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杀藻活性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35320A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1010258012.6

    申请日:2010-08-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强杀藻活性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杀藻化合物。提供一种强杀藻活性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在制备杀藻剂中的应用。所述强杀藻活性化合物的生产菌株为交替假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sp.SP48,分子式为C12H10N4O2,名称为二甲基咯嗪。制备时将SP48于平板上划线分离培养,挑取单菌落接种于培养基中发酵,离心,收集上清液,用乙酸乙酯萃取,得乙酸乙酯粗提物,再以甲醇作为洗脱剂,将乙酸乙酯粗提物层析,依次得到3个组分E1、E2和E3,然后以丙酮为洗脱剂,将组分E3以Sephadex LH-20凝胶柱进行层析,依次得到3个组分E3-1、E3-2和E3-3,E3-3即为产物。

    利用转座子介导外源基因导入螺旋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80133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510003021.3

    申请日:2015-01-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利用转座子介导外源基因导入螺旋藻的方法,涉及一种基因工程。以NCBI上已知的蓝藻的序列设计多组引物IS1~IS4,从蓝藻上克隆转座子元件即插入序列;供体质粒pEGFP-IS-IS-Km的超声转化和筛选:用EcoR Ⅰ酶切pEGFP-IS-IS-Km,获得线状质粒,两端各有一个IS序列,转化螺旋藻869s,以GFP和G418(nptII)筛选出插入突变的螺旋藻株。构建了包含gfp基因、nptII标记基因及转座子序列的螺旋藻整合筛选系统,以利用转座子随机插入突变来影响螺旋藻基因结构进而改变螺旋藻品质。可应用于螺旋藻突变文库的构建,还可进行外源基因的导入和表达,以及螺旋藻内源基因的反义抑制调控。

    一种螺旋藻基因转化筛选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50766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510003572.X

    申请日:2015-01-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螺旋藻基因转化筛选的方法,涉及一种基因工程。1)构建获得包含有两个插入序列、gfp基因、nptII标记基因和Ap标记基因的螺旋藻整合筛选质粒pEGFP-IS-IS-Km;2)供体质粒pEGFP-IS-IS-Km的超声转化和筛选:用EcoRⅠ酶切pEGFP-IS-IS-Km,获得线状质粒,两端各有一个IS序列,与转座子特征结构类似,用实验室超声转化法转化螺旋藻869s,以苄青霉素和G418(nptII)筛选出插入突变的螺旋藻株,两步筛选法筛选突变株,抗性平板初筛,梯度稀释后利用荧光显微镜挑出单根绿色荧光藻,然后超声波复筛,进行扩大培养,筛选出优良性状藻株。

    聚氨酯泡沫固定海洋杀藻菌SP48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88053B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010258039.5

    申请日:2010-08-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聚氨酯泡沫固定海洋杀藻菌SP48的方法,涉及一种微生物吸附固定方法。提供一种不仅可有效解决包埋法固定化细胞的缺点,而且以聚氨酯泡沫作为吸附载体,可有效持久使海洋杀藻菌SP48表现高效杀藻活性的聚氨酯泡沫固定海洋杀藻菌SP48的方法。将经过制粒、煮沸、烘干的聚氨酯泡沫与杀藻菌培养基共同灭菌后,接入SP48进行摇瓶培养,SP48进入或依附于聚氨酯泡沫内壁生长,形成含海洋杀藻菌SP48的聚氨酯泡沫。采用一定密度及大小的具有强吸附能力、无毒副污染、传质传能效果良好且方便廉价的聚氨酯泡沫吸附固定化SP48,在实际赤潮治理中的应用性能显著提高,使用过后的聚氨酯泡沫通过处理可实现回收利用,具有良好经济效益。

    运用基因整合平台系统进行蓝藻转基因及表达胸腺素α1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85408A

    公开(公告)日:2001-02-28

    申请号:CN00124700.X

    申请日:2000-09-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涉及一种基因工程,从蓝藻Calothrix7601染色体DNA上PCR扩增出cpc2启动区、整合平台同源片段L和R,组装了含cpc2启动区、UBTα1目的基因、rbcS终止子、Kmr报告基因和基因整合平台同源序列等元件的供体质粒pUTK,建立了Calothrix7601新的基因整合平台系统,获得转UBTα1基因的藻株,并从中检测到Tα1基因的表达产物。本发明以蓝藻作为新型基因工程受体和生物反应器,使人的Tα1基因在其中高效表达,以大量生产Tα1,具有很大的开发前景。

    一种强杀藻活性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35320B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010258012.6

    申请日:2010-08-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强杀藻活性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杀藻化合物。提供一种强杀藻活性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在制备杀藻剂中的应用。所述强杀藻活性化合物的生产菌株为交替假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sp.SP48,分子式为C12H10N4O2,名称为二甲基咯嗪。制备时将SP48于平板上划线分离培养,挑取单菌落接种于培养基中发酵,离心,收集上清液,用乙酸乙酯萃取,得乙酸乙酯粗提物,再以甲醇作为洗脱剂,将乙酸乙酯粗提物层析,依次得到3个组分E1、E2和E3,然后以丙酮为洗脱剂,将组分E3以Sephadex LH-20凝胶柱进行层析,依次得到3个组分E3-1、E3-2和E3-3,E3-3即为产物。

    一种蓝藻穿梭质粒表达载体及其用于表达胸腺素α1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523C

    公开(公告)日:2005-02-09

    申请号:CN00129601.9

    申请日:2000-09-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涉及一种基因工程,以从织线藻Plectonema boryanum中提取的内源小质粒pPBS1构建蓝藻穿梭表达载体pPKE2,其有大肠杆菌源和蓝藻源质粒的复制起始位点,有选择标记、启动子、多克隆位点及终止区,可作为外源基因在蓝藻中表达的受体菌,本发明将目的基因胸腺素α1(Tα1)基因和泛素基因融合后插入表达载体pPKE2的多克隆位点,获得含目的基因Tα1的重组质粒,并转化进单胞蓝藻Synechococcus sp.PCC7942中,Southern杂交证实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到了Tα1表达产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