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5795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09537.2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山东迈得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钴铬合金粉存放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3D打印用钴铬合金粉存放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储存罐,储存罐的外壁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壳套,固定壳套的内壁处转动连接有绞龙,电机通电运行带动锥形齿轮一转动,锥形齿轮一转动时,通过锥形齿轮二带动绞龙转动,由于弧形底板弧形斜面的设计,存放在储存罐底部的钴铬合金粉,会随着弧形底板滑落到进料槽,在绞龙转动时,使其被带动上升,再从出料槽处滑落到钴铬合金粉的顶部,实现将底部的钴铬合金粉抬升到顶部,避免在长时间的存放中,由于储存罐中的钴铬合金粉较多,且钴铬合金粉密度较大,让底部的钴铬合金粉受到的压力较大,形成一些结块,影响钴铬合金粉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63475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546941.5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温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随动微轧降低3D打印技术制备缺陷的装置,属于3D打印技术领域,包括激光器,激光器通过紧固件连接着电子伸缩杆,电子伸缩杆的端部右侧位置通过倾斜设置的连接架设置有压具,压具上设置有主滚轮;电子伸缩杆的端部左侧位置通过支架设置有液管支架,液管支架上设置有倾斜分布的冷却液管,冷却液管的出液口位于主滚轮后方,冷却液管的管接头连接着外部冷冻液管。本发明随动微轧降低3D打印技术制备缺陷的装置可细化沉积层的微观组织,降低表面缺陷,提高成形质量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58896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578464.0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22F12/00 , B22F10/22 , B22F10/50 , B22F12/41 , B22F12/20 , B22F12/50 , B22F12/53 , B22F12/45 , B22F12/33 , B33Y10/00 , B33Y30/00 , B22D7/00 , B22D23/00 , B22D9/00 , B22D7/12 , B22D33/02 , B22D27/04 , B22D27/11 , B22F3/00 , B22F3/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态金属增材制造装置及方法,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包括真空腔体,以及置于真空腔体内的平移元件、铸模元件、冷却元件、扫描加热元件和射流元件,铸模元件活动安装于平移元件上,且铸模元件能够沿平移元件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冷却元件、扫描加热元件和射流元件均位于平移元件上方,并沿平移元件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射流元件能够向铸模元件内注入熔体,冷却元件的下端能够伸入至铸模元件内并冷却下压熔体,直至铸模元件内的熔体凝固形成合金锭,扫描加热元件能够对合金锭的表层加热熔化。本发明在合金锭厚度增加的同时,还能够避免内部疏松缺陷的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1952552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78497.X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安徽省春谷3D打印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安徽中科春谷激光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光3D打印机用降温装置,包括:3D打印机本体、升降台、激光头、中隔传导机构、传热循流部、回流供给部和风冷模块;所述升降台设置在所述3D打印机本体内,所述激光头设置在所述升降台上,所述中隔传导机构设置在所述升降台和所述激光头上,所述传热循流部设置在所述3D打印机本体、所述升降台和所述中隔传导机构上,所述回流供给部设置在所述传热循流部上,所述风冷模块设置在所述3D打印机本体上;该激光3D打印机用降温装置以高效的散热方式精准地对发热源进行长期有效的稳定降温,在根本上减少热量的传播,并利用风冷模块辅以传统的风冷散热,保证在双重措施的共同作用下获得优异的降温效果,切实有效地将3D打印机本体内的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确保3D打印机本体的稳定工作和高质量打印。
-
公开(公告)号:CN11948920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701330.3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安徽省春谷3D打印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安徽中科春谷激光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激光3D打印机用产品定型辅助装置,打印机主体、支撑部件、降温部件、散热部件、活动部件,所述支撑部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打印机主体外侧和下端,所述降温部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打印机主体底端内部,所述散热部件镜像固定设置在所述打印机主体两侧,所述活动部件活动设置在所述打印机主体内部,所述降温框架给所述冷却管和若干所述通风槽提供了固定和安装的空间,使得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回流管能够与所述冷却管固定连通,经过若干所述通风槽从而对所述工作台上的温度进行快速降温。
