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振构型的单分子电学测量装置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08047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711011226.1

    申请日:2017-1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振构型的单分子电学测量装置的设计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在计算机中设计几何模型;2)对几何模型填充材料;3)对于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4)设置物理场、边界条件、参数;5)选择求解器进行计算;6)进行实际实验验证计算机模拟结果的正确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振构型的单分子电学测量装置的设计方法,降低了设计的复杂度,同时也极大缩短了设计周期,并且适用于所有小尺寸、高性能要求的悬挂隔振系统设计,特别适用于单分子电学测量装置的隔振系统设计。

    一种隔振构型的单分子电学测量装置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08047A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711011226.1

    申请日:2017-1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振构型的单分子电学测量装置的设计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在计算机中设计几何模型;2)对几何模型填充材料;3)对于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4)设置物理场、边界条件、参数;5)选择求解器进行计算;6)进行实际实验验证计算机模拟结果的正确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振构型的单分子电学测量装置的设计方法,降低了设计的复杂度,同时也极大缩短了设计周期,并且适用于所有小尺寸、高性能要求的悬挂隔振系统设计,特别适用于单分子电学测量装置的隔振系统设计。

    一种基于改进SAC算法的温室环境参数优化决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59734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210675362.5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改进SAC算法的温室环境参数优化决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温室状态数据、温室环境参数决策数据、温室产出数据作为SAC算法的强化学习要素,利用历史人工种植经验数据提前填充经验缓冲区;S2,生成温室模拟器用于模拟温室种植过程;S3,设计SAC算法批判者神经网络的数量,设计SAC算法行动者神经网络的目标函数,得到改进SAC算法;S4,利用所述改进SAC算法生成新的温室环境参数决策数据,将所述新的温室环境参数决策数据输入所述温室模拟器进行新的种植周期,数据放入经验缓冲区,利用经验缓冲区数据更新所述批判者神经网络的参数和行动者神经网络的参数;S5,重复执行步骤S4,直至完成若干种植周期,得到神经网络。

    一种发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640886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658351.0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通过不间断地获取针对发酵液的加碱变化参数,在加碱变化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根据加碱变化参数确定出针对发酵液底物的基本流加速率,并基于基本流加速率进行补料操作。在发酵液发酵时间处于预设周期内时,获取发酵液在当前预设周期内的第一发酵状态参数,并利用预设的预测控制算法处理第一发酵状态参数,以得到发酵底物在当前预设周期内的理论补料变化参数。最后,利用理论补料变化参数,对发酵液在下一预设周期内的补料操作进行控制。在基本流加速率的基础上,利用预测控制算法对发酵液在下一预设周期内的补料操作进行控制,能进一步提高补料速率控制的准确性。

    一种基于动态矩阵模型预测控制的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40406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191354.3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动态矩阵模型预测控制的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空调系统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动态数据、稳态数据以及能效数据;S2,构建所述空调系统的温度预测模型;S3,构建所述空调系统的膨胀阀的开度的能效优化函数;S4,采集当前时刻室内温度、当前时刻室外温度及当前时刻目标温度;S5,通过所述能效优化函数生成所述空调系统的膨胀阀的优化能效开度控制方案,计算所述膨胀阀优化开度,通过所述膨胀阀优化开度控制所述空调系统;S6,基于动态矩阵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生成变频压缩机频率闭环控制方案,通过所述变频压缩机频率闭环控制方案计算所述空调系统的压缩机的最优频率;S7,重复步骤S4‑S7。

    基于CFD的Shell气化炉流场和温度场的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30585B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610249998.8

    申请日:2016-04-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基于CFD的Shell气化炉流场和温度场的模拟方法,涉及Shell气化炉。包括如下步骤:1)前处理,所述前处理包括Shell气化炉物理模型的建立、模拟求解域的确定和计算域网格的划分;2)利用求解器求解控制方程,所述利用求解器求解控制方程包括模型设置和计算求解;3、模拟结果展示的后处理。对Shell气化炉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模拟计算,准确且方便得到了Shell气化炉炉内的一些基本物理量,对Shell气化炉的设计和工业生产提供了完整的炉内信息。精准预测了炉内的物理量,从而实现了对Shell气化炉中煤粉气化过程的再现。

    一种基于单分子电学检测的手性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42510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096876.5

    申请日:2018-09-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单分子电学检测的手性识别方法,基于单个分子电导对结构非常敏感的特点,利用STM-BJ技术检测手性探针分子与不同手性氨基醇分子特异性组装后的电导变化来实现手性识别。本发明不仅能够对手性对映体组成进行实时监控,具有高灵敏度,并且其分辨率可以达到单分子级别,在手性探针分子的合成方法上也能够得到大量的简化,操作简便的优点更是其亮点所在。且在单分子层面研究手性识别,能帮助理解手性识别的本质,进而为控制异构体的组成、利用其更精准的检测出手性对映体的e.e.值奠定基础。

    纳米电极对中电极间距的精密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00575A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710511113.1

    申请日:2017-06-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00 B81B7/00

    Abstract: 纳米电极对中电极间距的精密调控方法,涉及纳米电极。利用非稳定连接的MCBJ技术确定待测单原子/分子电导;采用PID控制方案对纳米电极对间距实施稳定调控,实现电极对间单个金属原子点接触/分子结的稳定连接。在室温下,可以实现电极对间距精密调控的目的。该调控方案方便简单,易于理解,成本低,控制效果可重现性高。并且,在普通实验室的条件下就可以实施应用,普适性高。

    一种基于单分子电学检测的反应动力学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79347A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710455809.7

    申请日:2017-06-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单分子电学检测的反应动力学测量方法,涉及化学反应动力学测量方法。将分子固体与溶剂混合,得分子溶液;芯片置于显微镜下,用刀片对准金属线,先横切、再用刀尖在金属线切口得到芯片,安装芯片、反应液池、O圈和密封盖;开启电机,通过电机的上顶将力传递至切口处,断裂形成纳米间隔;当金属原子点接触断开,形成电极后,进行原位测试、记录数据、数据分析;在通过对电导‑距离曲线中台阶出现和末端之间的距离进行统计,得柱状统计图,电导‑距离曲线为分子结的电学测量提供另一维度的信息,在分子结随电极对拉伸闭合的BJ过程中,能观察到电导的变化,还得知电极对打开间隔的大小,最终推知分子结电导随距离变化的演变信息。

    一种基于电化学刻蚀的钨针尖可控制备平台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81285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21644.3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探针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化学刻蚀的钨针尖可控制备平台,包括电化学池、位移调节装置、测量装置、控制系统和三电极电路板,所述电化学池内盛设有电解液,所述三电极电路板包括工作电极、对电极和参比电极,所述工作电极与所述待制备钨丝连接,所述对电极和所述参比电极与所述电解液连接,所述待制备钨丝端部与所述电解液接触时,所述三电极电路板和所述不锈钢件、所述电解液、所述待制备钨丝之间形成刻蚀电路;所述测量装置用于对所述待制备钨丝的不同部位的直径进行测量;所述控制系统连接到所述三电极电路板控制所述三电极电路板工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