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3329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310939302.4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高韧铝锂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铝锂合金材料制备及其形变热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热轧变形、固溶和时效处理协同提高了低Cu/Li比铝锂合金的强韧性,主要利用大变形量轧制使晶界处的α‑Al和Al2Cu共晶相轧碎,部分回溶到基体里,减小其对合金的晶界弱化效应,并利用固溶处理消除了微米级富Cu相和富Er相,提高合金塑性,同时增大铝锂合金的晶格畸变,为后续时效析出提供驱动力。并且后续时效处理过程中析出大量弥散分布的纳米级Al3Li相和核壳结构相,进一步提高了铝锂合金强度,使低Cu/Li比铝锂合金获得了优异的强度及塑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2095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310691682.4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纳米析出强化和剧烈塑性变形的镁锂合金强塑性协同提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属于镁锂合金领域。本发明通过合理的成分设计、固溶‑时效热处理以及热轧变形的良好配合,实现了对双相Mg‑Li合金中第二相数量、形貌、类型等因素的良好调控,即获得了弥散分布、形貌规则、数量较多且细小的第二相。在金属基体中引入细小且没有团聚的硬质第二相来提升合金的强塑性,同时有效利用累积叠轧工艺的形变,强化了对Mg‑Li合金力学性能带来的改善,通过轧制促进第二相的动态析出和细重结晶的形成,通过后续时效处理获得亚晶、较硬的MgLi2Al和较软的AlLi颗粒,从而显著提高了Mg‑Li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79255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819295.9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低成本微稀土调控高强耐蚀镁合金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镁合金强度低、塑性差和成本高等问题。所述镁合金为Mg‑Al‑Mn‑Ca‑RE镁合金,由0.4~3wt%Al、0.1~0.4wt%Mn、0.1~0.4wt%Ca以及0.1~0.3wt%RE元素,合金化总量不超过3.5wt.%。本发明采用微稀土合金化添加的方式调控镁合金的强化结构的类型,使原有的高电位Al8Mn5相转变为低电位Al8Mn4RE相,并通过变形方式使其均匀分布在合金中,从而获得了高强耐蚀镁合金。本发明所设计的合金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蚀性,其腐蚀速率低于2mm/y,集中于1mm/y及以下;屈服强度≥280MPa;抗拉强度≥300MPa。本发明的合金化含量较低、成本较低,适合于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5747685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1448410.3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深冷多面轧制制备的低密度高比强度β相镁锂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β单相镁锂合金在液氮中进行深冷处理;将所述深冷处理后的β单相镁锂合金进行多面轧制,所述多面轧制取两对平面分别承担一半的总应变量;每道次间均将块状合金浸泡于液氮中,总应变量与40%~80%常规轧制相同;经过液氮预浸泡以及道次间浸泡使合金的温度急剧下降,位错运动减缓并持续积累,较大的过冷度使晶界无法快速迁移,呈现了高位错密度,小晶粒尺寸的显微组织形态,为合金机械性能的强化提供了位错强化和细晶强化的作用,最终实现了纯β相镁锂合金的室温抗压缩性能为297MPa,比强度大约为226kNm/kg。
-
公开(公告)号:CN113249625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0492925.2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C22C23/00 , C25D13/02 , C22F1/06 , B21B1/22 , B23K20/12 , B32B9/00 , B32B9/04 , B32B15/04 , B32B37/06 , B32B3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比强度镁锂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以超轻镁锂合金LA141作为基体,多壁碳纳米管为增强体,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1)利用电泳沉积技术制备MWCNTs膜层;(2)累积叠轧制备LA141/MWCNTs板材;(3)搅拌摩擦加工制备LA141/MWCNTs复合材料。