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料电池暖机工况含水状态的修正方法、装置和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352579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606534.2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暖机工况含水状态的修正方法、装置和介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当前工况参数和燃料电池系统设计范围内的最大计量比、最低压力;以燃料电池系统设计范围内的最大计量比、最低压力为参数边界,根据进气计量比对燃料电池内部湿度的影响和进气压力对燃料电池内部湿度的影响,计算调控边界,根据参数边界和调控边界,划分燃料电池当前工作温度区间;根据当前工况参数判断燃料电池当前工作温度区间;根据当前的工作温度区间,确定修正需要的参数及修正算法;通过修正算法计算修正需要的参数的目标值,根据参数的目标值进行含水状态修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获取难度低,计算量小等优点。

    一种利用尾气处理余热的固态储氢燃料电池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096402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191122.9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尾气处理余热的固态储氢燃料电池系统,涉及燃料电池发电技术领域,包括:空气供应模块与燃料电池电堆空气入口连接,燃料电池电堆空气出口与尾气处理器第一入口连接,燃料电池电堆氢气出口与尾气处理器第二入口连接,固态储氢瓶冷却液出口与尾气处理器第三入口和热管理模块第二入口连接,固态储氢瓶氢气出口通过氢气供应模块与燃料电池电堆氢气入口连接,热管理模块第二出口及尾气处理器第二出口与固态储氢瓶冷却液入口连接,热管理模块第一出口与燃料电池电堆冷却液入口连接,热管理模块第一入口与燃料电池电堆冷却液出口连接。本发明能够减少对辅助电池的依赖,提高氢能综合利用率。

    一种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及低温自启动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79087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1189849.3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及低温自启动控制方法,涉及燃料电池发电技术领域,该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包括:燃料电池电堆以及热管理模块;所述热管理模块包括:换热器、储热水箱、三通阀、第一循环水泵和第二循环水泵;所述燃料电池电堆、所述三通阀、所述换热器和第一循环水泵构成第一循环回路;所述第一循环水泵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循环回路的冷却液流动;所述换热器、储热水箱和第二循环水泵构成第二循环回路;所述第二循环水泵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循环回路冷却介质的流动。本发明利用燃料电池系统的上一次产热来加热低温冷机燃料电池堆,缩短了冷机启动时间,节省了冷却系统PTC,有效降低了系统经济成本和空间成本。

    一种三合一电桥转子温度估算和扭矩修正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242153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795622.2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合一电桥转子温度估算和扭矩修正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对电桥各部分进行建模,结合多种工况下转子温度、定子绕组温度和减速器油温之间的关联数据,得到转子温度估算模型;改变冷却水的温度,测量不同转子温度下的空载反电势,并计算磁链,拟合得到转子温度‑磁链模型;基于转子温度估算模型确定转子温度,基于转子温度‑磁链模型确定磁链的大小,根据磁链的大小确定扭矩补偿的大小,得到平滑的输出扭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理论结合实际,考虑了不同转速、转矩请求下定子绕组温度和减速器油温及机壳冷却水温度对转子温度的影响,高效和高精度的建立转子温度估算模型,并可用于批量生产的新能源车上。

    一种多因素及耦合变化工况的燃料电池含水状态修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10531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44151.4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因素及耦合变化工况的燃料电池含水状态修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燃料电池基本工况的环境露点温度、工作温度、空气计量比、进气压力、含水状态参数和当前变化工况的耦合因素;根据燃料电池基本工况的环境露点温度、工作温度、空气计量比、进气压力和含水状态参数绘制多根包含含水状态平衡点的修正曲线;根据当前变化工况的耦合因素,查找对应的修正曲线,得到修正当前变化工况的耦合因素的修正参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能够适应动态环境、实时性强、计算负荷小等优点。

    一种固态储氢综合能源系统的热管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43152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09545.9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固态储氢综合能源系统的热管理装置,涉及热电联供技术领域。所述热管理装置包括:主换热回路、辅助换热回路、第一水箱回路和第二水箱回路;本发明设置了主换热回路、辅助换热回路分别对固态储氢系统和燃料电池系统分别进行热管理,本发明还设置了第一水箱回路和第二水箱回路分别对固态储氢系统的充氢工况和放氢工况进行热管理,本发明实现了对固态储氢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固态储氢系统和燃料电池系统的温度进行联合管理的同时,还实现固态储氢系统充氢和放氢这两个工况的热管理,从而提高了固态储氢综合能源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环保性能。

    一种新能源车可拓展功率的柔性化电驱平台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5118056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796066.0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车可拓展功率的柔性化电驱平台结构,包括电机、减速器和控制器,电机包括转子、定子、电机壳体、电机前轴承、电机前壳体、电机后轴承和电机后壳体;定子安装在电机壳体内,转子铁芯穿过定子铁芯,电机轴两端连接电机前轴承和电机后轴承,电机前轴承通过前轴承钢套安装在电机前壳体内,电机后轴承通过后轴承钢套安装在电机后壳体内,电机壳体、电机前壳体和电机后壳体通过连接件相连;定子铁芯和转子铁芯的长度根据电驱平台的需求功率设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新能源车电驱平台功率输出的柔性化,而且减少了零件的生产线变更,零件和零件模具的共用化率大幅提高,实现接口统一,大大缩小了电驱产品的开发周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