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8167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430625.1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 湖南美尼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8 , H01M10/05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榴石型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石榴石型固态电解质粉末和补锂剂放置于坩埚后,盖上坩埚盖密封;其中,所述坩埚与坩埚盖的材质不与氧化锂反应;将上述坩埚放置在马弗炉中,进行烧结处理,得到所述石榴石型固态电解质。本发明针对石榴石型固态电解质在低温烧结过程中易发生分解的问题,引入了补锂剂,并采用不与氧化锂反应的材料封装以抑制石榴石型固态电解质的低温分解,同时保持了其高锂离子电导率和化学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36890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26145.X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固态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电芯及其制备方法与固态电池,其中复合固态电解质包括:基底膜,所述基底膜的表面和内部分布有若干孔隙;位于所述孔隙中的聚合物和锂盐。本申请中的复合固态电解质在室温下电导率优异,锂离子迁移数高。将本申请提供的复合固态电解质用于固态电池中,聚合物隔绝了硫化物或者卤化物电解质与正负极的副反应,有效保证了正负极与电解质之间的界面稳定,提高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073643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02252.6
申请日:2024-02-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62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态电解质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物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固态电解质膜。聚合物浆料包括:高熵氧化物、聚合物基材、锂盐以及溶剂;所述高熵氧化物、聚合物基材和所述锂盐的重量比为0.05‑2:1:0.05‑1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中高熵氧化物特有的表面带正电的结构缺陷锚定锂盐的阴离子,有利于锂盐的解离,将其用作固态电解质时,能够提升复合固态电解质的锂离子浓度和锂离子迁移数,从而减少循环过程中的浓差极化,有效提升复合固态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和对锂金属的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265712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310201193.2
申请日:2013-05-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碳纳米管/碳纤维多尺度增强体提高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方法,涉及一种提高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不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如下:一、碳纳米管酸化;二、碳纤维表面胺基化;三、将步骤一羧基化的碳纳米管超声分散在有机溶剂中,以步骤二胺化后的碳纤维和不锈钢板做电极在电泳槽中,在电场的作用下,即完成碳纳米管/碳纤维多尺度增强体提高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性能。本发明碳纳米管/碳纤维多尺度增强体增强的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提高了70%。本发明应用于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改善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265712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310201193.2
申请日:2013-05-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碳纳米管/碳纤维多尺度增强体提高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方法,涉及一种提高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不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如下:一、碳纳米管酸化;二、碳纤维表面胺基化;三、将步骤一羧基化的碳纳米管超声分散在有机溶剂中,以步骤二胺化后的碳纤维和不锈钢板做电极在电泳槽中,在电场的作用下,即完成碳纳米管/碳纤维多尺度增强体提高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性能。本发明碳纳米管/碳纤维多尺度增强体增强的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提高了70%。本发明应用于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改善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071283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407817.3
申请日:2019-05-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10/054
Abstract: 一种碳包覆过渡金属硒化物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解决现有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钠离子的嵌入脱出,会导致材料的体积变化,导致其比容量降低,循环稳定性差的问题。制备方法:一、将过渡金属盐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搅拌,真空干燥,得到混合物A;二、将混合物A置于化学气相沉积真空装置中,通入氩气,然后在一定温度下,保温,冷却后,得到材料B;三、将材料B与硒粉混合,并置于化学气相沉积真空装置中,通入氩气,然后在一定温度下,保温,冷却。本发明用于碳包覆过渡金属硒化物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