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67111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0761727.X
申请日:2018-07-12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环流产生的磷酸铁锂备用蓄电池组充电方法,解决了若干个单体电池电芯串联单元并联后接在直流母线上间歇式充电时容易产生环流的问题。本发明采用间歇式充电方式,避免长期浮充电对蓄电池意外损坏,电池使用寿命长,在间歇充电时采用轮充的方法,避免了两并联支路之间出现环流;多组电池并联冗余,互为备用,可靠性高;整组电池由单电芯结构的电池单体串联构成,消除单体电池电芯间不均衡导致的过流问题;多组电池并联扩容方便,改造工作量小。本发明多组并联的磷酸铁锂蓄电池大组,是采用单组轮流充电、多组同时放电的运行方式,避免了两组或多组蓄电池同时充电而出现环流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6300413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733564.5
申请日:2016-08-27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李瑞 , 马振国 , 郑惠萍 , 江涵 , 刘新元 , 史宇欣 , 王亮 , 张伟 , 张晓鹏 , 张建伟 , 穆国行 , 蔡伟伟 , 杨云峰 , 孙海顺 , 郝鑫杰 , 吴攀 , 郭惠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非线性自适应控制的动态电压恢复器及控制策略,解决了现有反馈线性化控制方法对模型精度要求高且需要全部状态量反馈的问题。在动态电压恢复器(DVR)数学物理模型基础上,经过输入-输出线性化计算,推导得到动态电压恢复器(DVR)的原始输入-输出方程;然后,通过定义扰动项,并设计高增益观测器,估计动态电压恢复器(DVR)中存在的所有不确定性和时变动态;接着,利用估计得到的扰动项,来补偿实际动态电压恢复器(DVR)中的非线性部分,从而得到新的动态电压恢复器(DVR)输入-输出方程;最后,设计线性控制率,从而实现自适应的反馈线性化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93785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91140.1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00 , G01R31/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继电保护测试仪,包括测试仪本体、测试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测试仪本体与继电保护装置通信连接,所述测试处理器用于从继电保护装置读取继电保护装置的型号和校验码,并从存储器中读取其对应的应检验定值项,根据该检验该定值项应当向继电保护装置注入电流、电压和开关量数值,并且记录电压、电压、开关量数值和持续时间。本发明操作人员根据检验定值项向继电保护装置注入电流、电压和开关量数值,以保障继电保护装置的装置安全,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1525554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322517.8
申请日:2020-04-22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李蒙赞 , 霍成军 , 刘晋魁 , 卢永平 , 张晓鹏 , 程雪婷 , 王玮茹 , 石新聪 , 孟丹 , 汪文全 , 王锬 , 刘新元 , 皮军 , 张一帆 , 郭瑞青 , 马东娟 , 张谦 , 暴悦爽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贡献度的高损原因识别方法及系统,首先分析造成中低压配电网线路高损的原因,分别研究高损耗因素影响方式。然后以各影响因素对元件线损贡献度为基础,构造线损率成对比较矩阵,然后根据所有高损因素的对线损的贡献度大小进行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通过一致性检验,得到结合主观经验并考虑客观数据的高损元件评估综合指标。本发明基于中低压配电网线损影响因素贡献度,结合层次分析法对原因进行权重分配,从而准确识别元件高损原因,通过对比异常数据特征指标和线损贡献度,进行异常数据的异常源定位,有利于后续有针对性得提出降损措施,更好地进行线损管理,有效解决高损耗设备及高损耗原因的定位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9889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06524.5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IPC: G06F30/28 , F03D17/00 , G01R21/00 , G01W1/00 , G06F30/27 , G06F18/213 , G06F18/22 , G06F111/10 , G06F113/06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电场输出功率预测方法、设备和介质,其中,方法包括:A1:采集历史气候数据、新能源发电数据以及实时气候数据,其中,所述新能源发电数据为风电设备输出功率;A2:从所述历史气候数据中提取出关键特征,根据所述关键特征和所述风电设备输出功率建立功率预测模型实现风电设备输出功率的预测,并通过所述实时气候数据对所述功率预测模型进行优化,以实现对风电设备输出功率的预测结果进行实时更新;A3:基于所述新的预测结果与风电设备实际输出功率进行比对,得到预测结果准确率。本发明能够随着气候条件改变实现对新能源功率的准确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87467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03292.8