-
公开(公告)号:CN112338207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011311707.6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湖北勋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增材工件点阵循环冷却机构,包括冷却台,所述冷却台上设有用于冷却工件上表面的冷却模块,所述冷却模块内部设有供冷却液流通的冷却通道,所述冷却模块与工件上表面相接触的底面向下凸出于所述冷却台的底面;通过在冷却台上阵列布设多个具有冷却通道的冷却模块,进而实现冷却工件上表面的目的,提高工件上表面的冷却效率,并且通过对打印工件的上表面进行冷却,使得工件上表面的热量可以在传递到工件其他部位前就可以完成冷却工序,从而有效减少对其他已完成打印工序的工件区域的工艺温度的影响,进而确保了产品质量,并且冷却液不直接与工件接触,起到有效保护工件的金属性能的作用,避免产生产品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8699407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0938567.7
申请日:2024-07-13
Applicant: 南华大学 , 湖南力方轧辊有限公司 , 长沙理工大学 , 湘潭大学
IPC: B22F10/50 , B22F10/28 , B22F12/00 , B22F12/20 , B22F12/17 , B22F10/64 , B33Y10/00 , B33Y30/00 , B33Y40/00 , B33Y40/20
Abstract: 一种激光增材制造表面硬度波动性≤5HRC的在线冷却方法,涉及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S1、预热冷轧工作辊,预热温度为300~350℃,预热温度波动性不超过±25℃;S2、同轴送粉;S3、预热后进行空冷;S4、空冷后施加冷却气体;S5、将冷轧工作辊沿其轴线方向划分为多个区段,并对每个区段实施冷却气体的冷却,熔覆头的起始工作位置对应冷轧工作辊的首个区段,每个区段所对应的冷却气体流量随着区段距离熔覆头越远而依次减少;S6、在激光熔覆操作过程中,利用局部冷却装置对冷轧工作辊上温度异常升高的区域进行针对性冷却。本发明能够改善不同区段的精确冷却控温问题,提高冷轧工作辊超高速激光熔覆增材制造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488356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211247019.7
申请日:2022-10-12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激光直接沉积钛合金增材保护拖罩,该保护拖罩包括固定架、进气管、进水管、出水管、冷却水分不管、不锈钢丝网、耐高温胶带和紫铜罩体;进气管与冷却水管固定设置在紫铜罩体的内腔中螺旋盘绕,进气管在冷却水管上方位置,均靠近紫铜罩体底部位置;进气管水平放置,一端从紫铜罩体内伸出,位于罩体上端靠近外侧;进气管上设有从小到大梯度分布的出气孔;三层冷却水管水平放置,进水端与出水端从紫铜罩体内伸出,位于进气管下部。本发明通过气孔梯度设计和水管均匀排布,极大降低了增材环境的氧含量和温度,特别在增材小型构件时对增材区域进行有效保护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070065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210739707.9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广州赛隆增材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却装置及电子束增材制造设备,该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管和循环模组,冷却管成多排多列分布,每个冷却管内均具有进气通道和回气通道,进气通道的第一端和回气通道的第一端连通,循环模组包括气体供给件和冷源件,冷源件与进气通道的第二端相连,气体供给件与回气通道的第二端相连。冷却管穿设在电子束增材制造设备的成形室的侧壁上,且冷却管的一端伸入成形室,另一端位于成形室的外侧且与气体供给件及冷源件相连。该冷却装置的降温速率较快,能够较好地解决成形零件粉堆冷却降温速率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77818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539260.X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IPC: B22F12/90 , B22F12/41 , B22F12/70 , B22F12/20 , B22F12/37 , B22F10/85 , B22F10/38 , B33Y50/02 , B33Y30/00 , B33Y1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光束金属3D打印装置,包括工作台以及安装于工作台顶部的机器人机械臂,机器人机械臂上固定安装有用于3D打印的多光束喷头,机器人机械臂的一侧设有用于为多光束喷头提供高能激光束的激光器,激光器的一侧设有用于对激光器和多光束喷头内部冷却的水冷机。本发明通过通过调控第一旋转主轴和第二旋转主轴的先后工作顺序,以及同步转动顺序,实现零件先两端成形+中间缝补成形技术,能够完成封闭零件的成形,且在旋转主轴的配合下,多光束喷头无需完全按照封闭零件的轮廓曲率半径实现封闭零件成形,以此解决了喷头本身与零件产生干涉,导致无法成形工作的问题,同时,此成形技术具备成形效率高、成形质量高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