乳与第一分散液分别同时泵入微通道反应装置的第一微混合器中混合,通入第一微反应器反应,得到第一反应液;(3)将步骤(2)所得第一反应液与第二分散液分别同时泵入微通道反应装置的第二微混合器中混合,通入第二微反应器反应,得到第二反应液;(4)将步骤(3)所得第二反应液进行固化反应,收集第三反应液,即为含有W/O/W型纳米驱油剂的反应液。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绿色环保、安全高效、原料易得、无剧毒反应物残留、反应速度快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440215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010417307.7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F9/6561 , B01J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通道反应装置制备瑞德西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式I所示的化合物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第一反应液;将盐酸作为第二反应液;(2)将第一反应液和第二反应液分别同时泵入微通道反应装置的微混合器中,混合后通入微反应器进行反应,收集流出液,即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微通道反应装置具有较好的去除反应热的能力和冷却能力,可在室温条件下加入强酸,且微通道反应装置具有较好的传质传热效率,提高了反应的安全系数,同时,微通道反应装置采用连续流的方式,物料混合效果好、返混极低,可有效提升反应选择性而提高产品质量。且原料转化率为75~92%,产物收率高达70~86%。
-
公开(公告)号:CN112321524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246499.6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D271/08 , B01J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微通道反应器连续制备3,4‑双(4’‑氨基呋咱‑3’‑基)氧化呋咱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3‑氨基‑4‑偕胺肟基呋咱溶液与亚硝酸钠水溶液分别同时泵入微通道反应器装置中的第一微混合器,混合后通入第一反应模块进行第一反应;(2)在步骤(1)进行的同时,将第一反应模块的流出液与碳酸钠溶液分别同时泵入微通道反应器装置中的第二微混合器,混合后通入第二反应模块进行第二反应,即得含有3,4‑双(4’‑氨基呋咱‑3’‑基)氧化呋咱的流出液。本发明涉需分离中间体3‑氨基‑4‑偕肟基呋咱,通过“一锅两步法”实现了3,4‑双(4’‑氨基呋咱‑3’‑基)氧化呋咱的高效、连续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0105277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495392.6
申请日:2019-06-1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D215/227 , C07D311/12 , B01J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光催化微通道制备3,4-二氢喹啉-2(1H)-酮类化合物的方法。本发明利用可见光诱导的自由基串联双功能化反应一步高效合成3,4-二氢喹啉-2(1H)-酮类化合物。其所涉及的反应装置将光催化反应技术与微流场反应技术相结合,解决了传统光催化反应器的光照不均匀、传质传热不佳、反应时间长以及能源浪费等问题,该反应装置搭建简单,反应部件廉价易得,具备工业化放大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7946067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097682.6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D339/08 , C07B59/00 , C07C67/00 , C07C69/734 , C07C269/06 , C07C271/22 , C07C213/08 , C07C217/84 , C07C319/14 , C07C323/20 , C07H15/12 , C07H1/00 , C07D261/16 , C07D239/42 , C07D209/28 , C07D209/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领域,涉及一种实现亲核试剂氘代甲基化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氘代甲基化试剂,甲酸与氘代甲醇在酸的作用下进行第一反应后,再与噻蒽、三氟甲磺酸进行第二反应,即得。将亲核试剂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氘代甲基化试剂、碱、溶剂混合后进行反应,即得到氘代甲基化产物。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实现亲核试剂氘代甲基化的方法,通过将亲核试剂和5‑氘代甲基‑5H‑噻吩‑5‑鎓三氟甲磺酸盐用适当的溶剂溶解后,加入碱,在常温条件下可以实现亲核试剂的氘代甲基化反应。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亲核试剂甲基化后产物的产率可达52%~95%。
-
公开(公告)号:CN11790323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97500.5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流场反应技术实现含半胱氨酸多肽氘代甲基化的方法,将包括式1所示的含半胱氨酸多肽化合物、式2所示的氘代甲基化试剂、碱添加剂和溶剂的均相溶液于微流场反应装置中反应,即得含有式3所示的半胱氨酸多肽氘代甲基化修饰产物。本发明开发的氘代甲基化试剂结构简单、性质稳定,可由商品化原料经简易步骤合成得到,降低了制备难度和原料成本,有效克服了传统氘代甲基化试剂制备普遍存在的操作步骤复杂、反应时间长、需要昂贵的催化剂和原子经济效率低等问题。#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4716367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210416811.4
申请日:2022-04-2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D213/70 , B01J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微流场反应器技术制备4‑巯基吡啶类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含式1所示的硫醇类化合物、第一溶剂、添加剂的第一反应液,与含式2所示的吡啶类化合物、第二溶剂的第二反应液于微流场反应器中反应后,收集流出的反应液,即为含式3所示的4‑巯基吡啶类化合物的反应液。本发明的反应具有安全环保、反应效率高、反应条件温和、无剧毒残留物、反应装置搭建简单,具有工业放大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410637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010285283.4
申请日:2020-04-1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D277/64 , B01J19/12 , B01J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流场光催化反应技术制备含芳杂基的α‑羰基类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烯醇类化合物溶于第一溶剂中,制备成第一反应液;将光催化剂溶于第二溶剂中,制备成第二反应液;(2)将第一反应液和第二反应液分别同时泵入微通道反应装置的微混合器中,混合后通入设有光源的微反应器反应,收集流出液,得到含芳杂基的α‑羰基类化合物的液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需要用氧化剂,且原子利用率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716367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416811.4
申请日:2022-04-2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D213/70 , B01J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微流场反应器技术制备4‑巯基吡啶类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含式1所示的硫醇类化合物、第一溶剂、添加剂的第一反应液,与含式2所示的吡啶类化合物、第二溶剂的第二反应液于微流场反应器中反应后,收集流出的反应液,即为含式3所示的4‑巯基吡啶类化合物的反应液。本发明的反应具有安全环保、反应效率高、反应条件温和、无剧毒残留物、反应装置搭建简单,具有工业放大的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