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多流路互联结构的微通道换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05713B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611129677.0

    申请日:2016-1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多流路互联结构的微通道换热器及其制造方法,包括一金属微通道基体,该基体沿冷却液流动方向上设置有若干个平行排布、阵列分布的开口圆环结构,其包括外部沿圆周向均匀间隔布置的四段第一弧形翅片和内部对称布置的两段第二弧形翅片,从而形成了嵌套设置的大开口圆环和小开口圆环。大开口圆环在沿平行、垂直于冷却液流动方向上分别形成前后、上下各两个狭缝,小开口圆环在沿平行于冷却液流动方向上形成前后两个狭缝,上述狭缝形成多流路互联通道。制造时,采用激光铣削技术来加工出该多流路互联微通道结构,将上盖板采用耐热玻璃封装,获得微通道换热器。本发明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通过破坏边界层强化微通道换热。

    一种平板热管微通道复合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20333A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810067986.2

    申请日:2018-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板热管微通道复合散热器,其从下到上依次包括平板热管、微通道、上层密封盖板。所述平板热管包括下层蒸发端和上层冷凝端,以及两端面之间密封形成的密闭容腔,容腔内部填充液体工质,容腔内表面分别制备一层蒸发面吸液芯和冷凝面吸液芯结构。在上层冷凝端上表面直接加工出微通道结构,下表面则制备一层冷凝面多孔吸液芯,所述微通道与上层密封盖板密封后形成微流道,通冷却液进行散热。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平板热管微通道复合散热器的制造方法。上述平板热管微通道复合散热器制造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结构紧凑,体积小,减少了一层热管到翅片之间的接触界面,显著减小传热热阻,同时利用微通道液冷方式大大提高了散热效率。

    一种LED芯片平板热管集成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75319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646994.8

    申请日:2017-08-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5/0753 H01L33/641 H01L33/6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ED芯片平板热管集成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散热翅片、平板热管、电路层、若干LED芯片和芯片封装材料。所述平板热管蒸发面为ALN绝缘陶瓷板,冷凝面为紫铜壳体板,蒸发面上设有辐射状内凹槽的多孔毛细吸液芯结构,冷凝面上设有薄层多孔吸液芯结构,蒸发面与冷凝面直接贴合。所述LED芯片直接设置在平板热管蒸发面ALN绝缘陶瓷板上。采用ALN绝缘陶瓷板替代传统金属板作为平板热管的蒸发面,无需设置绝缘层,大大减少了封装基板与LED芯片的热应力,显著减少了系统热阻、提升了散热效率,延长了LED的使用寿命及工作可靠性。

    一种具有多流路互联结构的微通道换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05713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129677.0

    申请日:2016-12-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9/00 F28F3/04 F28F9/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多流路互联结构的微通道换热器及其制造方法,包括一金属微通道基体,该基体沿冷却液流动方向上设置有若干个平行排布、阵列分布的开口圆环结构,其包括外部沿圆周向均匀间隔布置的四段第一弧形翅片和内部对称布置的两段第二弧形翅片,从而形成了嵌套设置的大开口圆环和小开口圆环。大开口圆环在沿平行、垂直于冷却液流动方向上分别形成前后、上下各两个狭缝,小开口圆环在沿平行于冷却液流动方向上形成前后两个狭缝,上述狭缝形成多流路互联通道。制造时,采用激光铣削技术来加工出该多流路互联微通道结构,将上盖板采用耐热玻璃封装,获得微通道换热器。本发明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通过破坏边界层强化微通道换热。

    一种槽道与微细纤维复合吸液芯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67035A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810068652.7

    申请日:2018-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槽道与微细纤维复合吸液芯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复合吸液芯包括金属粉末烧结形成的多孔基体、多孔基体表面上加工形成的平行槽道结构、以及槽道壁面一侧的针絮状微细纤维;所述针絮状微纤维沿槽道内壁面一侧向另一侧生长并填充部分槽道结构。该多孔复合吸液芯结构能够增大比表面积、提高毛细压力和渗透率、强化蒸发沸腾、大大提高热管的传热性能。制造时,只需通过单道次微铣削工艺即可实现槽道与微细纤维的同时成形,无需先分别制备槽道和纤维结构、再进行二次粘接加工,具有加工工艺简单、效率高、成本低,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等优点。