申请日:2024-01-02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IPC: G06F18/2433 , G06F17/15 , G06Q50/06 , G06F18/23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电功率预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多风机机头风速异常恒定值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风电场多台风机的机头风速时间序列,对多台风机进行分群;选取每台风机的机头风速时间序列中风速恒定不变的区间作为该风机的可疑异常恒定值区间;比较每个分群内所有风机的可疑异常恒定值区间,得到每个分群对应的投票时间序列,分别计算每个分群内每台风机的可疑异常恒定值区间与投票时间序列中对应区间之间的距离,确定每台风机的异常恒定值区间。本发明充分考虑多台风机机头风速时间序列之间的相关性,减少了局部异常对恒定值检测的影响,提高了风速异常恒定值的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253313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733565.X
申请日:2016-08-27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李瑞 , 马振国 , 郑惠萍 , 江涵 , 刘新元 , 史宇欣 , 王亮 , 张伟 , 张晓鹏 , 张建伟 , 穆国行 , 蔡伟伟 , 杨云峰 , 孙海顺 , 郝鑫杰 , 吴攀 , 郭惠东
IPC: H02J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28 , H02J2003/0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节点注入功率灵敏度系数的确定方法,在交直流系统故障及紧急情况时,多条直流或直流与不同储能及紧急负荷之间协调控制的方法。由于某节点注入单位功率引起的待研究发电机电磁功率变化为节点注入功率对该发电机电磁功率的灵敏度,就可以依据灵敏度来确定应该在哪些节点注入功率,注入功率的大小,注入功率时刻和持续时间,多个节点注入功率之间的协调,等。节点注入功率灵敏度系数的计算过程如下:根据给定电网,生成全网节点导纳矩阵;计算初始潮流,得到各发电机机端电压电流幅值相角初始值;基于机端电压电流,计算发电机暂态电势和发电机功角初始值;计算灵敏度系数矩阵,提高了故障及紧急情况时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6726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530824.5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00 , G06Q50/06 , G06F18/25 , G06F18/213 , G06N3/0442 ,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经验融合的风电场低温条件下功率预测方法及系统,涉及风电场功率预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建立基于经验的风电场工程尾流场模型;基于所述模型,建立基于风电场工程尾流场模型的风电场低温条件下功率预测方法;利用历史数据,优化风电场低温条件下功率预测方法中的系数,建立基于数据‑经验融合的风电场低温条件下功率预测方法;利用建立好的基于数据‑经验融合的风电场低温条件下功率预测方法,对风电场功率进行预测。本发明通过考虑温度对风电场工程尾流场模型的影响,同时根据实际数据修正温度影响下,风电场工程尾流场模型的预测偏差,从而有效减少风电场低温条件下的功率预测偏差,提高风电场功率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253313B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610733565.X
申请日:2016-08-27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李瑞 , 马振国 , 郑惠萍 , 江涵 , 刘新元 , 史宇欣 , 王亮 , 张伟 , 张晓鹏 , 张建伟 , 穆国行 , 蔡伟伟 , 杨云峰 , 孙海顺 , 郝鑫杰 , 吴攀 , 郭惠东
IPC: H02J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节点注入功率灵敏度系数的确定方法,在交直流系统故障及紧急情况时,多条直流或直流与不同储能及紧急负荷之间协调控制的方法。由于某节点注入单位功率引起的待研究发电机电磁功率变化为节点注入功率对该发电机电磁功率的灵敏度,就可以依据灵敏度来确定应该在哪些节点注入功率,注入功率的大小,注入功率时刻和持续时间,多个节点注入功率之间的协调,等。节点注入功率灵敏度系数的计算过程如下:根据给定电网,生成全网节点导纳矩阵;计算初始潮流,得到各发电机机端电压电流幅值相角初始值;基于机端电压电流,计算发电机暂态电势和发电机功角初始值;计算灵敏度系数矩阵,提高了故障及紧急情况时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3796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428162.5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气象数据融合方法和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不同地域气象特征下的历史电力气象数据,生成比对参照库;步骤S2:基于所述比对参照库对新采集电力气象数据进行准确性验证;步骤S3:在准确性验证过程中,若新采集电力气象数据未出现准确性偏差,则转至步骤S4;若新采集电力气象数据出现准确性偏差,则对出现准确性偏差的部分进行补充纠正;步骤S4:根据时空坐标对新采集的电力气象数据进行标记存储。本发明通过利用比对参照库对新采集的电力气象数据进行准确性分析,实现异常定位的同时,还可以对异常数据进行纠正补充,确保新采集电力气象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有效提高电力气象数据融合后的整体评估效果。
-
-
-
-
-
-
-
-
-