本发明的镁锂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采用电泳沉及技术、累积叠轧技术和搅拌摩擦加工相结合,从而实现了镁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制备出了具有超细晶、增强体分布均匀和比强度较高的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3249625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492925.2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C22C23/00 , C25D13/02 , C22F1/06 , B21B1/22 , B23K20/12 , B32B9/00 , B32B9/04 , B32B15/04 , B32B37/06 , B32B3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比强度镁锂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以超轻镁锂合金LA141作为基体,多壁碳纳米管为增强体,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1)利用电泳沉积技术制备MWCNTs膜层;(2)累积叠轧制备LA141/MWCNTs板材;(3)搅拌摩擦加工制备LA141/MWCNTs复合材料。本发明的镁锂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采用电泳沉及技术、累积叠轧技术和搅拌摩擦加工相结合,从而实现了镁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制备出了具有超细晶、增强体分布均匀和比强度较高的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0387513B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1910609857.6
申请日:2019-07-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C22F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高韧二元铝锂合金形变热处理方法,首先将制备的二元铝锂合金铸锭进行均匀化处理;然后利用累积叠轧加工技术,将铝锂合金预轧后得到2mm厚的板材,将板材经表面处理后,将两块板材叠起来后用铝丝固定两端,在室温下轧制为厚度为2mm的板材,重复此过程至五道次,最终得到厚为2mm的多层二元铝锂合金板材;最后进行时效处理。累积叠轧加工变形和时效热处理工艺相互促进。使得在不添加稀土等其它合金化元素的情况下,在最简单的二元铝锂合金成分基础上获得了优异的强度及塑性,其抗拉强度可达到353MPa,延伸率达到11.7%。这种工艺极大的降低了成本,且工艺简单,易实现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0983137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408002.3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长周期堆垛有序相中孪晶增强的高阻尼镁锂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比为:Li 8.0%、Y 4.0%、Er 2.0%、Zn 2.0%、Zr 0.6%,余量为镁,熔炼:将原料在高真空电磁感应熔炼炉中进行合金熔炼,采用随炉冷却制备立方体块状铸态合金;热处理:将铸造所得合金在450℃的温度下,热处理6h,采用随炉冷却的方法进行冷却,冷却速度为0.4℃/min;轧制:将热处理得到的试样在室温下进行冷轧,总下压量为50%,下压量单道次为25%。本发明提高合金的力学和阻尼性能,实现LPSO和孪晶协同提升阻尼性能和力学性能,获得兼具高力学性能和阻尼性能的超轻镁锂合金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0295307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10589665.3
申请日:2019-07-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镁锂合金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强塑性超轻LA141镁锂合金深冷轧工艺,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比传统轧制变形工艺更为优异的高强塑性超轻LA141镁锂合金深冷轧工艺。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按照合金成分及含量配置原料、熔炼获得镁锂合金铸锭并均匀化处理、深冷轧制镁锂合金及检测分析。本发明的深冷轧制镁锂合金技术由于其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可靠,适用于加工大尺度镁锂合金工业样品,效率高,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发明制备的LA141合金板材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都大幅度提高,深冷轧后的LA141试样中出现了纳米级孪晶,纳米孪晶结构能够在提高合金强度的同时增加其塑性,对板材的机械性能有着较强的改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907334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295578.9
申请日:2015-06-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1/38 , B21B37/74 , B21B2001/38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通过轧制制备Al/Mg/Al合金复合板的加工方法。(1)复合轧制过程:将待复合轧制的镁合金和铝板材裁剪成尺寸相等的形状,对表面进行清洗,打磨处理;在两块铝板中间夹一块镁合金板并固定;将固定好的板材进行单道次复合轧制,轧制压下率为30%~60%,轧制温度为300℃~450℃,轧制前保温时间为5min~15min;(2)复合板退火过程:将轧制好的Al/Mg/Al合金复合板,放入加热炉中,加热到150℃~230℃,保温1~12小时,然后出炉空冷。本发明采用独特的退火工艺,在合适的退火温度,既可以提高两合金的界面结合力,并且又能保证不产生脆性相,从而使复合板在服役过程中不会产生剥离现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