    微通道再生冷却的微型燃烧室

    公开(公告)号:CN106322436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995475.8

    申请日:2016-11-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R3/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通道再生冷却的微型燃烧室,通过设置燃烧腔体及依次层叠设置在燃烧腔体上下两侧的中间垫板、微通道板和顶盖板,使燃烧腔体与中间垫板和微通道板形成密闭的燃烧腔。燃油流经微通道板后再经燃油雾化喷嘴喷入燃烧腔体内,而后与通过进气口射入的空气掺混后点火燃烧,将燃油同时用做冷却剂,利用微通道吸收燃烧室释放的热量,在提高燃烧效率的同时实现燃烧室壁面的冷却降温,从而实现再生冷却。本发明利用微通道表面积大、微尺度效应强化换热的优点,降低燃烧室壁面温度及温度梯度,进而解决热应力过大问题,实现了燃烧室的有效热防护;同时预热后的燃料发生裂解,不仅改善了点火性能,而且提高了熄火极限和燃烧效率。

    一种槽道与微细纤维复合吸液芯结构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67035B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810068652.7

    申请日:2018-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槽道与微细纤维复合吸液芯结构的制造方法,所述复合吸液芯包括金属粉末烧结形成的多孔基体、多孔基体表面上加工形成的平行槽道结构、以及槽道壁面一侧的针絮状微细纤维;所述针絮状微细纤维沿槽道内壁面一侧向另一侧生长并填充部分槽道结构。该多孔复合吸液芯结构能够增大比表面积、提高毛细压力和渗透率、强化蒸发沸腾、大大提高热管的传热性能。制造时,只需通过单道次微铣削工艺即可实现槽道与微细纤维的同时成形,无需先分别制备槽道和纤维结构、再进行二次粘接加工,具有加工工艺简单、效率高、成本低,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等优点。

    微通道再生冷却的微型燃烧室

    公开(公告)号:CN106322436B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610995475.8

    申请日:2016-1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通道再生冷却的微型燃烧室,通过设置燃烧腔体及依次层叠设置在燃烧腔体上下两侧的中间垫板、微通道板和顶盖板,使燃烧腔体与中间垫板和微通道板形成密闭的燃烧腔。燃油流经微通道板后再经燃油雾化喷嘴喷入燃烧腔体内,而后与通过进气口射入的空气掺混后点火燃烧,将燃油同时用做冷却剂,利用微通道吸收燃烧室释放的热量,在提高燃烧效率的同时实现燃烧室壁面的冷却降温,从而实现再生冷却。本发明利用微通道表面积大、微尺度效应强化换热的优点,降低燃烧室壁面温度及温度梯度,进而解决热应力过大问题,实现了燃烧室的有效热防护;同时预热后的燃料发生裂解,不仅改善了点火性能,而且提高了熄火极限和燃烧效率。

    一种LED芯片平板热管集成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75319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1710646994.8

    申请日:2017-08-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ED芯片平板热管集成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散热翅片、平板热管、电路层、若干LED芯片和芯片封装材料。所述平板热管蒸发面为ALN绝缘陶瓷板,冷凝面为紫铜壳体板,蒸发面上设有辐射状内凹槽的多孔毛细吸液芯结构,冷凝面上设有薄层多孔吸液芯结构,蒸发面与冷凝面直接贴合。所述LED芯片直接设置在平板热管蒸发面ALN绝缘陶瓷板上。采用ALN绝缘陶瓷板替代传统金属板作为平板热管的蒸发面,无需设置绝缘层,大大减少了封装基板与LED芯片的热应力,显著减少了系统热阻、提升了散热效率,延长了LED的使用寿命及工作可靠性。

    一种具有分流‑汇流结构的微通道换热器的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98563B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610216858.0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分流‑汇流结构的微通道换热器的制造方法,包括一金属微通道基体,所述基体上成形有多个翅片单元,其沿垂直于流体流动的方向上镜像对称排列成第一、第二翅片单元对;位于上游的第二翅片单元对的后端嵌入位于其下游的第一翅片单元对的前端并形成汇流通道;位于下游的第二翅片单元对的前端嵌入位于其上游的第一单元翅片对的后端并形成分流通道;经过阵列后形成微通道结构。制造时,采用微细电火花加工出该分流‑汇流微通道结构,再与上盖板钎焊封装,获得微通道换热器。本发明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使得冷却液在微通道中始终处于热发展段,形成旁流并造成紊流,并抑制沸腾不稳定性,从而显著强化微通道换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