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540547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10486620.6
申请日:2011-03-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生产尼日利亚菌素的菌株,涉及杀藻化合物。所述尼日利亚菌素(Nigericin)的分子式为C40H68O11,相对分子质量为742。所述生产尼日利亚菌素的菌株为Streptomyces malaysiensis O4-6,该菌株已于2011年2月28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1051。
-
公开(公告)号:CN103478149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88157.9
申请日:2011-03-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尼日利亚菌素在制备抑藻剂中的应用,涉及杀藻化合物。所述尼日利亚菌素的分子式为C40H68O11,相对分子质量为742。所述尼日利亚菌素是一种强效抑藻活性化合物,尼日利亚菌素可在制备抑藻剂中应用。所述尼日利亚菌素的生产菌株为Streptomyces malaysiensis O4-6,该菌株已于2011年2月28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1051。
-
公开(公告)号:CN101988053A
公开(公告)日:2011-03-23
申请号:CN201010258039.5
申请日:2010-08-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12N11/08
Abstract: 聚氨酯泡沫固定海洋杀藻菌SP48的方法,涉及一种微生物吸附固定方法。提供一种不仅可有效解决包埋法固定化细胞的缺点,而且以聚氨酯泡沫作为吸附载体,可有效持久使海洋杀藻菌SP48表现高效杀藻活性的聚氨酯泡沫固定海洋杀藻菌SP48的方法。将经过制粒、煮沸、烘干的聚氨酯泡沫与杀藻菌培养基共同灭菌后,接入SP48进行摇瓶培养,SP48进入或依附于聚氨酯泡沫内壁生长,形成含海洋杀藻菌SP48的聚氨酯泡沫。采用一定密度及大小的具有强吸附能力、无毒副污染、传质传能效果良好且方便廉价的聚氨酯泡沫吸附固定化SP48,在实际赤潮治理中的应用性能显著提高,使用过后的聚氨酯泡沫通过处理可实现回收利用,具有良好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6399168B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610816613.1
申请日:2016-09-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诱导裂藻微生物在含宿主藻的半固体平板上形成趋化环的方法,涉及裂藻微生物。通过双层平板法获得裂藻微生物在宿主藻平板上形成的空斑,再挖取空斑,用f/2培养基浸泡后,加入到三角褐指藻液中感染一周以形成裂解液;离心宿主藻液收集藻细胞,将藻细胞通过超声破碎仪或高压灭菌方法破碎藻细胞以释放营养物质,并滴加在混合有裂解液的半固体琼脂平板上,以观察趋化性现象。该裂藻微生物的裂解液能裂解三角褐指藻细胞,促进藻内有益物质如油脂等的释放,对其裂藻特点及趋化性的研究使其在微藻能源的开发利用及裂藻机制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497980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310486479.X
申请日:2011-03-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尼日利亚菌素的制备方法,涉及杀藻化合物。尼日利亚菌素的分子式为C40H68O11,相对分子质量为742。将生产尼日利亚菌素的菌株接种于平板上划线分离,培养;挑取单菌落接种于高氏一号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后即得发酵液,发酵液离心,收集上清液;所述菌株为Streptomyces malaysiensis O4-6,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1051;用乙酸乙酯萃取上清液,减压浓缩,干燥得乙酸乙酯萃取物,再溶于乙酸乙酯,再加入到硅胶柱中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进行薄层层析分析,合并洗脱液,真空蒸干,产物进行抑藻活性的测定,获得可抑藻的活性组分,然后高效液相色谱洗脱,收集洗脱液,获得尼日利亚菌素。
-
公开(公告)号:CN101988053B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010258039.5
申请日:2010-08-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12N11/08
Abstract: 聚氨酯泡沫固定海洋杀藻菌SP48的方法,涉及一种微生物吸附固定方法。提供一种不仅可有效解决包埋法固定化细胞的缺点,而且以聚氨酯泡沫作为吸附载体,可有效持久使海洋杀藻菌SP48表现高效杀藻活性的聚氨酯泡沫固定海洋杀藻菌SP48的方法。将经过制粒、煮沸、烘干的聚氨酯泡沫与杀藻菌培养基共同灭菌后,接入SP48进行摇瓶培养,SP48进入或依附于聚氨酯泡沫内壁生长,形成含海洋杀藻菌SP48的聚氨酯泡沫。采用一定密度及大小的具有强吸附能力、无毒副污染、传质传能效果良好且方便廉价的聚氨酯泡沫吸附固定化SP48,在实际赤潮治理中的应用性能显著提高,使用过后的聚氨酯泡沫通过处理可实现回收利用,具有良好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2296031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110250683.2
申请日:2011-08-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三角褐指藻的双层平板固体培养方法,涉及三角褐指藻的培养。将f/2培养基倒入平板中,自然凝固,用作下层培养基;将f/2培养基装入离心管中,自然凝固,使用时将其煮沸融化,用作上层培养基;取生长至对数期的三角褐指藻藻液10~20mL,离心,弃上清,f/2培养基重悬藻细胞,得浓缩藻液;将所得上层培养基倒入浓缩藻液中,再铺于下层培养基上,自然凝固;将平板倒置,光照下培养。
-
公开(公告)号:CN106399168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816613.1
申请日:2016-09-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诱导裂藻微生物在含宿主藻的半固体平板上形成趋化环的方法,涉及裂藻微生物。通过双层平板法获得裂藻微生物在宿主藻平板上形成的空斑,再挖取空斑,用f/2培养基浸泡后,加入到三角褐指藻液中感染一周以形成裂解液;离心宿主藻液收集藻细胞,将藻细胞通过超声破碎仪或高压灭菌方法破碎藻细胞以释放营养物质,并滴加在混合有裂解液的半固体琼脂平板上,以观察趋化性现象。该裂藻微生物的裂解液能裂解三角褐指藻细胞,促进藻内有益物质如油脂等的释放,对其裂藻特点及趋化性的研究使其在微藻能源的开发利用及裂藻机制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497980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486479.X
申请日:2011-03-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尼日利亚菌素的制备方法,涉及杀藻化合物。尼日利亚菌素的分子式为C40H68O11,相对分子质量为742。将生产尼日利亚菌素的菌株接种于平板上划线分离,培养;挑取单菌落接种于高氏一号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后即得发酵液,发酵液离心,收集上清液;所述菌株为Streptomyces malaysiensis O4-6,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1051;用乙酸乙酯萃取上清液,减压浓缩,干燥得乙酸乙酯萃取物,再溶于乙酸乙酯,再加入到硅胶柱中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进行薄层层析分析,合并洗脱液,真空蒸干,产物进行抑藻活性的测定,获得可抑藻的活性组分,然后高效液相色谱洗脱,收集洗脱液,获得尼日利亚菌素。
-
公开(公告)号:CN102174051A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1110067581.7
申请日:2011-03-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7D493/10 , A01N43/90 , A01P13/00
Abstract: 一种强效抑藻活性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杀藻化合物,提供一种强效抑藻活性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名称为尼日利亚菌素,分子式为C40H68O11,相对分子质量为742,运用常规方法筛选获得了一株Streptomyces malaysiensis O4-6,已于2011年2月28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1051。发酵培养获得含有强抑藻活性化合物的发酵液,将发酵液离心,收集上清液,然后将上清液进行分离纯化,获得具有强抑藻活性的化合物。强抑藻活性的化合物能够高效专一地杀灭藻细胞,具有开发成抑藻剂的潜能,在生物降解藻类,治理赤潮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