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废屑的塑化回收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46318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211026174.6

    申请日:2022-08-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废屑的塑化回收装置及方法,塑化回收装置包括工具头、旋转主轴、储料仓、推杆,工具头设置于旋转主轴的下端,旋转主轴的上端与储料仓相接;旋转主轴与旋转动力装置相联接;旋转主轴与轴向动力装置相联接;工具头和旋转主轴内具有相互连通的中空腔体;推杆竖向设置,其下端依次穿过储料仓、旋转主轴后伸入到工具头内;塑化回收装置的工作方法通过多个步骤实现对金属废屑的塑化回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废屑的塑化回收装置及金属废屑回收的新方法,通过塑化回收的方法简化了现有技术中金属废屑的回收工艺,提高了金属废屑的回收效率,并且改善了回收成形后金属的微观组织,提高了回收成形后金属的力学性能。

    一种金属废屑的塑化回收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46318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026174.6

    申请日:2022-08-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废屑的塑化回收装置及方法,塑化回收装置包括工具头、旋转主轴、储料仓、推杆,工具头设置于旋转主轴的下端,旋转主轴的上端与储料仓相接;旋转主轴与旋转动力装置相联接;旋转主轴与轴向动力装置相联接;工具头和旋转主轴内具有相互连通的中空腔体;推杆竖向设置,其下端依次穿过储料仓、旋转主轴后伸入到工具头内;塑化回收装置的工作方法通过多个步骤实现对金属废屑的塑化回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废屑的塑化回收装置及金属废屑回收的新方法,通过塑化回收的方法简化了现有技术中金属废屑的回收工艺,提高了金属废屑的回收效率,并且改善了回收成形后金属的微观组织,提高了回收成形后金属的力学性能。

    一种旋转感应加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695599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1005090.X

    申请日:2021-08-30

    Abstract: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原材料加热与载荷传递无法协同工作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旋转感应加热装置,包括:载荷传递轴,设有用于容纳原料容器的空腔;原料容器,用于放置金属原材料;具有冷却通道的感应加热线圈,包括:金属管;冷却通道,设于金属管的中空结构内,用于冷却金属管,冷却通道的进口和出口分别设有导电连接管;以及水冷导电装置,包括:壳体,用于通过轴承套设于载荷传递轴外侧;环形轨道,设有导电部;导电滑环,与导电连接管的侧部密封连接,设于环形轨道内并与导电部滑动接触,导电滑环的远离金属管的一侧与环形轨道滑动密封连接;以及冷却水环形槽。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原材料加热与载荷传递的协同工作。

    一种用于电流自阻加热粉末介质凸模辅助板材成形的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10355283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659486.2

    申请日:2019-07-19

    Abstract: 一种用于电流自阻加热粉末介质凸模辅助板材成形的模具,它涉及一种成形模具。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电流自阻加热粉末介质凸模辅助板材成形时模具与板材的绝缘性差,板材上热量容易通过粉末介质耗散,造成了板材成形时温度不均,导致成形件质量差的问题。一种用于电流自阻加热粉末介质凸模辅助板材成形的模具包括冲头、上支板、外套、6块保温陶瓷片、压边圈、2块第一陶瓷分瓣凹模、2块第二陶瓷分瓣凹模和下支板。利用本发明中用于电流自阻加热粉末介质凸模辅助板材成形的模具成形出的零件与模具贴模效果良好,形状精度高。本发明用于板材的热成形。

    基于伺服位置的电火花加工伺服稳定性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488451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211020476.2

    申请日:2022-08-24

    Abstract: 基于伺服位置的电火花加工伺服稳定性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及存储介质,涉及电火花加工稳定性检测领域。本发明解决了采用电压、电流作为检测信号判断电火花加工间隙状态,干扰信号多,会产生误差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增加伺服位置检测至电火花数控系统,并采集伺服位置数据;根据所述采集的伺服位置数据在理想情况、侧面放电情况和二次放电情况进行伺服检测稳定性的数据分析;根据所述的伺服检测稳定性的数据分析进行特征提取,获取电火花加工过程的稳定性。所述采集伺服位置数据,具体为:加工时间、加工位置、第一次放电位置、抬刀开始位置和放电最深位置。本发明适用于电火花加工领域,用于间隙状态的检测。

    基于伺服位置的电火花加工伺服稳定性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488451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020476.2

    申请日:2022-08-24

    Abstract: 基于伺服位置的电火花加工伺服稳定性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及存储介质,涉及电火花加工稳定性检测领域。本发明解决了采用电压、电流作为检测信号判断电火花加工间隙状态,干扰信号多,会产生误差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增加伺服位置检测至电火花数控系统,并采集伺服位置数据;根据所述采集的伺服位置数据在理想情况、侧面放电情况和二次放电情况进行伺服检测稳定性的数据分析;根据所述的伺服检测稳定性的数据分析进行特征提取,获取电火花加工过程的稳定性。所述采集伺服位置数据,具体为:加工时间、加工位置、第一次放电位置、抬刀开始位置和放电最深位置。本发明适用于电火花加工领域,用于间隙状态的检测。

    一种钽合金轧制变形复合自阻加热退火快速细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31870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54190.8

    申请日:2021-12-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塑性成形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钽合金轧制变形复合自阻加热退火快速细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获得矩形的粗晶钽合金板料;步骤2、通过异步轧制设备对所述粗晶钽合金板料进行室温异步轧制变形;步骤3、对所述钽合金轧制板坯进行高温防氧化喷涂处理;步骤4、对经防氧化处理的所述钽合金轧制板坯采用高能脉冲直流电源进行自阻加热等温退火处理;步骤5、判断是否需要继续轧制;步骤6、对所述钽合金退火板坯进行旋转处理;步骤7、对步骤4最终获得的钽合金板坯进行矫直处理,获得晶粒组织均匀细小的钽合金板坯。本发明解决常规冷变形+炉热退火晶粒组织细化程度有限、周期长、能耗高等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